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皓天 云南省昭通皓天公棚靓影(图)

2017-05-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昭通古称"朱提"."乌蒙",自秦开"五尺道",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西周末至春秋初期时的杜宇部落,入蜀,"教民务农",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得到了蜀民的拥戴,当了蜀王,号"望帝".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焚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经略云南,派常颔将李冰开凿的焚道延伸至建宁(今曲靖),史称"五尺道"

  昭通古称“朱提”、“乌蒙”,自秦开“五尺道”,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西周末至春秋初期时的杜宇部落,入蜀,“教民务农”,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得到了蜀民的拥戴,当了蜀王,号“望帝”。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焚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经略云南,派常颔将李冰开凿的焚道延伸至建宁(今曲靖),史称“五尺道”。中原文化的南渐,今昭通地处“五尺道”枢纽,得风气之先,是云南最早、最充分接纳中原文化影响的地方。

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汉武帝改变汉初“闭蜀故徼”的封闭政策,重开“南夷道”,在西南夷地方设置郡县,扩大中原与西南边远地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王朝在今昭通市设朱提县(郡),昭通首次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之下。商品自由运销,汉文化影响蔚然成风,昭通社会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自西汉建元六年至唐天宝年间,今昭通以“朱提”冠名,或为县治,或为郡治,或为犍为南部、犍为属国都尉治所,前后达800余年。其间,汉晋两代,发达的农业经济、灿烂的青铜文化特别是白铜的发明、闻名全国的朱提银、儒学的兴起和传播,表明朱提地方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这从汉孟孝琚碑和晋霍承嗣壁画墓等的出土发掘可以得到充分的佐证。

尤其是汉孟孝琚碑,有“寰宇稀世之奇珍”,“海内第一石”之美誉,有名学者梁启超、罗振玉、袁嘉谷、黄膺、赵藩、方树梅、谢饮涧等学者对此碑纷纷进行过考证,该碑是迄今为止云南所发现的惟一一块汉碑,其碑图、碑石、碑文为研究云南古代文化史及其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供应了重要的实物参证。

霍承嗣壁画中的“夷汉部曲”的写实画像,是现存晋代壁画的惟一,对研究古代民族史及汉晋时期云南民族关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朱提文化受滇、夜郎、巴蜀、荆楚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其体现的主要文化特征仍然属于成熟的汉文化体系。也就是说,朱提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同时包涵了多种周边文化因素的复合型、地域性文化。

唐宋时期,南诏、大理两个地方政权先后称雄于云南地方,昭通既与中原文化疏离,也未能充分接纳南诏、大理文化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唐豆沙关袁滋题纪摩崖,是作为封建统一国家的唐中央政权与南诏地方政权关系史中一项重要的实证文物,又是唐贞元间中原、巴蜀与云南交通史的真实资料。

学术界认为袁滋题纪摩崖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阙,正载籍之误、留袁书之迹”六大历史价值。已公告为国家重点文物呵护单位。

该碑在今盐津县豆沙镇境内,刻石高约60厘米,宽约25厘米,全文八行,直下左行,计一百二十二字,释文为:“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严,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同奉恩命,赴云南册蒙异牟寻为南诏。

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巡官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戎马,开路置驿,故刊石纪之。袁滋题。”宋封乌蒙。元置乌蒙路。

明代置乌蒙府。清雍正九年在完成改土归流后,改乌蒙为昭通。上溯唐、宋两代行羁縻之治时中断中央政权建置的近五百年,今昭通称“乌蒙”(阿猛)前后千余年。土司制度的形成和渐渐完备,因用兵、屯田、民族迁徙而形成的土著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同样是昭通历史文化资源中极为宝贵的财产。

清雍正五年(1727年)执行改土归流,“诏改乌蒙府为昭通府”。历雍正、乾隆、嘉庆三代,实施了一系列安定社会、发展生产、繁荣文化的方针政策,昭通社会经济文化又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以兴修水利和高产农作物引进种植为代表的农业开发;朱提银铜的再度辉煌;因大规模铜运而推进的水陆交通建设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儒学的日渐复苏;非本土宗教文化的进入等等,昭通历史文化仿佛又走进了繁荣的朱提文化的又一个轮回。可惜,匆匆而来的晚清咸同年间的动乱,又一次断送了昭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好前程。

民国时期的昭通,成为云、贵、川三省边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时有“小昆明”之美誉。昭通涌现出了中共早期云南地方组织领导人刘平楷、李国柱,中国中央军委确认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位军事家之一的罗炳辉;昭通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有名的“扎西会议”。

    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南郊孔家湾的“云南省皓天信鸽竞翔中心”,是由少数民族企业家马松、马崇兄弟俩兴资300多万元创办。记得2012年5月份,我接到来自云南的一个电话,电话里,马松先生自报家门,告诉我是在新华书店购买了笔者编写的《信鸽疾病诊疗全书》一书后,通过多方打听找到我的手机号码,并真诚地邀请我去云南昭通,到他兴建的公棚进行实地指导。笔者被这位伊斯兰教的企业家打动了,因此5月28日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来到美丽的云南昭通。

    到达云南后,云南昆明信鸽协会的毛正宁先生来到机场接我,并驱车6个多小时到达昭通,在昭通的3天,马总和我聊了很多他创建公棚的初衷、想法,详细地介绍了他和马崇兄弟一起建棚、养信鸽、参赛的历史。1995年马松兄弟俩建造新棚,不久就到昆明王德明老师处花了一万元买下河池冠军瓦灰雄,当时云南信鸽界为之震惊!马总接着到贵阳拜访了林义川老师,引回贵阳2000公里冠军、贵阳1500千米亚军等鸽。之后几年马总在杭州念大学的弟弟马崇先后多次到上海市拜访了王文林、许建林等中国信鸽界知名前辈,并引回西翁、李鸟等品种鸽。这些信鸽在昭通落地开花为马总及其他鸽友们获得了无数的奖杯和荣誉!

    作为民族企业家,马氏兄弟务实、稳重、内敛,极具社会责任感。为了给在云南地方的鸽友搭建一个良好的信鸽平台,他们兴资创建了皓天信鸽中心。“皓天”取义“信鸽为洁白的圣灵,信鸽竞翔在洁白明亮之天空”的含义,并希望我能担任公棚的健康顾问,笔者再次爽快地答应了。

    皓天信鸽公棚坐落于昭通市区南郊,中心地势独立,空旷开阔,环境优美。中心周围果树环绕,无任何村落民舍,更无高大建筑,中心占地40余亩,建设用地20亩。建有鸽舍38间,每间4米宽8米长,计32平方米,鸽舍面积共计1216平方米。鸽舍外接晒笼,晒笼面积和鸽舍面积相同,鸽舍总面积为2400多平方米。38间鸽舍坐北朝南呈7字形结构,鸽舍地网离地两米,鸽舍建造全部采用传统环保原料,除鸽舍外,还建有粮食储存室、隔离室、值班室、管理办公室、电脑室、员工宿舍、餐厅、多功能观摩大厅、新入棚鸽观察室等。

    公棚从建成之日即建立了完善的软件管理制度,如健康顾问、法律顾问、总经理、总教练等分司其职,信鸽中心企业标记(LOGO)也设计大气,可以预见,云南皓天信鸽竞翔中心绝对不负全国鸽友的厚爱,踏马征程,辉煌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