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玫钢琴演奏巴赫 钢琴家朱晓玫谈巴赫与《哥德堡变奏曲》
图片说明:65岁的朱晓玫每天早上都要练习《哥德堡变奏曲》,这个习惯已坚持25年。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钢琴家朱晓玫今年65岁了。她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首场演出,定在11月9日19:45开始。五百余个座位的演艺厅只放了一台钢琴,四周围满座椅,观众屏息凝神等了五分钟,朱晓玫探了探头走了出来,掌声立刻爆发出来。齐耳童花头,宽大中式长衫,朱晓玫给人的观感,几乎和“传说”中一模一样。她双手合十,鞠躬坐下,敲下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第一个音符。像是跟着朱晓玫“朝圣”,整场演出溢满了浓重的“仪式感”。
《哥德堡变奏曲》是德国作曲家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键琴作品,曾被人誉为“宛若一匹人人均想驾驭的战马”,也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弘的一首变奏曲。曲子以巴赫1725年为妻子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复又缓慢且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朱晓玫用70分钟的时间,将它复现在上海观众面前。
自然界中,朱晓玫最爱山和水。在她看来,“山水”二字概括了自然界全部的美,巴赫的名字在德文中也是溪水、河流的意思,“他的音乐也像溪水一样,不舍昼夜,宁静流淌。我想这就是他的音乐既平静又深沉,而且感人的原因。”在“文革”时中断学业后,朱晓玫与巴赫意外相遇。那时,她拿到一本巴赫《平均律》的谱子,冒着危险偷偷将它们抄下来。回想起来,她始终觉得能在那样的环境中认识巴赫,“实在是太幸运了。”
作为巴赫最主要的代表作,朱晓玫试图借由《歌德堡变奏曲》进入巴赫音乐最基本、最精髓的部分。“它如此简单又如此丰富。我每弹一次这首曲子,都觉得它来自寂静,就像一尊雕塑从岩石中脱胎而出。”上海首演当天,朱晓玫并未对《哥德堡变奏曲》的主题和变奏做过多反复的处理,“现场我从来不做全部的反复,你需要一气呵成将音乐推上去,反复会把音乐内在的节奏拖下来。
”她亦减少了装饰音的使用,在乐曲上做了不失“浪漫化”和“个人化”的处理。也有人指出朱晓玫在演出前半程时有“错音”和“漏音”,尤其是炫技性段落,并未尽现朱晓玫对巴赫的理解。但整场近乎“朴素”和“柔顺”的演出,并不影响现场观众实实在在的感动。
25年来,《哥德堡变奏曲》成为朱晓玫每天必弹的曲目。这也让她联想到郑板桥画竹40年,“他说自己不会画了,却正是自己艺术成熟的时候。他说自己画得不错了,则是他走下坡路的时候。我一直抱着这样的观点练这首曲子。”《哥德堡变奏曲》内在的平衡和安静,在朱晓玫看来正是中国人寻求的最高境界。每天早上习练4小时巴赫,于她而言也似“打坐”般的修行,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已成为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
朱晓玫在世界各地弹过两百余场《哥德堡变奏曲》,但在她的印象中,“大概只有两三场是好的。”这里的“好”,于她而言是忘记时间流逝,进入“忘我”状态。所以她始终认为“打坐”对音乐家重要,“能把自己忘掉之后的能量,直接冲向观众。”今年6月,朱晓玫在莱比锡托马斯教堂的巴赫墓前演奏了《哥德堡变奏曲》,她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获得这个机会的钢琴家。
《哥德堡变奏曲》流传至今已有100多个不同版本的录音,那么多演出版本中,朱晓玫也很难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每个人弹得都不一样,我会喜欢不同人弹奏的不同部分。”所有版本都听过一遍之后,朱晓玫在1990年决定录一个自己的版本,“别人说你一点名气都没有,谁买?果真如此,我的唱片在家里躺了十年。但中国人弹巴赫还是不一样,更细腻,更有情感,而不是学院式的拘谨。”
演出时,有人喜欢在台上尽现风格和个性,有人则喜欢将个人情感隐藏在作曲家身后,成为作曲家的虔诚信徒。朱晓玫是后者。“躲在音乐背后,让音乐与观众直接交流,而不掺杂自己的东西,往往会使音乐更有力量。”从早年的穷困潦倒再到现今的备受瞩目,亦有人问前后巨大的反差会否影响她对巴赫的演绎,朱晓玫说,“我很担心外界的炒作会把我抬得很高,那样反而会摔得很惨。
所以我非常小心地告诫自己,不要开太多音乐会,而要把时间多用在练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