廖承志陈香梅 陈香梅回忆廖承志先生:毕生为国 堪为后辈典范
中新社华盛顿九月二十六日电 题:毕生为国 平易近人 堪为后辈典范
--廖承志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访著名美籍华人领袖女士
中新社记者 邱江波
在纪念廖承志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本社记者专访了廖承志先生的堂外甥女,著名美籍华人领袖、美国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女士。
离水门饭店不远的华盛顿乔治城中,在一座属于二战期间支援中国抗日的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的宅子,琳琅满目的中国艺术品摆满了一楼客厅。在客厅各个书橱的隔挡上,摆放着这栋宅子的女主人、陈纳德将军夫人陈香梅女士在各个时期和中美几代领导人的合影。一幅二十八年前拍摄的女主人和她的堂舅廖承志先生的黑白合影照片,打开了这位美国著名华人领袖悠远记忆的闸门。
那是一九八0年,阔别出生地北京半个多世纪的陈香梅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陈香梅的堂舅廖承志先生除了陪同陈香梅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见面,还特意请陈香梅到自己家里欢聚。陈香梅与堂舅廖承志、舅妈经普椿、表弟廖晖等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不论是在饭桌上还是在客厅的谈论中,廖承志除了和陈香梅叙旧,关心现在依然在海外的亲戚,更多的是谈论国家大事和国际局势。他们多次聊起祖国统一和中美关系的话题,这让初次和廖承志见面的陈香梅觉得,廖承志先生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上了。
此后三年期间,陈香梅曾多次回到中国访问,每次她都专程前往廖家探望。陈香梅告诉记者,回到美国她一直保持着与堂舅的书信往来。在写给陈香梅的信件中,廖承志常常简要介绍中国最新的发展和进步,邀请陈香梅和其他朋友多到中国走走看看。
陈香梅说,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显然在祖国统一、华侨华人联系方面具有极高的权威。每次匆匆见面,陈香梅都感受到在廖承志心里,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凭直觉,陈香梅发现除了党和国家重要职务工作以外,廖承志还大量为联系海内外侨团尽心尽力。
他运用自己广泛的人缘,与在日本、美国、欧洲的侨胞时刻保持着联络。尽管这种人缘使他在“文革”中经受困扰,但他却一直无怨无悔为国家尽力,作为家族亲戚,陈香梅对堂舅的这种精神非常敬佩。
陈香梅黯然回忆道,只可惜堂舅廖公去得太早,因事务繁忙和健康原因,直到一九八三年辞世,他一直未能到美国访问。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日廖承志先生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非常希望赶到北京奔丧的陈香梅接到台湾方面的电话,劝她绝对不能去北京,但陈香梅还是第一个来到中国驻美大使馆吊唁,并派住在香港的妹妹陈香桃代表她去北京参加追悼会和送别仪式。陈香梅沉重地回忆道,直到一个月后,她才亲自到北京吊丧。
陈香梅起身走到一个书架前,指着那个用镜框镶嵌的黑白照片说,时间一晃过去了二十五年。她在美国至今珍藏着廖承志和他母亲何香凝女士共同创作的一幅花鸟画。据陈香梅介绍,廖承志先生和其母亲本来就极少合作画画,共同创作的书画作品就更为罕见。在廖公逝去的二十五年来,陈香梅完好保存着这幅绘画作品、保存着她和廖公当年在北京初次相见的合影、以及与廖公一道与邓小平见面的照片。
在陈香梅眼中,廖承志是一个鞠躬尽瘁毕生为国的革命者。他一辈子都是为国家未来着想,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利益得失和个人安危。据陈香梅介绍,廖承志在一生之中的各个时期先后九次坐牢,令后辈人嗟叹不已的是,廖承志在牢房中还创作了不少漫画作品,体现出他坚强的革命信念和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
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春秋岁月》中,陈香梅写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有不少人常受批评,但廖承志却人缘甚佳。他古道热肠,又不失赤子之心;喜欢作诗、作画,又好书法,除此之外,他还喜欢狗;他爱朋友,爱吸烟、喝酒,爱开玩笑。这样一个豪爽乐天派的人,不管是何党何派,总是一个好人,一个多才多艺的中国人”。
陈香梅对记者说,中国有关方面举办纪念廖承志先生的活动意义很大,认为这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廖公一个人,而是让中国的后代知道曾经有过多少爱国者,为了国家牺牲自己,后辈们能够通过缅怀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身上闪光的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