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麟受刑 民革前辈与辛亥革命 朱蕴山:徐锡麟刑场就义的陪斩人

2017-07-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朱蕴山(1887-1981),又名汶山,安徽六安人.同盟会会员.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安徽巡警学堂毕业.在徐锡麟介绍下加入光复会,参加皖浙起义.历任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校长.国民党安徽省临时省部执行委员及召集人.安徽省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常委等职.抗战胜利后,与李济深等筹建民革,任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朱蕴山的父亲朱纮,早年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曾任天官丞相.父亲的反清思想,给了少年朱蕴山很


朱蕴山(1887—1981),又名汶山,安徽六安人。同盟会会员。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安徽巡警学堂毕业。在徐锡麟介绍下加入光复会,参加皖浙起义。历任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校长、国民党安徽省临时省部执行委员及召集人、安徽省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常委等职。抗战胜利后,与李济深等筹建民革,任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民革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

朱蕴山的父亲朱纮,早年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曾任天官丞相。父亲的反清思想,给了少年朱蕴山很大的影响。1906年农历年关前后,朱蕴山与进步青年刘希平、王肖山、朱石安、方魁、吴大勋、朱璧堂等几经商谈,决定利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王肖山家中(在毛坦厂)举办“讲学会”和“天足会”。讲学会主要讲的是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种种罪恶。天足会则反对妇女裹小脚,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坚决主张妇女放足。

这次讲学会活动,遭到当地封建土豪黄大文父子的蓄意破坏。黄大文等暗中纠集地痞流氓数十人,混入台下人群中,发动突然袭击:朱石安被石块砸断鼻梁骨,血流如注,几乎丧命;王肖山被打,其家被抄;朱蕴山、刘希平、朱璧堂等也被打。虽然讲学会不幸夭折,但却成为朱蕴山投身进步活动的开始。

1906年春,在父亲的支持下,朱蕴山离家到省会安庆学习。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反清秘密革命团体——岳王会。当年秋天,朱蕴山考取了安徽巡警学堂。

安徽巡警学堂会办徐锡麟,是革命党人,光复会在安徽的首领。徐锡麟看朱蕴山年轻,挑选他入兵生班,并对他说:“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由于朱蕴山思想激进,表现突出,深得徐锡麟器重,徐亲自介绍朱蕴山秘密加入光复会。此后,朱蕴山开始积极参与徐锡麟组织的革命活动。

1907年,徐锡麟与秋瑾秘密联系,研究皖浙起义计划,并共同签署《光复军告示》。孙中山对起义计划给以积极支持并寄予厚望。他在致徐锡麟的信中说:“弟以为安徽一省实为南省堂奥,而武昌为门户。若阁下乘机起事,武昌响应,一举而得门户堂奥,移兵九江、浦口等处,以窥金陵,则长江一举可断而有也。”

正当徐锡麟等策划安庆起义时,光复会一会员突然被捕,供出了光复会秘密组织和发动武装起义的计划及会员名单。幸好用的都是化名,徐锡麟等才未暴露身份。

徐锡麟见事已泄露,遂决定于1907年7月8日(农历五月二十八日)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作掩护举行起义,枪杀恩铭,夺取安徽军政大权,并约定驻安庆城外新军同时举事。但已来不及通知秋瑾。又因恩铭日程有变,徐锡麟不得不将毕业典礼和起义时间提前两日,于7月6日举行。这样,连城外新军也无法通知了。

7月6日5时,朱蕴山和全体毕业学生紧急集合,听徐训话。朱蕴山等为徐锡麟的满腔爱国热情所激动,齐声高呼:追随会办,服从指挥,为国效命,救国立功!

是日9时,分班举行队列、体操、持劈枪考试毕,徐锡麟借呈册请恩铭点名颁发毕业证书之机,大喊:“革命军今日起义了!”随手拔出两支手枪,左右齐射恩铭,恩铭身中8弹,随即毙命。徐锡麟立即与陈伯平、马宗汉率学生队伍出校,与宋豫琳、朱蕴山、杨允中等30多名青年士兵一举攻占清军安庆内军械所。在此与清军激战多时,最后弹尽援绝,陈伯平战死,徐锡麟与马宗汉、宋豫琳、朱蕴山、杨允中等30多人被捕押于军械所。

次日凌晨,徐锡麟被押往安庆北门外城墙根刑场处斩,宋豫琳、朱蕴山、杨允中、姚向甫等被押赴刑场陪斩。朱蕴山亲睹徐锡麟慷慨赴死,极为感愤。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忘记了一切,唯一的等待是像徐恩师一样,引颈就戮。徐锡麟就义后,陪斩的朱蕴山等4人又被押回监禁,后获释,被押回原籍。

朱蕴山参加的徐锡麟领导的安庆起义,是安徽革命党人推翻清廷、夺取政权的重大尝试,其影响广泛深远。尤其是恩铭被杀,举国震惊,“内而朝臣莫不骇然以惊”,“外而督抚莫不悚然而恐”,“远而留学诸生莫不交相叹息”,“近而青年志士亦莫不共震撼”。

加入同盟会 招募青年参加革命军

1907年冬,朱蕴山应高超、宋豫琳之约,满怀革命必胜的信念,重返安庆。熊成基、范传甲、韩衍、薛哲、杨允中、高超、宋豫琳都是当时的革命分子。尤其韩衍,更是安徽反清革命的一面旗帜。1908年1月,韩与宋豫琳介绍朱蕴山加入同盟会。11月,韩请朱蕴山任自己创办的《安徽通俗公报》的经理兼做发行工作。朱接手后,多方筹集资金,从自己的每月生活费中抽出20元,还向六安同乡涂卓庭、但西平等人筹措,以保证该报的正常出版。该报抨击时弊,鼓吹革命,开发民智,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的反帝爱国运动。

为了向青年灌输革命思想,朱与韩衍组织了一个读书会,推韩任会长,朱任驻会联络员,主持日常会务。通过读书会,帮助青年们了解清廷腐朽、卖国、黑暗的时事,培养和激发了青年的反清革命斗志。

1910年,安徽巡抚朱家宝在安庆设立安徽巡警学堂速成科,朱蕴山和宋豫琳等同盟会员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考入学堂,以结交新朋友,为革命积蓄力量。这一时期,朱蕴山极为忙碌,他既要在学堂读书,还要协助韩衍办报、主持读书会。但为了革命的成功,他乐此不疲。

1911年初,赵声约朱蕴山、宋豫琳等人南下,参加黄花岗起义。宋豫琳等应邀与赵声南下,而朱蕴山与高语罕因读书会和《安徽通俗公报》的工作而无法脱身前往。不久,黄花岗起义失败消息传来,众多志士慷慨捐躯,朱蕴山深感悲痛。

武昌首义后,同盟会在安庆组织发动新军起义,由于力量对比悬殊,不幸失败。安徽皖北革命党人赶走了寿县总兵,先后光复了寿州、六安、凤台、定远等县,成立了淮上军司令部,推王庆云为司令。其他各地也先后光复。安徽革命的中心从安庆北移到了淮河流域。11月8日,安徽宣布独立,成立安徽军政府。

为维持安庆地方秩序,韩衍及时发动胡万泰、史沛然、史恕卿等贤达出面,成立“皖省维持统一机关处”,内设军政、民政、财政三部,管理军政事务。建立青年军,以保卫安庆的地方治安。青年军分三个大队,韩衍任总监。

为了招募青年才俊加入青年军,韩衍委派朱蕴山任“皖中招抚使”兼青年军队长,返回六安招募青年,建立青年军地方武装。朱蕴山不负所托,在六(安)、霍(山)、舒(城)一带的招募工作进展很快,并拟定了成立皖中北伐军、协同淮上北伐军作战计划。安徽青年军正式编成时朱蕴山任队长,朱笃之任别动队队长,一营营长史恕卿,三营营长王肖山。这支武装对于维持安庆地方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当辛亥革命形势向前发展之际,革命党人内部发生了分裂,韩衍遇刺身亡。由于母亲、父亲相继病重,朱蕴山回家乡侍奉二老。他一边兴办学校,一边关注时局发展,思索革命的前途。

“二次革命”失败后,倪嗣冲窃据安徽都督,疯狂镇压革命力量。朱蕴山多年从事革命活动,倪嗣冲必欲除之而后快。朱蕴山的处境危险,不得不北上避难,1913年10月,朱蕴山抵达北京。在京期间,袁世凯委任的西北筹边使张广建去甘肃考察,为其上任甘肃省都督兼民政长作准备。张以同乡之谊,约朱蕴山同往。朱蕴山以“亲老不能远离”为由,谢绝张广建之邀,不入袁营,不为虎作伥。在北京的经历,使他得以看清了袁世凯及其爪牙的丑恶面目。11月,朱蕴山离京南下上海,临行前,他写信给自己的亲戚朱石安,劝其脱离袁世凯。

在上海,朱蕴山与刘希平商量反袁斗争办法,多方联系冷御秋、柏文蔚、卢仲农,深入讨论如何开展反袁斗争,并往来江、浙、沪、皖,联络革命志士,重组革命力量。不久,朱蕴山不顾生命危险,秘密返回安庆,等待时机。

变卖家产 组织武力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5年,袁世凯称帝图谋毕露,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蔡锷、唐继尧率先通电全国,举兵讨袁。1916年4月,朱蕴山与段瑞兰、杨允中、沈子修等在安庆发动武装起义,反对袁世凯称帝。

为了筹集反袁经费,朱蕴山决定卖田筹资。他专程返家,商得其弟珩山同意,将家中40多亩田留下一小部分给其弟,其余全部卖出,得款1500余元,与段、杨合筹2000元银元作为活动经费。有了这笔经费,他们在安庆分设了两个秘密活动据点,派杨允中联系上海革命党人,购买手枪20支。计划于端午之夜举行起义,成立安徽讨袁第一军,救出被袁世凯逮捕羁押的国民党安徽支部长、国会议员常恒芳和褚辅成,组织讨袁军安徽省临时政府,以常为首,以朱、段为副,管理全省军民两政,招募青年,编练成军。不料事泄,督理安徽军务的倪嗣冲于武汉立即电令安徽省警务处在端午节前一日下手,并严把城门。朱蕴山将仅有的两张出入城证交给了段、沈二人,使其与从上海购枪归来的杨允中一起安全脱险,而朱蕴山本人则于端午节之次日被捕,押于安庆监狱。

在监狱的非人环境中,朱蕴山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坚强不屈,不怕死亡威胁。他向狱方要书看,要纸笔,写诗咏志。《鼠蚊夜扰不寐》、《狱中得袁世凯死耗》,是他革命斗争精神的写照。“硕鼠上床来玩我,饥蚊入室便亲人。漫漫长夜何时旦,靡靡吾生不遇辰。庆父未除终祸鲁,仲尼欲去又囚陈。斗庐大似桃源古,中有乾坤自在身。”“国魂销尽民心死,沧海横流我用忧。大错铸成今已矣,盖棺何以定阳秋。鸱枭入室怒难忍,大盗横行罪有归。莽操于汉路易法,青史明明有是非。”

袁世凯死后,在孙中山通电和全省舆论压力下,朱蕴山获释,被警察押回原籍。常恒芳、褚辅成同时获释。

声讨军阀倪嗣冲暴行

1917年督军团事变后,军阀倪嗣冲势力在皖复起,到处捕杀革命党人。朱蕴山接刘希平密信,逃往芜湖避难,躲过一劫。

1917年6月,朱蕴山偕刘希平到上海,逐一联络如陈独秀主持的皖事改进会等数十家京沪乡会、团体,揭露倪嗣冲、马联甲祸皖罪行,赶写了《燃犀录——倪嗣冲祸皖记》。文中揭露倪在寿州以九亩地作刑场,一次屠杀数百人的罪行。倪嗣冲闻讯,派人去重金收买朱蕴山,朱蕴山断然拒绝,而且油印了100多册,分寄全国各地的安徽同乡,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挽救安徽的命运。9月,朱蕴山由沪抵京,拜访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北大教授胡适及皖籍议员常恒芳,商讨反对倪嗣冲安武军问题。

在此期间,国内局势风云变幻。7月,段祺瑞复任国务院总理后,拒绝恢复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为反对段祺瑞专权,率领驻沪海军南下。8月25日,部分南下议员150余人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决定成立护法军政府。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得此消息,朱蕴山无比欢欣。

10月,朱蕴山由京南下,应邀经德州到平原访第七混成旅旅长胡诩儒、山东第一混成旅旅长张克尧。在胡、张二人引荐下,朱蕴山又先后拜访了第五师师长郑士琦、济南镇守使兼旅长施从滨、烟台镇守使兼旅长吴长植等军界将领。他们对朱蕴山的到来极表欢迎,郑嘱张克尧、胡诩儒转告朱蕴山:聘其为顾问,留鲁。朱蕴山则表示,希望他们有机会回皖,为消灭倪嗣冲安武军,迎接孙中山先生北上而共同努力。

创办“三农” 声援“六二运动”

1917年冬,由山东回到芜湖省立五中的朱蕴山,与省内知名人士刘希平、光明甫、卢仲农、王肖山等商定,在六安办一所倡导科学与民主、培养新人的新型学校——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下简称“三农”),并就校长人选、学科学制、经费筹集、报备手续办理,进行了研究,商定由朱蕴山任校长,负责筹备工作。

1918年9月,朱蕴山征得县长李铭楚的支持,决定由县劝学所垫借3000元,县长和各界捐助2000元作开办费,拨借赓飏书院旧址为“三农”临时校址。根据朱蕴山的建议,校长改由沈子修担任,桂月峰为学监,朱蕴山自任文牍兼修身教员。所聘教员如阿英、晏从白、苏章之、李晴峰、沈子臣、江伯良、乐天宇等都是品德高尚、术有专攻的名师。学校管理的最大不同是成立教职工会和学生自治会,让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废除八股文,学习白话文;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师生人格平等,废除打骂;校长、教师不坐轿,出门自背行李;开办工人夜校、农民夜校。在这种开明教育氛围中,“三农”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响应五四运动。朱蕴山则千方百计购进《新青年》、《新潮》、《共产主义ABC》、《俄乡纪程》等进步书籍,支持学生们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朱蕴山的操持下,“三农”为六安、皖西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知识和理念的优秀人才。

1921年6月2日,安庆部分学生向省议会要求议员们通过增加教育经费议案,不料遭到军阀马联甲的血腥镇压,史称“六二惨案”。在各界的支持下,“六二惨案”很快发展成声势浩大的反军阀的安徽六二运动。

朱蕴山是六安“三农”师生声援六二运动的主要发起者、组织者之一。在朱蕴山和桂月峰的发动和支持下,“三农”学生自治会发表宣言,游行示威,支持安庆学生;成立六安学生联合会,联合各校学生,发动工人、市民开展罢课、罢工、罢市斗争,又成立六二惨案后援会,支持安庆学生运动。还派桂尊夏等学生代表,组织六二惨案六安后援代表团赶赴安庆,慰问伤员及其亲属;与芜湖代表团一起,要求省长聂献廷惩办凶手;声讨马联甲等反动势力罪行等。

主编《平议报》 反抗军阀统治

为了宣传革命,光明甫、李光炯、刘希平讨论决定办一张报纸——《平议报》,评议安徽时政,抨击军阀统治。经光明甫提议,请朱蕴山任该报总主笔。7月,《平议报》在安庆教育界、学界发行。宋竹荪任经理,蔡晓舟、刘希平任编辑,朱蕴山任总主笔,主持日常编务工作。该报辟有《评论宣言》、《国外情况介绍》、《新体诗歌》等栏目,宣传新文化,介绍新思想,在反军阀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任《平议报》总主笔期间,朱蕴山还先后参加了推翻皖系军阀倪嗣冲、倪道烺叔侄把持的第三届省议会选举结果、拒绝倪道烺贿买省长李兆珍、反对代理安徽督军张文生厘米加价、反对省长吕调元盐斤加价及拖欠教职工工薪、驱逐六安县反动县知事骆通等斗争,并取得胜利。

1923年5月,朱蕴山和李光炯等去南京,约刘希平一同赴沪,与陈独秀、柏文蔚商讨反对曹锟贿选问题。随后,朱、李、阮强、史恕卿四位代表第二次赴京,就安徽省废督裁兵事向北洋政府请愿,沿途访晤吴佩孚、冯玉祥、曹锟,并受到大总统黎元洪的接见。但朱蕴山已从谈话中了解到,曹锟贿选总统已成定局,北洋政府将变为直系政府,再与他们谈废除督军制也毫无意义,于是南返。10月5日,北洋军阀曹锟贿选当上总统,准备10日就职。消息传来,《平议报》首先发表宣言,反对曹锟贿选总统。因反贿选,《平议报》被军阀政府取缔,全省36名骨干被通缉逃亡上海。

两次晋见孙中山

12月,朱蕴山和史恕卿抵沪,向上海安徽同乡会报告五代表赴京请愿废除督军制结果。时值陈炯明叛变,孙中山避难上海。朱蕴山与史恕卿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攻击,被污蔑为贻毒青年、反对革命。因此,他特去谒见孙中山。孙中山对朱蕴山等说:“我正要彻底改组一个新的,你们回去努力吧!”并说:“我不久也就去粤了。”示意要改组国民党。朱蕴山又向孙中山报告赴京请愿废督裁军情况。孙中山听后说:“你们向北洋政府谈废督裁兵,等于与虎谋皮。只有革命,才能解决。”陈独秀此时亦由广州返沪。朱蕴山到渔阳里与陈见面。陈说:“你们几个老朋友在地方局部反安武军,搞不出头。只有加入革命组织,推翻北洋政府,才有解决的办法。当前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唯一入手办法。”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次大会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是年2月,朱蕴山赴京,与徐谦商量反对曹锟问题。3月间,他由北京返济南平原第七混成旅旅长胡诩儒处,与胡暗中商量迎接孙中山北上问题。7月,朱蕴山任山东督军郑士琦参议。

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吴佩孚,将废帝宣统赶出皇宫,欢迎孙中山北上。郑士琦部、胡诩儒部率先响应。11月,朱蕴山由济南赴京。时值段祺瑞临时执政上台,朱蕴山利用许世英与段私谊较深的关系,通过许世英请段调郑士琦第五师、胡诩儒第七混成旅入皖,暗为迎接孙中山北上作准备。不料为奉系军阀所利用。奉系军阀张宗昌以“欢送”为名,以所谓“胡诩儒勾结乱党朱蕴山”为由,将胡诩儒诱至济南扣押,所部第七混成旅被解散;郑士琦被解职,第五师亦被解散。朱蕴山脱险后到京,请段祺瑞电张宗昌释放胡,遭张拒绝。后虽经多方活动,胡诩儒被营救出来,但第七混成旅及第五师已被彻底解散,使朱蕴山争取北洋政府部队、为孙中山先生北上营造良好局面的计划未能如愿。中山先生由海路到达天津后,朱蕴山专程前往谒见,这是他与孙中山的最后一次见面。

1925年底,朱蕴山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并赴广州参会。1926年1月,二全大会闭幕后,由高语罕、朱蕴山提名推荐,国民党中央任命光明甫、周松圃、朱蕴山、沈子修、常恒芳、史大化(恕卿)、黄梦飞、薛卓汉、周范文九人为国民党安徽省临时省部执行委员,朱蕴山为召集人,与光明甫、周松圃任常务委员。国民党(左派)安徽省党部的建立,标志着国共合作在安徽正式形成。

(王大成,姚成山)

主要参考文献:

《金安文史(第二辑)·朱蕴山传》,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