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杨俊生 聊城市老科协地暖炉推广总工程师杨俊生风采纪实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被誉为武松故里的阳谷县,是个英雄和模范人物辈出的地方.      本文所要介绍的杨俊生同志,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出现的一位老年英雄.他祖籍阳谷县,少年时代在乡村学校读书.从青年时代起,一直在乡镇工作,退休前是阳谷县房产局干部.现在是阳谷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市老科协理事.市地暖炉推广总工程师. 声名远播的老英雄 说起杨俊生,他如今可是"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的大名人.在中华大地上,特别是北方寒区的这些省份中,随着杨氏农家节能地暖炉的推广,他的名字也就跟着进村入户了.杨俊生是一位好学上进

被誉为武松故里的阳谷县,是个英雄和模范人物辈出的地方。      

本文所要介绍的杨俊生同志,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出现的一位老年英雄。他祖籍阳谷县,少年时代在乡村学校读书。从青年时代起,一直在乡镇工作,退休前是阳谷县房产局干部。现在是阳谷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市老科协理事、市地暖炉推广总工程师。 

声名远播的老英雄 

说起杨俊生,他如今可是“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的大名人。在中华大地上,特别是北方寒区的这些省份中,随着杨氏农家节能地暖炉的推广,他的名字也就跟着进村入户了。杨俊生是一位好学上进、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悟性又高的人。

离岗退休给了他可由自己支配的时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甸的阳谷这块地方又给了他广阔的研究空间。于是乎,从古代到现代,从民风、民俗、民间故事到实用技术,一齐进入了他研究的视野,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

杨俊生名声大振。用上了地暖炉的农民称他为大能人“发明家”,政府官员称他是专家。他现在有许多金光璀璨的头衔:县劳动模范;高级农艺师;市道德模范人物;市十佳银发科技之星;市仓颉研究会常务理事;市节能专家;市地暖炉推广总工程师;幸福山东突出贡献奖;全省中国梦百姓宣讲二等奖;杨氏中国节能地暖炉国家专利获得者;中国老科协第三届“三农”工作经验交流会代表;中国水浒研究会会员;山东省水浒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农业历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会员。

此外,还被省内外几十个县市聘为地暖炉推广技术顾问,并于2014年9月被省委讲师团聘为省级百姓宣讲员等等。如果把那些荣誉证书和聘书都拾掇出来,能装成一筐!他受邀出席的各类研讨会,交流会、推广会就更不好计算了。说“隔窗吹喇叭”还真不是虚夸。

敢将一炉暖天下的发明家 

杨俊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参加工作以后作为长期与农民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的基层干部,他对农民群众的苦和甜、喜与忧那是了如指掌。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发力,农村经济在进入到21世纪的这些年里达到了突飞猛进的程度,过去长期困扰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这几大生活要素方面的进步,那是今非昔比了。

但是农民的冬季取暖怎么办?有了好房子,不等于有了暖屋子。三九寒天,白天靠太阳,阴天怎么办?夜里怎么办?以集中供暖的现代取暖方式对于居住分散的农村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还要煤、油、电、气,一句话要钱。

当前有的农村也并不十分富裕,农民舍不得把辛勤挣来的钱烧掉。再说我们国家这些一次性能源并不富足,但农村中有的是庄稼楷杆和农民称之为“ge nao”的农田废弃物。

经过反复着磨,他借用传统农家烧炕的原理,在屋子中间挖出一个深、宽各1.3米、长1.5米的长方形地槽,坚固了底和四壁,在室外设置了进风口和出烟口,留有进料口的预制钢筋水泥板(又叫散热板)覆盖其上,恢复地面的平整。

入冬后点燃了里面的破“ge nao”,在控制进风大小的情况下慢慢燃烧起来,热气也就随之散发到屋里。在室外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20平米的室内能达到20度左右的温度,且无烟无味。

只需10-20天加一次料,一冬天平安过去。一只这样的炉子造价也就在100-300元之间,用上二十年绝无问题。不花钱,不烧煤。为国家节约了能源,又让农田废弃物派上了用场。国家通过审查给他颁发了专利证书。 

一项实用性极强的发明成功了,他推广的积极性更高。开始他自己骑车进村入户搞推广,后来,县、市两级科协、老科协组织新闻发布会,推广现场会,这只土地炉在阳谷、聊城大地上推广开来。后来拿到了中国老科协“三农”工作会议上、山东省首届幸福山东经验交流大会上。

中国老科协网站首先刊出,再后来各种新闻媒体参与其间,杨俊生和他的地暖炉造福百姓的消息不翼而飞,就这样在中国北方寒区渐成燎原之势。市老领导、市老科协名誉会长闫廷琛说,杨俊生这个小点子解决了农民冬季取暖的大问题。

科协、老科协要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这一成果。一位基层领导干部说,我以前什么事都管,就是没管过农民冬季取暖,现在我要管起来。据测算,目前聊城约有30万户农民用上地暖炉,一百多万人受益。

一年可为国家节煤30万吨以上,年产灰肥6万吨,农民节省费用过亿元,饲养企业和用户更是增加了收入。推而广之,山东和北方寒区的统计将会是天文数字了,而且用户每年都在增加中。 

地方历史文化宝藏的开掘人 

杨俊生应该说是位名副其实的自学成才的专家学者。少年时代他没有多少求学深造的条件,青年时代参加工作后学习就成了副业。好在他长期工作的阳谷县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沃土。在由大黄河冲积而成的这片土地上,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的古代文化。

从狩猎、农耕、冶铁、酿酒等生产活动,到部落间的争斗,到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以至到近代史上那些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反抗外族侵略的的战争,都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和故典。

在农民劳动的田间地头上、生产队的牛棚里、农家人的餐桌上、夏日乘凉的柳荫下、冬季晒太阳的北墙根下,义务的故事员讲着、唠着……长期混熟在他们中的杨俊生对这些流传于乡间闹市的各种传说、神话、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如饥似渴的吮吸着、积累着、也研究着。在他进入中年以后,开始以记述的形式创作民间故事。以后,他开始翻查古代典籍,把大量的民间传说和轶闻趣事与历史记载相参照、相比对,探寻出更加丰满的历史真实。

他主持编辑的《阳谷民间故事》,成为一部当地民间文学的总汇,近期出版的《聊城民间故事新编》收入了他数十篇作品十余万字。离岗和退休以后撰写的《阳谷景阳冈--中国酿酒业的发源地》,考证出了阳谷县的景阳冈地区是中国酒的发源地,把我国酿酒的历史比杜康时代提前了百余年以上;《蚩尤在阳谷的传说和故事》补证了中国古代蚩尤和炎、黄二帝共为华夏祖先的主体地位,再现了蚩尤在东夷之乡,带领先民创造冶铁业,打造生产工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打造兵器,组织原始的军队组织和军事斗争的事迹;《酒仙诗仙李白与阳谷》一文,考证了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这首诗,就是在他游览寄宿过的普照寺里写下的,这就是后来人们把李白住过的普照寺改称为“白宿寺”的缘由,使众说纷纭的诗作地有了定论;《走近造字祖师仓颉》、《水浒英雄与阳谷》等论文,不仅在学术研讨会上演讲并收入论文集,还在国家、省、市各级报刊发表,其中有的获市级社科成果奖。

众所周知,一个人一旦在某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沉醉和痴迷程度后,要他停下来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和大量的史料积累,对刚刚步入花甲之年的杨俊生来说,今后的创作很难不是井喷状态。一次谈及此道,他一口气讲了将来要在阳谷县的历史沿革、农耕文化、冶铁文化、酿酒文化、军事文化、水浒文化、金瓶梅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等做出努力的十几个题目,并踌躇满志地表示,要争取更大的成果。

他这种潜心挖掘历史宝藏的态度和打算,听了让人振奋。 

助力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老志愿者 

杨俊生不光是一位在科技文化历史方面的发明家和开掘者,他还是一位乐善好施,尽心尽力帮助群众,帮助企业,奉献社会的志愿者。      

杨俊生在他离岗和退休之后,没有去贪图闲适的晚年生活,反而比在职时更忙了,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发掘地方历史文化宝藏的工作中。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将自己的成果无偿地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群众,奉献给企业,从不收取报酬,只是享受着“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的乐趣。

他关于仪狄酿酒的研究成果问世后,几家酿酒企业要出高价购买,甚至要请他再为他们的企业也搞一篇论文,都被他婉言拒绝了。节能地暖炉试验成功后,有人同样要出高价购买他的发明权。

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韩国教授也向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也被他一口回绝。他认为这项发明虽然算不上什么高科技,但它却是能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它应该姓“中”,应该属于中国的老百姓。他的这些可贵言行,体现了一位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的高风亮节。 

杨俊生在拒绝金钱诱惑的同时,把一颗炽热的情怀交给了农民群众。地暖炉研制成功之后,他一辆自行车下乡搞推广,不厌其烦地在推广会上讲解它的优越性和技术要点,他的足迹踏遍了阳谷和周边县市的许多村庄。他受聘省内外许多地方担任技术指导,也从不向人家收取报酬。

2012年,帮助市内一家油脂企业安装上了地暖炉,解决了冬季生产由于温度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难题;2013年,帮助东昌府区一家农村托幼园所解决了冬季取暖问题,让孩子们在温暖如春的教室里快乐地成长。

受帮企业和单位拿出现金要付给他酬劳,他都没有接受。如今,杨氏地暖炉已从单纯的家庭取暖向服务生产拓展开来,许多冬季养殖、冬季蔬菜大棚也用上了这一技术。用老百姓的话说“老母猪冬季生娃也能睡上热炕头了”。听到这些话,杨俊生心里乐开了花,他干的更加精神抖擞!      

说到这里,想起了2011年七月一日,在市科协、老科协举行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暨聊城市十佳银发科技之星表彰大会上,杨俊生被授予银发科技之星称号,会后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一首七言律诗:

满堂溢彩党旗红,科技银星我位中。

绶带披肩心炽热,证书执手意葱茏。

地炉送暖农家乐,美酒探源仪狄功。

花甲之人逢盛世,雄风重振再长征。 

诗以铿锵的语言、炽热的情怀,彰显了这位老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境界,以这首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我想是再恰当不过了。于此,我们期望成长、生活、奋斗在武松故里的这位老英雄更加朝气蓬勃,为聊城的经济文化事业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