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里教官 反对修建三门峡水库 黄万里教授“光荣孤立”
如果说黄万里在对待钱的问题上可能受美国文化的影响,那么另一方面,在伦理上,他受儒家影响很深,大家族的观念形成他生活的另一面。他有钱时,就请亲戚在北京有名的饭店聚餐。1957年春,黄万里拿了一笔稿酬,正赶上长女黄且圆18岁生日,黄万里就做东请黄家在京的亲戚一块儿吃饭、照相。在家庭影集里,有一张黄万里题名《黄家三代大丫头》的照片,就是那次照的。由此可以依稀看到,当年黄万里家庭的生活是多么富有情趣啊!
据黄无满回忆:"黄家三代大丫头,是我爸组织照的。这三代大丫头是我爷爷黄炎培的大妹妹黄冰佩、大女儿黄路和黄家第三代中的长女黄且圆。后来,他还组织黄家三代二丫头也照了相。这三代二丫头是我爷爷的二妹妹、二姑姑跟我。我不知道那张照片去哪儿了。我爸特爱干这些事。如果没有反右,我们家的面貌就全不是这样。"
可惜的是现实生活里没有"如果",短暂的欢愉和平静刚尝到点甜头,1957年的"反右"风暴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刮起来了。
黄家三代大丫头,前为黄万里的长姑黄冰佩,后排右为黄万里的大姐黄路,后排左为黄万里的大女儿黄且圆。
反对三门峡建坝,力排众议,"光荣"孤立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机缘和巧合,黄万里一生的命运都和与他同姓的那条不到万里也有好几千里的黄河息息相关。当年他放弃铁路桥梁工程师的优厚待遇,出国改学水利,是因为1933年黄河多处决口,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他"听说黄河是最难治理的,便立志学水利治黄河"。1947年在甘肃水利局长任上,他已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万里也参加了。此后为黄河治理,为三门峡大坝,黄万里倾注了大量心血。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挟带着大量泥沙在下游冲积成一片约25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平原。这种造陆功能对于缺少平川地的中国先民来说是天赐厚土,所以它是一条利河。另一方面,由于黄河的泥沙含量大,也造成它不断淤积、决口和改道,每次决口都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人们又把黄河视为害河,希望"圣人出,黄河清"。
新中国成立后,饱受黄灾之苦的中国人希望根治黄河水患,而人民政府也真心实意想治好黄河。可是,黄河该怎么治?黄河的症结在哪里?长时期存在着分歧和偏颇。20世纪50年代,在"一边倒"方针的指导下,片面听信苏联专家意见所作出的规划和决策就造成了不少后遗症,而黄万里也恰恰是因为反对这些错误意见和决断而获罪的。
苏联专家帮助制订的宏伟规划
从1952年开始,中国向苏联政府聘请专家综合组帮助规划黄河治理。遗憾的是请来的专家为水工专家,和过去曾应邀来规划三峡建设的美国专家萨凡奇的所学所长近似,主要是搞水利工程的。他们精通水坝业务,对选择在什么地方建坝坝址才坚固,以及计算坝高多少库容多大堪称内行,而对整个河流的治理则未必擅长。
1954年1月,由组长柯洛略夫和其他六位专家组成的苏联专家组到达北京,从2月开始与中国专家和有关人员从兰州上游的刘家峡到黄河入海口进行实地勘察。
同年4月,以水利部和燃料工业部为主成立了黄河规划委员会。委员会依靠苏联专家的指导,于同年10月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以下简称《黄河综合利用规划》)。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
这个规划分远景规划和《黄河干流的阶梯开发计划》,打算在黄河干流上从上而下呈阶梯状建造46座拦河坝,每座坝都是一个水利枢纽工程,利用黄河水的落差发电、灌溉、防洪、航运。当然,不是每座坝都能发电。它规划从青海龙羊峡到河南桃花峪,分四个河段加以利用。
第一段从龙羊峡到宁夏的青铜峡,落差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第二段从青铜峡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这一段河道开阔,坡度平缓,两岸土地肥沃,主要发展灌溉和航运。
第三段从河口镇到山西省河津禹门口,河道坡陡,但限于地质条件,不能修建大的水坝和水库,只有在上游建成调节流量的大水库后,才能利用水力发电。第四段从禹门口到桃花峪,这一带从禹门口到陕县,河道开阔,从陕县到孟津为峡谷地带,是控制黄河下游洪水的关键地段,又同山西、陕西、河南工业区靠近,因此这一段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发电。
根据规划,在桃花峪以上的四段共修44座拦河坝,孟津以下基本上是平原,河道平缓,可筑坝灌溉附近的农田。在下游规划建造2座坝,全河共筑坝46座。
按当时的设计,这46座拦河坝修成并装上过船装置后,五百吨的拖船能由入海口航行到兰州。装机总容量可达23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达1100亿度,相当于中国1954年全部发电量的十倍,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659万亩扩大到1?16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