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将军武元甲 越南人民军中五个元老级的亲华将领
越南人民军中五个元老级的亲华将领
这里介绍越南人民军中五个亲华的元老级将领:武元甲、阮志清、洪水、朱文晋、黄文泰。其中武元甲、阮志清、黄文泰三人都是越军中的元老级“大将”,其他两人,虽然资历也足以授予大将军衔,但洪水(阮山)死时还没有实施新军衔,朱文晋离开军队太早,两人最终没有授予大将军衔。
这五个人是各有特色的:武元甲大将是越军中的头号人物,威望最高;阮志清大将是最亲华的一个,也是毛主席最喜爱的越军将领。洪水既是越军将领,也是我军唯一的外籍将领,是一个两国授军衔的将军;朱文晋被认为是华裔,并一直管理华侨事务。黄文泰和武元甲一样,算是比较圆滑的,并不像其他几个那么明显的亲华。
一.武元甲(大将,1948授予)
要说国人能叫得出名字的越南领导人,武元甲就算仅有的几个中的一个了。他被中国人视为是越军的朱德,武元甲担任越军总司令和军委书记长达30年。
武大将生于1911,年青时曾经在中国的云南讲武堂学习。早年追随“阮爱国”(胡志明的化名),深受胡的赏识,被视为绝对心腹。
1945年日军投降后,和胡志明主席一起建立了高平革命区,并成为越军的最高军事领导人。1948年,被授予了唯一的一个大将军衔(剩下的将领都是少将)。
1954年,他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指挥和中国军队的直接参与下,取得了“奠边府大捷”,法国在日内瓦和谈中同意撤离,北越得到解放,武元甲也获得了“奠边府之虎”的美名,其个人威望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武元甲到底算亲华的还是算亲苏的呢,说他亲苏和亲华似乎都有理,我个人觉得这有一个过程。60年代,武元甲两次访问苏联,看到了苏军的现代化机械部队,很受震动。回到越南后就说什么中国的经验过时,以后主要要搞机械化之类的话,让胡志明主席很生气,一怒之下安排武元甲“修养”了两年多,直到武元甲向胡主席承认错误并表示忠心后才复出。后来人们说武元甲过度亲苏主要就在与此。说句题外话,胡志明本人是对苏联是不怎么鸟的,当年赫鲁晓夫给了越南6000支老式步枪,胡看后很生气,说:“把它们丢到博物馆里去!”
1968年,随着阮志清大将的死,武元甲开始策划“春节攻势”,这个方案最初由我们中国来指定,但越军总参把这个方案改的面目全非才通知我们,我们最后不得不勉强同意。其实这个修改并不好,最后结果也如此,越军付出了巨大代价,只拿下了一些次要的战略据点,虽然南越军队和美国也受到了重创。舆论一般认为越军获得了胜利,但顺化城中的6万北越士兵尸体和不到200具美军尸体则告诉世人,就算是胜利也只能算是惨胜。
武元甲在越军属于比较跋扈的一个,人缘并不怎么好,他比较喜欢一意孤行,很少听其他人的正确建议。1972年的“复活节攻势”就是例证,越军遭受了惨败,阵亡超过10万人,武元甲也因此被解除了军事指挥权,只负责军事训练和后勤工作,军事指挥权则由文进勇取代。
事实上,从1969年胡志明逝世后,武元甲大将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其在政治上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开始下滑。胡志明生前对黎笋的亲苏态度已经相当不满,但他没有换掉黎笋,而是安排了黎笋、长征(武文渠)、范文同组成党的“三人小组”,其中黎笋是亲苏的、长征和范文同都是亲华的,胡志明打算用他们来节制黎笋不要走的太远。但资历和这三人相当的武元甲却没有入选,这就是武大将失势的开始。
武元甲大将在遭到胡志明的批评后,对苏联一直很警觉,对黎笋完全倒向苏联一直颇有微词。原来武元甲和黎笋两人的个人关系很好,但从1974年前后,两人之间就出现了问题。后来1975年两越统一后,华侨开始受到不公平待遇,武元甲对此很不平,公开指责黎笋“太霸道”。1978年前后,中越两国分歧越来越大,一场危机就在眼前,武元甲提出要“和中国同志缓和矛盾”,再次遭到黎笋的批评,武元甲大将因此也被暂停行使国防部长职务,由文进勇大将代理。1980年,中越两国刚打完仗,关系达到了冰点。黎笋也对武元甲再下狠手,解除了其已经担任了30年的军委书记的职务,由自己亲自担任,并正式任命文进勇为国防部长、兼军委第一副书记,第二年,任命黎仲迅为总参谋长(1981年)、军委常委,取代了武元甲大将的政治盟友黄文泰大将。
1981年,武元甲大将在政治局公开反对黎笋入侵柬埔寨的政策,这在政治局里是唯一一个公开反对黎笋的,也只有武元甲大将有和黎笋较量的胆量,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此后,武大将又在一个很公开的场合说越军在柬埔寨“前途不光明”,这对黎笋反华集团的威望打击是很大的,但武元甲付出的代价更大,1982年,他被踢出了政治局,只保留了副总理的空头衔,直到1986年越共六大退休,从此开始了政治上的休眠。
1986年,黎笋死,长征、阮文灵上台,中越关系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武元甲找到当时的总书记阮文灵,告诉他自己愿意为中越关系的恢复发挥作用。1990年,武元甲作为越南政府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在开幕式上,武元甲身着大将军衔的军礼服,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武元甲在北京期间,会见我们国家很多高层,第二年,中越关系就恢复了正常。
现在,武元甲大将已经年满95岁,据说身体尚好,是越共历次中央全会“特别代表”,是健在的越南党内资历最老的元老,仍然为中越的友好发挥着作用。
二.阮志清(大将,1959年晋升)
要说起越军中的亲华派,无论如何也要提到阮志清大将。1967年,阮志清大将逝世后,毛主席亲自以个人名义发去了唁电。(享受此规格待遇越南人只有两个,另一个人就是胡志明)。
和其他大多数亲华派不同,阮志清是由南方局上到中央的,而南方局大部分人,如黎笋、黎德寿、范雄都是相当反华的代表。1951年,在越共二大上,阮志清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排名仅在胡志明(党主席)、长征(总书记)、黎笋(副总书记、南方局书记)、范文同(总理)、武元甲(总司令、军委书记、国防部长)五人之后,排在第六位。当时他的职务是军委第一副书记、总政治局主任。
1954年,阮志清和武元甲一起指挥了奠边府战役。此战后,法国承认了军事上的失败,并签订了《日内瓦协议》,这个协议把越南分为南北两部分,当时越共中大部分人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要求由越共出兵统一南方,但周恩来总理给越南方面做了工作,越共方面最后很不情愿勉强答应了,但心里很是埋怨中国,尤其那些陷入敌后的南方越共人,这也就是后来越南南方局那么多的人仇恨中国的起因。阮志清曾力劝黎笋接受这一结果,他说:三哥(指黎笋),中国人是对的,我们应该这么做。1960年前,我国是反对越共在南方发起对南越的进攻的,并要求北越方面必须遵守《日内瓦协议》,不许进攻南越,越南党内更是有很多人对此不满,这又给两国后来的交恶埋下了伏笔。
1948年,阮志清被授予少将军衔。1959年,被晋升为大将军衔,这也是越军第二个大将。这并不例外,因为阮志清一直军内仅次于武元甲的二号人物。
阮志清的政治主张是相当左的,他组织北越的部队看歌剧《白毛女》,让军队开会忆阶级苦,来强化战士们的斗志。阮志清大将对中国的游击战十分推崇,对毛泽东更是崇拜已极,他曾经仔细研究过中国红军时期和八路军时期的战略战术,对“农村包围城市”十分推崇,他认为,越南和中国在人文和地理上相通的地方很多,中国经验越南必须借鉴。阮大将说过,南越的解放,必须是建立在“持久战”,长期的对敌人的消耗上,阮大将的观点,很让毛主席十分受用,因为毛本人对自己搞的游击战是十分得意的,阮志清能来取经推广,毛主席就十分高兴,还当着胡志明的面夸赞阮人才难得,所以可以说阮志清是毛主席最欣赏的一个越军将领。从1954年开始,阮志清就在越军开始推广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强化对越军的政治教育,整顿越军官兵关系,枪毙了拿农民粮食的干部,严肃了纪律,这些对提高越军战斗力起了很大作用。
1956年,越共总书记长征(本名武文渠,因仰慕长征而改名)搞土改,比较激进,还杀了不少地主。胡志明知道后很生气,说:杀了这么多人,我有罪。还流了眼泪,长征因此而下台,黎笋开始上台,阮志清因为支持长征的土改政策也遭到了胡志明的批评。黎笋对阮志清的土改和崇拜毛的态度是恨之入骨的,这就是后来他一直排挤阮志清的原因。说句题外话,当时刘少奇曾经对胡志明对土改的态度很不满,还说了胡几句,胡可能跟随孙中山时间太长了,土改政策我们党有些不同。
必须说说阮志清大将和武元甲大将的关系,两人关系很恶劣,原因是两人对越南的军事前途看法根本不同,阮大将的基本主张就是在农村打持久战,消耗敌人,而武大将在参观了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后,对苏军是推崇备至,武的观点就是最大程度利用外国援助,积极发展重武器,学习苏联搞机械化部队,而阮大将则认为越南没有经济实力搞大兵团作战。
在两人的争斗中,胡志明是显然支持武元甲的,主要是他太欣赏这个爱将了。但他同时也认为学中国的经验是必须的,还写了《中国革命的经验》的文章,这一时期,越军中两种的观点基本是并存的。当然最后的事实证明了阮志清大将的观点才是正确的,越战一直打到1975年两越才统一。
1960年以后,由于美国插手南越,中国态度发生变化,开始支持北越对南越的解放,当时越军没有选择,只有搞游击战,而且我们中国也支持这么做。所以1960年,阮志清被任命为南方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面主持了南越政治和军事。1961年, 阮志清率领4万多北越人民军正规军来到南方。阮志清大将到了南方局,实际上在南方推广的就是中国持久游击战,并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同年,他将处于分散状态的南方游击队合编为统一指挥的越南南方解放军。南越解放军和党组织在南越的农村牢牢的扎下了根,南越政府军和美军无论怎么清剿,也不能奈何之。但此时,中央的武元甲却不满意这种的军事进度,他认为应该搞一系列正规战役,把美军赶走,消灭南越政权,但由于阮大将的抵制,无论是中央的武元甲还是文进勇,甚至是黎笋,他们的命令都对南越解放军基本无效,阮是很有主见的一位将领,南越还是以游击战为主。
于是,1967年,一件至今都众说纷纭的事件发生了,阮志清突然死于心脏病,这是官方的说法,但民间的说法是阮大将死于美军的空袭,也有说是南越特工刺杀的,也有人说是黎笋等人故意把阮志清大将的行踪泄露给敌人的,才导致阮的牺牲。这个说法就很多了。
1968年,北越方面为阮志清大将举行了国葬。此后,越军中武元甲开始了他一系列的大兵团战役,因为越军中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他了。越军的思路也开始游击转变到了大规模正规战役上来了。
三.阮山(少将,1948年授予)
洪水,原名武元伯,早年就开始追随胡志明,此时胡志明在孙中山麾下当给苏联顾问鲍罗廷当翻译,化名李瑞,洪水为了表示对胡志明的追随,也把名字改成了李英嗣。
洪水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为第四期学员,和林彪是同学,国共决裂后,洪水义无返顾的倒向***一边。他参加过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逃入香港。后来参加了长征,上过抗大。1945年小日本投降后,胡志明点名要他回到越南,并由胡志明将其名字给改成了阮山,现在越南方面的正式叫法就是阮山。
1946年,洪水被任命为越南南方抗战委员会主席,一年后,又担任第四联区司令员兼政委,洪水比其他将领更有战争经验,所以他指挥越军取得一系列胜利,在越军中威望很高。
在1948年时,洪水被授与少将军衔,而武元甲却被授予大将军衔,对于这个军衔,洪水是比较有意见的。他给胡志明发了封电报,说把少将军衔给其他同志吧,我自己还年轻呢。胡主席接到电报后,知道洪水对武元甲有意见,而洪水和武元甲都是已经追随自己数十年的心腹爱将,便在自己的名片上写上一行汉字送给洪水,洪水一看,写的是:“赠山弟: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洪水此后就再没对军衔的事说过什么。
其实,洪水有想法并不意外。首先,洪水有着在中国参加红军长征的历史,这在越南军内是相当神圣的经历,越共的第二任总书记武文渠就是因为仰慕长征的神圣而改名“长征”的;其次,洪水在越军推广中共的游击战争经验,使越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所以在越南基层的战士中,洪水的威望特别高;另外,洪水毕业于中国的黄埔军校,受过正规的教育,指挥打仗有板有眼,确实也高于武元甲,所以洪水就很瞧不起武元甲,两人一直搞不来。
但另一方面,武元甲是创建高平革命区的主要领导人,也是越军的主要缔造者,更兼他是胡志明特别欣赏的将领,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所以才被授予了唯一的大将军衔。
在洪水和武元甲冲突的过程中,胡志明显然是支持武元甲的,军队中文进勇、黎仲迅、黎德英等人也对洪水那盛气凌人的态度不满,洪水和他们的关系很艰苦。1950年,洪水被迫离开了越南,回到了中国,但武元甲还算明智,洪水虽然走了,但他的游击理论和战术在越军中还是被保留下来。
1955年,洪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少将军衔,有个波折,洪水开始只被定级为正师级,此事惊动了周总理,在他亲自的干涉下,洪水最终被定级为正军级。
1956年,洪水已经感到自己的身体实在不行了,经申请回到了越南,在病榻上,武元甲、阮志清、黄文泰先后来探望洪水,两人回忆往事,感叹人生,洪水和武元甲心中的芥蒂终于除去。不久,洪水就病故了,武元甲亲自主持了洪水的追悼会。
胡志明对洪水一直心里是有愧欠的。1958年,越南进行了军衔改革,改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等,据说胡志明说过“山弟如果还活着也要当大将的”之类的话,也就是说胡志明心中的阮山和武元甲的地位是接近的,可见洪水在越军中的地位其实还是很高的。
四.朱文晋(上将,1958年晋升)
国内基本对朱文晋知道的很少,因为其指挥过的著名战役并不多,但一般军事爱好者都知道他是越军320师的缔造者,搭档是后来风光无限的文进勇,后来这支部队成为越军中的所谓“王牌部队”。
朱文晋在越军中相当老资格,当时越军只有4、5个战略区,他就是第二联区的司令员兼政委,一方的诸侯。朱文晋祖籍广西,是个侬族人,和我们的壮族是同一个民族,因此有朋友说他是“华裔”,就是这个原因吧。这个民族汉字一般写做“人字边 农”字,我们一般写做侬族,侬人姓氏都是汉族姓氏,因此越南的京族和侬族在古代都被视为“华胄”。也许是因为民族的原因,朱是一个很亲华的将领,还当过越南华侨事务委员会的书记。
1945年,越军攻克河内,朱文晋被任命为越南的首任国防部长,不久就被武元甲接替。1948年,朱文晋被授予少将军衔,1958年被晋升为上将军衔,当时的职务是国防部副部长、党中央军委委员,此时的正部长是武元甲,军委书记也是武,武元甲一直担任朱文晋的上司,武元甲为人是十分狂妄和跋扈的,但两人关系却还算融洽。此后朱文晋离开军队,一直担任越南国会常委会副主席、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政治局委员。
朱文晋此时已经离开军队,如果不是其不离开军队太早,以其老资历而言,授给大将军衔是几乎是百分只百的。
1973年后,黎笋开始展示出反华的苗头,污蔑说长征就是逃跑,三十万人只活下三万,我们越南不用长征,我们创造了我们的方式等等的话,武元甲、文进勇等人对黎的这种提法处处附和,也对他们所谓的战术自吹自擂,引起了越军中包括朱文晋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满意。由于黎笋是总书记,掌握着越南的大权,朱文晋的日子就很艰苦了,1976年,越共召开了四大,时年只有65岁的朱文晋被告知年龄太大必须退休了,荒唐的是年龄比他大的多的黎笋却连任总书记,而且一直干到86年病死。朱文晋退休后,在越华人华侨开始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压迫。
1983年,时武元甲、黄文泰等老资历都已经离开军队,军队由文进勇、朱辉珉、黎德英、黎仲迅等黎笋系统亲苏派把持,朱文晋作为越军的主要缔造者,却在寂寞中离开了人世,朱文晋在当时尚健在的越军领导人中,资历仅次于武元甲和文进勇,但其追悼会却相当低调,只相当一般中央委员的规模,就是因为黎笋一直看他不顺眼的原因吧。 )
五.黄文泰(大将,1980年晋升)
黄文泰也是越军中的老资历,1948年最初授衔时,在少将中排在阮志清、文进勇、洪水、朱文晋等人之后。胡志明去世后,他和范文同、武元甲、黎清毅等人是一个山头的,这些人都是原来和胡志明关系密切的,被认为是一派的继承了胡志明真实遗志的政治力量,他们政治上都不主张和中国翻脸。
1967年,阮志清大将牺牲,深受胡志明信任的黄文泰被任命为南越解放军司令,接替逝世的阮大将,一干就是七年,这期间其实也是黄文泰在军事上的顶峰,黄在南越期间是比较坚决执行武元甲的命令的。1969年,胡志明主席逝世后,武元甲和黄文泰都感到失去后台的危机感,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了。
1974年,北越已经开始准备对南越进行最后一击,而此时武元甲和黎笋的关系已经出现了问题,军委实际工作已经被文进勇主持(同年被晋升为大将),文进勇为了指挥方便,向黎笋提出由陈文茶和黎德英(南方的副司令)共同主持南方军事工作,而调黄文泰来国防部当副部长,军委常委。实际上使黄文泰失去了兵权。文进勇为什么这么做呢,主要是黄文泰此时和武元甲走的很近,文进勇不希望武的人继续掌南方的军权。
1980年,黄文泰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军委副书记,并被晋升为大将。但一年后马上又被换掉,并彻底离开军队。可以说,黄文泰大将此时在政治上和武元甲一样,已经属于“靠边站”的人了。
1978年时,黄文泰在入侵柬埔寨的问题上自己是有看法的,认为“不明智”,但其为人是比较圆滑的,又不敢公开站出来反对黎笋、文进勇等人,所以此人总是表示支持以讨好黎笋,这也是黎笋暂时没有把他拿掉的原因,这个人听话“识时务”。1978年时,这时中越两国曾经一度计划展开过边境谈判,当时黎笋反华集团的态度很模糊,黄文泰则表示自己愿意去“和中国同志谈一谈”,尤其是指和中国当时的总参谋长邓小平谈一下,被黎笋骂为“愚蠢”。从这点看,黄文泰是不主张和中国方面彻底翻脸的。
1986年,年迈体弱的黄文泰大将病逝,时年80岁,他没有能看到黎笋死后越南高层翻天覆地的人事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