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兵51用车 51用车李华兵:拼车行业效率为先 不能蛮干
程序员出身,做过风险投资,创办过天使基金,当经历过互联网及VC领域的兴衰成败过后,李华兵选择投身出行领域的创业。
对于这个选择,51用车CEO李华兵想说的很少,想做的很多。在他眼里,时间、赛道是决定创业成败的关键。交通出行需求逐渐成为一种刚需,传统的交通出行方案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而移动互联网却为这个行业带来新的契机。
2013年崭露头角,在经历了摸索、前行、厮杀的过程后....拼车应用迅速进入高速发展的一年,随之而来的是堪称“惨烈”的竞争。与此同时,拼车巨头Uber强势入驻,由此中国拼车APP市场又被视为下一个O2O的“万亿级”风口。
一面是令人垂涎的蛋糕,一面是左狼右虎的围追堵截,在诱惑与危险面前,李华兵选择一路向前。
效率为先
拼车应用是汽车的高频入口。在李华兵看来,对于车主,拼车是一条有效的分摊油费的路径,“线上是唯一的渠道,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司机的诉求在线下根本行不通”,因为司机的接单、收款等过程均在应用内部完成再形成交易闭环,因而司机端粘性相对较高。
而在乘客端,拼车的性价比较专车、出租车而言都具备绝对优势,加之出行的刚需,拼车市场用户人群基数不存在问题,需求足够大,因而容易形成良好的用户粘性。
需求有了,对应的车源怎么解决?如何保障运力?李华兵认为,北京400万辆私家车,若每天有5%的人愿意贡献出来,就有20W辆车。这部分车辆虽说可能无法满足所有的出行需求,但已经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出行压力。
当然,对于目前市场上一些拼车应用主打的营造拼车氛围及社交功能而言,李华兵更看重拼车的效率。在他看来,拼车应用首先要保障的就是乘客能拼到车,然后再去考虑其他的增值服务,“如果一个拼车应用整天强调社交功能,那么他的效率以及用户体验就会打折扣”,李华兵如是坦言。
如何能保障用户每一次都拼到车?为此51用车也费了不少心思、下了大力气在技术上优化,然而仍然有拼不到的情况出现,李华兵也为此纠结过,思索过。在经过一番寻觅之后,李华兵从360和谷歌团队挖来了技术大牛,在产品研发、技术优化以及算法精细化方面,李华兵肯下重金,原因只有一个:保证效率,保证用户首先得能拼到车。对于拼车而言,这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惨烈拼杀
继专车市场火爆过后,拼车也成了出行服务的“香饽饽”,拼车应用频受资本青睐,融资消息不断,仅去年一年就有超过20家的公司拿到融资,总金额超过2亿美元。
北京市去年底出台的《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使得拼车变得合法合规;另外,在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也表态,鼓励拼车出行。一时间,拼车服务迎来多方利好消息。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方面的利好对拼车的兴起起了很大的作用。
进入2015年,资本非但未冷却反而持续升温。近日,51用车、天天用车先后公布了获得百度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消息,此外,神州、滴滴等均被曝出将推出拼车服务。
随着巨头们的加入,拼车市场是否会掀起一场烧钱大战?在李华兵看来,这是一定的。他认为目前拼车市场还处于初级培育阶段,早期的资本较量及价格战、补贴战都是一个必要的过程,2015年拼车出行领域竞争将会非常残酷。
作为参与战争的一员,51用车将如何应战?李华兵表示,从政策层面看拼车已经得到了肯定和鼓励,因为这的确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的交通难题。从安全层面而言,51用车一直努力从源头上杜绝危险的发生,例如在车主入驻平台前,51会严格审核司机的行驶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以及车主真实照片,这些资料都会通过车管局去验证,期间也会通过电话验证司机的身份,从而保障司机信息的真实有效和提供服务的安全性,另外系统还设置了用户点评体系,用户可以通过评价对司机的服务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
李华兵透露,未来还会采取GPS监控、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保险等措施,保障拼车的安全。
不要蛮干 要智取
刚刚拿到投资的51用车,上周进行了一次团队建设。
李华兵坦言,面对融资其实自己内心并没有多少喜悦,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笔钱对于51而言并非胜利,充其量说是暂时缓了一口气而已,更大的竞争还在后面。
不过,对于滴滴、神州将进入拼车市场的消息,李华兵也并未表现出惊讶,他反而觉得这是早就能够预料到的结果。”不论滴滴、神州还是Uber,他们现在进来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为毕竟专车和拼车还是不一样的,产品、市场甚至目标受众都有差别。
我们进来的早,而且专注于拼车这个领域,无论产品、市场还是用户,都已经过了反复的试错,现在可以算是摸到了一点路子,积累了一些经验,因而他们要想赶超可能也还没那么容易。毕竟对手在跑,我们也没有停下来“,李华兵不惧竞争,如是坦言。
另外,无论是专车、拼车还是最初的打车软件,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不得不,对一个问题,那就是:
补贴停止后,靠什么提高留存率?
在李华兵看来,首先这个用户流失率是肯定有的,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无论补贴还是别的激励都是一个用户习惯养成的过程。但如何服务好沉淀下来的用户,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许会通过其他途径去粘合用户,比如社区、比如提供其他方面的增值服务等等,但这都是下个阶段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就是先做好产品,提高效率,做好服务,树立口碑。
他认为,这个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并不是蛮干就能赢的。尤其是面对资本能力比自己强悍的对手时,更不能横冲直撞正面交锋,而是要通过智取。
当然,面对竞争,李华兵也常常告诉自己的团队:做好自己的事情,无论谁来都一样。在他看来最强劲的对手不是天天,不是滴滴....而就是自己。眼下,摆在51用车面前的任务还很多,也很重,比如尽快优化产品,提高效率,比如如何更好的保障合乘双方的安全,如何提高合乘双方的体验等,李华兵和他的团队正奔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