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宇海南 海南出了个张振宇(图)
今年七月份自张振宇先生的一幅爱藏《华祝三多图》,以1.67亿元人民币成功拍出之后;一直到今天,他的大名仍然是各大媒体十分关注、谈论的一位重量级大收藏家。“海南出了个张振宇”,也就从那时被喜欢他文章的朋友们叫开了。
因为“上拍”(出嫁)前,张先生用饱含深情的爱笔,为《华祝三多图》写了一篇特别的送行文章;收藏家钱道明先生也在随后介绍《华祝三多图》的作品时,透露出了张先生是海南人信息。其实,张先生很不爱出名,也不爱抛头露面。
他的专栏《爱物琐记》在“中国艺术品”网写了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因行文谈艺全是对自己爱藏的切身感受和真善美正气的弘扬。随即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者面也随之的迅速扩大;一时间遍布全国(甚或世界)各地,年龄结构也是老中青各阶层人士都有。
张先生的《爱物琐记》开一家之文风,其说理透彻,清新自然,文笔流畅,古雅有味。仅“中国艺术品”网一家网站的不完全统计,每篇有近50万读者的浏览量。读者爱他的文章,爱他文存中的人文关怀和他对艺术品独特的解释,他在文中向读者传递的是一种大爱,即由艺术品的解读进而衍生为一种民族之爱、人生之爱、国家之爱。
他是中国目前少有的学者型收藏研究家,他是为画(艺术)而生的一个人;他气宇轩昂,才华横溢,卓尔不群,爱憎分明;他爱画如命,从善如流,是艺术的清教徒和知音、诚朴之人。
他也是一位全才型的收藏家;文化修养,文学(古汉语、旧体诗、新诗)、历史、艺术史、鉴定等样样精通;他研究、问道,学富五车,艺术人生!
一派文心情事,何止于收藏?张先生曾说他有两位老情人:“一是音乐,一为丹青,前者疗神,后者养眼,很是让人心坠于长醉,这种恋爱是酣酣恬恬而无休无止的。” 当然,张振宇先生自八十年代专注艺术品收藏以来,从来不炫耀自己那些顶级的艺术珍品,即使《爱物琐记》在读者中那么狂热,也很少有他在收藏方面大手笔成交艺术品的新闻。
他沉着、内敛,不张扬,平平稳稳,实实在在。在上海张先生有自己的事业,而他对艺术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且思想深邃,目光锐利,独当一面。
当然,我们是因艺术而结缘,并成为好朋友的。从我们交往过程中,张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与一般的老板不同。一般的老板会看不起我们这些工薪阶层的,再说也没有机会与这些大班们同日而语;而张先生却十分平易近人,也很平平常常,没有一点有钱人贯有的嚣张和不近人情。
相反却对我及周遭的朋友们十分慷慨,表现出一种宅心人厚的宽广胸怀。想来有时请张先生小聚一下,如果要是我们埋单,张先生在点菜的时候会小心翼翼的,并且跳过一些价格高贵的菜肴;如果要是他埋单,那肯定都是最高标准的。
当然,他对自己也有小气、小心的时候,那就是对他《爱物琐记》中写他爱藏的美文,会显得十分专注,用心、用情,十分计较认真;每一个字、词、标点,一一梳理,不妥之处,哪怕是夜半三更,也会通电“网管”予以纠正、调整。
为此,张先生也常给我说:“文字是有生命的,文章是要传世的,对今人后人都要负责;这样做也是对读者的尊重,免得以后人们评价我们这些先人的文章也太没水平了!
” 而张振宇先生,一向低调、务实、安然的做事作风,自爱藏《华祝三多图》在“西泠”显露芳容之后,似乎只在一夜间吧,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及艺术圈中,媒体上从中央到地方,一时间可谓“捷报频传”;大收藏家张振宇的大名,便频频出现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介上。
于是张先生那种宁静、安然的生活似乎被打破了。人们不停追问张先生的收藏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何方人氏?有无结婚?什么学校毕业?修什么专业?等等,等等。
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问题都有。而我因与张先生相遇相识,对他的为人、行文,爱藏,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了解的;于是好多朋友们便直接地追问起我来了。
因问知的人很多,又不能全都一一解困,所以我便以《海南出了个张振宇》为题,来一个综述性的回复。事实上,我虽与张先生相识,但是在文化程度与文学修养,以及文史知识,艺术感悟的表达上,那是要相形见绌的。
张先生是一个蕴涵大智慧,大气量的大人物。所以我只能向读者朋友们记录下,我所知道、了解在朋友之间行走唱和的,张振宇先生在上海生活的点滴往事吧。 《海南出了个张振宇》,实际上还不能准确的诠释张先生的艺术主张;甚至有网友说张先生不属于海南的,而属于全国的。
海南只是张先生的户籍所在地,当然这个是没错的。但看张先生文中所承载的艺术流、知识面,其纵横驰骋,恣意天下的大手笔,让人很难想象,这位文艺奇才,竟然就是天涯海角之子。
张先生一年来都很准时的在《爱物琐记》的专栏中,为全国的读者送上一份美不胜收的精神文化大餐。全国(以及国外)的读者们以及艺术品收藏爱好者们,也都会在月初之时通过“中国艺术品网”欣赏、了解张先生的美图美文。
《海南出了个张振宇》,当有位朋友在从《爱物琐记》中,得知张先生是海南人时曾对我说:“阿甘,现在还有人敢说‘海南是文化沙漠吗’?张先生凭一人之力,就把‘海南文化沙漠’的帽子摘掉了。
他可以说是海南当之无愧的文化圣手啊!从张先生的《爱物琐记》里也了解到,张先生不单单只是个大藏家和文化人,他还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孝子。他在每篇文章的最后落款,总会署上‘卢德卿’之子。也是后来才知‘卢德卿’乃是张先生母亲的名字;并且张先生还将要在海南修建一所‘卢德卿美术馆’,以此来纪念其母亲的养育之恩。
”朋友在听我说这段话时,是一脸的诚恳和钦佩之意。是的,张先生的所作所为,总是处处给我们树立榜样、楷模的典范。
他将在海南修建的一所美术馆,是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布:海南不是文化沙漠,懂文重文的文化风尚,还是大有人在的;同时他也给年轻人塑造了孝道的美好形象。 《海南出了个张振宇》,不单单只是海南的荣耀,也是中国收藏文化界的幸事,更是发现一些海派老艺术家其艺术作品价值的重要推手。
当他的爱藏《华祝三多图》拍出之后,在接受台湾《艺术新闻》记者提问时如是说: 我还有多张顶级的任伯年作品。很多人多年来都说我一张画不卖怎么能证明买得好。
这种趋利的论调我根本不以为然,但在今年四月份我想的最多的是世人如此不站在美术史的角度看待“海派”,不如我就拿出个大宝贝来为“海派”争口气,而这口气有没有争好今天大家都看到结果了。
我常写感人之诗,自然是个浪漫主义者,但现实中我是个务实之人,如果说我不拿出《华祝三多图》,“海派”要到何年才踩进亿元之列?现在整个“海派”是不是要感谢我!今天人们因为种种原因厚此薄彼,我有能力力挽狂澜一下,作别一件大宝贝,我一篇《多少深情一刻想》的文章,已足可让伯年先生和我阴阳举杯共勉。
世间好物与人,皆系缘浅缘深成伴;皆为有生之年有幸保管;能传为佳话一段,如月明印心,拥得皎洁,自不失人间一种圆满。
艺术新闻:这张画拍出的天价“海派”会起一个带动的作用,“海派”整体的价格已偏低很久了。 张先生:大家若还是在算,今天买下,明天能卖多少?“海派”能抬头又不是对“海派”文化认识的抬头,这样的以一派书画去寻求金钱多多益善的快慰,我倒不希望“海派”抬头,还不如让它继续低迷,好让一些真正热爱“海派”艺术的人还能买得起几件像样的作品。
书画也是有感知的,它静静地等在那里就是要等一个懂它的人。
把它当前阵的大蒜、绿豆炒,价飙越高其实文化就背离我们越远。时代的戏称里,我不喜欢任何带有轻视自己同胞的谓语,“蚁族”是人们对住房条件差的人之悯词,收藏界当属文化圈,可哪一天人们要把我们谓为“炒族”,同志们要掂量掂量,那可是不折不扣的骂词!
“海派”是近代、近现代时中国书画的统领。近现代的京津、岭南两流派没少受其教化和影响,否则徐悲鸿干嘛要那么崇敬任伯年!即使强调为现实服务的“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两大新中国的美术流派,作品中的点点滴滴中还不是有“海派”的影子…… 说张先生是海派艺术家作品的推手,已经得到了证明;因为在已结束的数场“秋拍”中,海派画家作品的价格,普涨已是不争的事实了!
而这正是张振宇在收藏界高瞻远瞩,独具慧眼的一面。
《海南出了个张振宇》,不如说“中国文化界出了个张振宇”;将来海南一定会因张振宇而更加光彩夺目,中国文化界也一定会因有张振宇,而显得光辉灿烂,你同意这么说么!
2011年10月9日仲敬干于上海国庆上班第一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