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秦翰才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左宗棠:才冠当世 心忧天下 不负平生

2017-06-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诚如曾国藩所言,"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才冠当世,心忧天下,不负平生,左宗棠"襄"国之名,确实当之无愧.]作为晚清湘系集团要员的左宗棠,是一位在近代史中具有重大功绩的人物.他出身清贫,科场失意,但胸怀抱负,谋略过人.他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在性格为人上,左宗棠恃才傲物,与曾国藩一生亦友亦敌.本文回顾了左宗棠的生平和功绩,在此基础上从正面

【诚如曾国藩所言,“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才冠当世,心忧天下,不负平生,左宗棠“襄”国之名,确实当之无愧。】

作为晚清湘系集团要员的左宗棠,是一位在近代史中具有重大功绩的人物。他出身清贫,科场失意,但胸怀抱负,谋略过人。他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在性格为人上,左宗棠恃才傲物,与曾国藩一生亦友亦敌。本文回顾了左宗棠的生平和功绩,在此基础上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对他进行了评价分析。

引言

美国的《新闻周刊》在2000年的时候评出了最近一千年全世界的40位智慧名人。这其中,中国有三位:一位是毛泽东,再一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其中两位是湘人)

一、左宗棠简介

左宗棠(1812-1885),汉族,字季高,亦字朴存,自号湘南农人(一说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界头铺镇)人,晚清军政重臣,湘系集团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他生性颖悟,少负大志,虽然科场失意,但并没有放弃攻读儒家经典和经世致用之学。

他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刻苦研究地舆学和兵法,等待时机,一展抱负。因其才华过人,先后被招至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下,后受曾国藩提拔,步入仕途。因围剿杀太平军有功,先后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成为满清晚期的著名重臣。

同治五年上奏疏请设局监造轮船,开始兴办洋务,建成中国策一个新式造船厂。光绪元年,奉命督办新疆军务.收复被阿古柏占领的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中法战争期间,奉命督办福建军务,抗击法军。

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73岁,谥号“文襄公”。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和抗击法军斗争中的出色表现振奋了朝野上下,成为晚清腐败政治中极为少见的亮点。正因如此,左宗棠被国人誉为晚清的民族英雄。

二、不同时期的左宗棠

1、“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治学修身

左宗棠出自书香门第,但家境贫寒。左家世代饱读诗书,却在科举阶梯上裹足不前,家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阻碍。到左宗棠父亲左观澜手上时,家里有几十亩田,仅供收取薄租,但人口众多,一遇上灾荒之年,生活便难以为继。幸而虽然生活拮据,但左宗棠仍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生性聪颖,记忆力强,自小就熟读《论语》、《孟子》和《四书章句集注》。除了儒家经典,他18岁还开始读顾社禹的《读史书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齐南的《水道提纲》等经世致用之学。

早年的教育,对左宗棠后来的待人、处事和品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长辈的言传身教,使他从小就树立了良好的品格;儒家思想的熏陶,使他建立了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左宗棠二十岁就中了举人,但其后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不小的玩笑,之后的考试他都没中进士,其中一次连会试总裁都对其文章赞不绝口,最后竟是因为名额有限而落榜。

但左宗棠没有陷入悲观,而是继续研读农业、地理等经世致用之学,不时对当朝战事献计献策。

道光十六年(1836年),左宗棠24岁,他在新房写下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副对联真实地反映了青年左宗棠身处逆境却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和气壮山河的宣言抱负,这是他对自己的勉励,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写照。

2、“通权达变,为疆吏所倚重”——初露峥嵘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没错。咸丰二年(1852年),张亮基出任湖南巡抚,受胡林翼力荐,诚请左宗棠入幕府,左宗棠正式出山。此时正逢太平军大举进攻湖南长沙,左宗棠及时调配清兵渡过湘江,扼守回龙潭一带,诱太平军渡河,解围长沙。

在协助张亮基期间,左宗棠屡次展示出审时度势,调度从容的非凡将才,深受张亮基信任和推崇。咸丰三年(1853年),张亮基调任山东巡抚,左宗棠认为自己心血耗竭却不得显名,随即辞去幕僚一职,但是左宗棠并没有清闲太久。

咸丰四年,太平军连克岳州、湘阴等地,长沙再次危在旦夕。时任湖南巡抚的骆秉章坐立难安,求贤若渴,多次盛邀左宗棠出山相助,左宗棠终于答应,二次入佐湘抚幕府,为骆秉章出谋划策,不遗余力,骆对他也是推心置腹,言听计从。

在与曾国藩湘军并肩作战的时期,左宗棠尽展平生所学,对扭转湖南军政形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作战大败之际,羞愤难当,多次求死,左宗棠挺身而出,激曾斗志,对曾国藩可以说有救命的交情。

正是因为这件事,曾国藩与左宗棠同处长沙期间,两人过从甚密,“无一日不见,无一事不商”,左宗棠不但是骆秉章的高参,也成了曾国藩的高参。左宗棠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包括曾国藩在内的许多高级官员的赞许,他们极力向咸丰皇帝举荐左宗棠。其中御史宗稷辰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左宗棠)通权达变,为疆吏所倚重,若使独当一面,必不下于林翼、泽南。”

3、“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声名鹊起

左宗棠在骆秉章麾下受到重用,因出色表现又得到迅速晋升,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偏左宗棠是一恃才傲物之人,对那些平庸之辈,无论官职大小,均不留情面。于是,咸丰九年(1859)终于发生了“樊燮构陷事件”,此事差点使左宗棠掉了脑袋。

樊燮,湖北人,咸丰时代的湖南总兵,这个人贪污腐败又生性傲慢,因此不被左宗棠待见,在一次接见时左与其产生矛盾,以礼节之故将樊燮以骄倨罪革职,樊燮怀恨在心,一直图谋报复。于是借一次机会,樊燮以幕僚越权干政为由弹劾左宗棠,指其为“劣幕”。

咸丰帝下令官文密查:“如左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情形危急之时,早闻左才华为人的肃顺连忙设计营救,侍读学士潘祖萌更是连上三疏,力陈其冤:“楚南一军立功本省,援应江西、广西、贵州,所向克捷,由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运筹决胜,此天下所共见……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

”这番言辞恳切的话使案情迅速得到扭转。在胡林翼、肃顺等人的力保下,左宗堂不仅化险为夷,更是因祸得福。

这一案件使得左宗棠声名鹊起,咸丰帝重视左宗棠的才干,授命左宗棠为三品京卿,之后朝廷又对左不断升任。自此,左宗棠的远大抱负终于有了一个更好的施展平台。

4、“汉业唐规西睡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运筹帷幄,扬我国威

1865年,阿古柏利用新疆反动上层分子割据纷争的混乱局面,率军侵占我国新疆大片领土,称王建国,蹂躏新疆各族汉民。与此同时,随着最后一个汗国被俄国吞并,英俄殖民主义者已把争夺中亚的目标移到了新疆。我国西北处于全面的危机之中。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收复新疆的战略是先安定新疆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左宗棠命弃兵抬着棺材随军西征, 克服了地理、气候、铜源、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以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最终成功平定回乱,收复新疆。

这是晚清历史上最扬眉吐气的大事件, 是我国抗拒外来侵略的极其光彩的一页。1983年初秋, 曾进军新疆并屯垦戍边多年的王震老将军接见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时说:“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 力排投降派的非议, 毅然率部西征, 收复新疆是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5、“遗情生平,不能瞑目”——溘然长逝

左宗棠一生的传奇,以中法战争为谢幕。中法战争之前,左宗棠积极筹防并对前线进行大量援助,战争期间积极主张抗法,成为主战派的中坚人物,战后他鉴于中法战争期间严峻的海防形势又积极筹划海防,勇于向清政府建言并提出中肯的观点。

可惜的是,腐败软弱的清政府惧怕这场战争,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签订了中法停战条约,中法战争最终不败而败。中法停战条约签订不久,左宗棠病情恶化,弥留之际,还口授遗疏,说:“惟此次越事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

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情生平,不能瞑目”。爱国之情,感人滴泪。他的病逝,是中国的一大损失,各地群众都为之哀悼, 中法越南条约虽然也是一个屈辱条约,却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结束时签订的第一个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仍然是一个胜利。对于这种胜利的取得,左宗棠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三、左宗棠人物评析

1、正面评价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敢于坚决抵御外辱的杰出爱国者。纵观左宗棠一生,其最大特点就是在民族危机严重、国家饱受欺凌的时代,仍能“锋颖凛凛向敌”。

正如有人在一首挽诗中所赞扬的:“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独有左文襄!”同时,他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指导下,左宗棠创办了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注重实务,对推进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在道德品行方面,左宗棠也是几无瑕疵,他对自己要求甚高,从不铺张浪费,为官清廉,嫉恶如仇,他曾经写过一副著名的对联来咒骂当时中国第一贪和珅:“水部失火,金尚书大兴土木;北人南相,和中堂什么东西!

”为官期间,左宗棠可说是爱民如子,以民为本,强调“为政先求利民,民既利矣,国必与焉!”。终其一生,左宗棠都是心系天下,济世爱民,正如他自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足显其爱国情怀高洁,报国志向远大。左宗棠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说是汉之民族英雄。

2、负面评价

当然,如同一切历史人物一样,左宗棠不是“完人”,他必然受到历史时代、阶级地位和个人思想认识的种种局限。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不可能跳出封建旧垒,他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会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这是毋庸讳言的,但不应苛求于前人。

另一方面,就其性格而言,左宗棠也有其狭隘之处。左宗棠为人过于自负率直,往往心中想的,口说实做,并不避讳,不管他人好恶和感受如何。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同作为晚清湘系集团要员的曾国藩与左宗棠,虽说在关乎派系大局的事情上不乏同心协力之时,但亦多有个人嫌怨,甚至不止一度地明显交恶。

不可否认,左宗棠才华横绝,但也自负狂傲,可惜屡试落第,对其打击甚大,因此其一生争功名之心甚重,在某些方面显得盛气凌人,表现为多次排挤提携他的曾国藩,就恩义来看,这种行为并不不可取。

3、总体评价

左宗棠能够倾其所学,报效国家,他的爱国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虽然他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他在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时,挺身而出,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是杰出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其历史表现应当是功大于过。就性格来看,左宗棠虽有瑕疵,即为人狂傲,对他的人际交往易于产生不利影响,但人无完人,我们不必过于苛求,更何况他对自己的倨傲经常懊悔和自省,有时也颇有可爱之处。

结语

左宗棠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晚清将领,这不仅是因为他品行高洁,才干卓著,更是因为他终其一生都在报效国家。诚如曾国藩所言,“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才冠当世,心忧天下,不负平生,左宗棠“襄”国之名,确实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