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晖图片 陈晓晖:跑步时 整个世界一片安静
作为企业高管,像大多数圈内人士一样,陈晓晖也曾忙于工作与应酬,身材走样,精神不佳。最初,选择跑步只是为了减肥与健康,现在成为了一种精神力量
本刊记者/吴子茹
“像今天,已经是第三天没跑了,真觉得难受。”湛庐文化董事、总经理陈晓晖从办公桌前起身,瞟了一眼窗外,皱起眉头说。又是一个雾霾天,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天气情况差就意味着还是不能出去跑步,这让他有些焦虑。
陈晓晖的公司位于上地软件园,这里聚集着中国最知名的IT公司。上班的时间,软件园里很安静。街道南北交错,宽阔而冷清。这样的环境很适合跑步。天气好的时候,下午三四点,陈晓晖会走出办公室,在园里跑几圈。有时候他带着公司下属一起跑。
作为非资深跑友,陈晓晖加入跑步大军不到一年时间。但他的成绩惊人。从今年9月起,陈晓晖陆续参加了烟台马拉松以及刚刚结束的北京马拉松。烟台马拉松成绩是4小时16分,“北马”是3小时56分,都是很不错的成绩。陈晓晖接连向记者甩出这些数字,脸上的兴奋难以掩饰。
他还报名参加了明年1月的厦门马拉松,“据说是全中国最好的马拉松”。接下来要去国外,参加明年2月的东京马拉松,“然后我开玩笑说我这个赛季就结束了。”陈晓晖笑容满面地说。
从减肥开始
去年11月29日,陈晓晖将这一天定为自己开始跑步的日子。这一天对他的跑步生涯来说意义重大。不到一年,他的体重减了二十六七斤,“整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以前是这样,你看,”他指着手机里去年国庆节拍的照片,毫不忌讳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道。照片里的陈晓晖,挺着不小的肚子,下巴上有赘肉,与眼前精干的陈晓晖判若两人。
他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一张去年11月拍的照片。当时陈晓晖在云南参加穿越三江的活动,他穿着夹克,胖胖的身材,看上去有些土。那时候的体重大概是八十五六公斤,“很胖”,陈晓晖对记者说。而现在的陈晓晖,穿着合身的灰色毛衣。即便在办公室里也穿着运动鞋。
陈晓晖清晰地记得,去年11月29日那天,他请了商业培训专家、资深跑友田同生来公司讲课,内容是关于跑步这项运动如何改善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湛庐文化正在策划引进一系列有关跑步的专业书籍,当时正是与国外出版社签署版权。“财富中的人”,这是湛庐文化出品书籍的关注核心,陈晓晖对这个定位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而跑步,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陈晓晖认为“可能会成为人们的新宠”。
也是这天早上,陈晓晖把车停在了太阳宫集贸市场。公司当时的办公地点在惠新西街南口,距离大约两公里左右。陈晓晖打算跑完剩下的路程。但他鼓足气跑了五百米就气喘,体力不支,接下来走到了公司。
田同生的课给了陈晓晖很大的震撼。尤其是田同生展示的万科总经理郁亮的对比照。郁亮是在田同生的推动下开始跑步的,当时已经坚持跑了两年,这位曾经肥胖的商界人士,现在看上去阳光、健康,充满自信。
陈晓晖觉得不可思议。他睡觉打鼾,还伴有呼吸暂停。他去医院做呼吸检测,医生建议要么动手术,要么睡觉戴呼吸机,或者“减肥”。看到郁亮的例子后,陈晓晖才开始觉得减肥这个选择“原来是可行的”。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坚持跑下去”。
现在,陈晓晖只有七十二公斤左右。他低头看记者相机里刚给他拍的照片,“不行不行,还得再瘦六到八斤。”越往后,“掉肉”的难度越来越大。但陈晓晖对自己充满信心。
“没想到火得这么快”
陈晓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窗外。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般来说,北京的天,只要“有点透亮”就有机会了,“赶紧低头看看指数,”200以下就可以准备出门跑步。但“200以上基本上就不建议出去了。”室外运动,天气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他遇到过万科副总裁毛大庆。“魏江雷没(一起)跑过,但大家都知道圈子里跑步的这些人。”毛大庆、联想集团副总裁魏江雷等加入跑步的行列,都是田同生的功劳。陈晓晖称田为中国企业界的“跑步推手”。
陈晓晖敏锐地嗅到了某种趋势。他觉得假以时日,跑步这项最平民的运动,一定会在中国火起来。“最多两三年时间,”他这样预测。但他没有预料到的是,他开始接触跑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在他所密切关注的商界,跑步“突然就火了起来”。
最明显的感受是今年夏天,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跑步是标志性事件。潘石屹发跑步的微博,聊健康,跑步的习惯迅速在他的微博粉丝、朋友和一大批崇拜者中传播开来。
陈晓晖那时候已经埋头跑了大半年。工作之余,他逮到时间就跑,进步飞速。从一开始的吃力坚持,已经慢慢到了“不跑就会觉得难受”的阶段。身上的肉掉得飞快,熟人见面都惊讶地问他怎么减下来的。这也让他很自得。
与此同时,陈晓晖明显感到身边跑步的人也越来越多。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他的首选地。这也是北京跑步者的圣地,被跑友们简称为“奥森”。另一个跑步者的聚集地是位于北京东部的朝阳公园。
陈晓晖早上起来送小孩上学,大概是7:50的样子,然后直接从五环边上拐过去,8:15到奥森,停下车,跑一小时步再去单位,正好赶上10点的上班时间。
奥森里一起跑步的人,慢慢都成了熟面孔。见多了,大家会打招呼,有时候聊天,互相一问,“差不多都是刚跑了半年一年的”。陈晓晖认为,这大概也可以部分解释今年北京马拉松报名拥堵的原因,因为一般都是跑一年多后参加马拉松。
前些年的“北马”,报名都冷冷清清,去年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才报齐参赛人数,而今年只花了13小时就已经满员。“估计明年就是俩小时三小时了,”陈晓晖说。
“从工作和应酬中静下来”
“三天不跑心里就难受。”陈晓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
他还报名参加了明年9月份的柏林马拉松,“就是借跑马拉松的机会去旅游。”跑马拉松的好处之一在于,沿途有城市最美的风景,还有围观人们的鲜花、掌声和鼓励。这些陌生人的鼓励也是陈晓晖坚持下去的动力。
与欧美国家组织成熟的马拉松运动相比,中国的马拉松,人们多数只重开始,最初跑得快的人收获赞誉和欢呼,跑到后来渐渐就没人在意了。这与中国当下的普遍现象有关,“急功近利,重速度,没有耐心。”陈晓晖说。
他更愿意慢下来,“十年磨一剑”,这也是他对自己公司的诠释,他认为与马拉松的精神不谋而合。慢跑,不求快,只要动起来,坚持下去就有可能迎来最终的胜利。他在公司里提倡跑步,也尽量将跑步精神融进公司的文化里。
在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上的一次“失手”,仍然让陈晓晖念念不忘。那是几天前刚刚录制的一期,作为BOSS团的一员,一位在日本读博士的求职者引起了他的注意。对方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阅历,都很适合策划编辑的职位。
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位求职者也喜欢跑步,这一点对陈晓晖来说“加分当然不少”。运动、坚持跑步,对陈晓晖来说,意味着很契合公司文化,也意味着积极、向上和坚持。“可惜没有抢到手,”陈晓晖的语气中充满遗憾。
跑步在一些知名的IT、地产等公司高层圈子中流行起来,逐渐成为扩及全公司的集体性活动。“像重庆那些,中建好像有一个跑步团,还有厦门建发什么的。”陈晓晖说。
在万科,跑步是明文规定的各级经理考核指标之一。对这一点陈晓晖表示很赞同。前几天的湛庐文化新员工培训会上,他还鼓励新员工积极参加跑步运动。“作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你要是不参与进来,你怎么融入进来,怎么跟我们大家一起合作?”他甚至直接公开对下属说,谁跑下了马拉松,“工资直接晋级。”
陈晓晖敏锐地观察到了跑步这一运动在中国的动向。很快,一系列书就会陆续推出,包括《运动改变大脑》,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运动对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著名的《跑步圣经》最新版等等。他还打算为田同生出一本漫画书,内容就是关于他的跑步和对身边人的影响。
最早,陈晓晖因为跑步时喘息太重不能听音乐,后来他一边跑一边轻松地听运动音乐,听郭德纲、听评书,现在,他回归到了没办法听音乐的阶段,全程屏息,脑子里什么也不想,整个世界一片安静,“从繁忙的工作和应酬中静下来,这时候可能就是最佳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