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说了不该说的话 何勇:强制的哥说普通话不应一刀切
24日,重庆市出台《重庆市道路运输驾驶员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公交车驾驶员和的哥各自遵守的行为规范,其中对的哥的要求中规定:未说普通话或车容车貌不整洁的,同样处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2月25日《重庆晚报》)
很长一段时间来,网上流传不少批评公交车、出租车司机不说普通话的帖子,主要原因就在于公交车、出租车司机说地方方言,不说普通话,外地乘客听不懂,给外地乘客乘车会造成极大不便。
基于此,重庆立法强制规定要求公交车、出租车司机必须说普通话,而且对于不说普通话的公交车、出租车司机给予罚款的处罚措施。应当说强制的哥说普通话新措施的出发点是好的,主要是便于司机与外地乘客交流,方便外地乘客乘车。
强制的哥说普通话确实很有必要,既有助于方便司机与外地乘客交流,便于乘客乘车,减少外地乘客乘车麻烦,也有利于提高司机在外地人心中形象。不过,的哥说普通话不应一刀切,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要根据乘客对象的不同而确定是否说普通话。
说白了,强制的哥说普通话应该是在乘客是外地人或者乘客中有外地人的情况下,而不是与所有乘客交流都用普通话,完全说普通话其实没必要。道理很简单,乘客是本地人,能听懂方言,司机没有必要舍弃大家都熟悉的方言而改说乘客很陌生的普通话,相反司机说地方方言可以拉近双方距离,更有助于司机与乘客交流。
强制的哥说普通话,并开出罚单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甚至可以说根据不具备可操作性。司机不说普通话的证据很难获取。司机不说普通话案例的主要来源无非是乘客主动投诉反映,但是乘客投诉反映内容不一定真实,而且乘客更不可能随时将与的哥对话内容进行。换言之,职能部门既难以获取有效证据,也不能只要有投诉就开罚单。
其实不管是公交车司机,还是出租车司机,他们不是人民教师,而且大多数司机的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接受专门的普通话课程学习,要求普通话水平不高的司机说普通话,显然要对他们加强普通话专业训练和培训。那么培训司机普通话课程的费用谁出,谁组织,如果让司机独自承担显然不合理、不公平,而且可能让司机在以后营运过程中将普通话培训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加重消费者乘车负担。
笔者认为,的哥说普通话是大势所趋,关键不是一刀切的强制的哥说普通话,而是引导的哥与外地乘客说普通话,同时财政要投入培训资金,提高的哥普通话水平。假如今后外国客人多了,显然还要培训的哥的英语水平,让他们能够便利的与外国乘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