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远事迹 难忘的记忆 跟随程思远先生采访的一段往事

2017-1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报纸上惊悉程思远先生去世,心情十分难过.多年前,我曾经跟随程老先生采访,这一下,对他的记忆,又像珍珠一样发光闪亮.程老先生慈祥的笑容.清癯的脸庞,带有白话口音的普通话,仿佛就在昨天,那么亲切动人.1988年1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我当时在记者部工作,报社派了若干名记者采访这一盛大的节日.当时来参加广西30周年大庆活动的中央代表团在南宁参加了庆祝活动后,就分头带队到百色.河池.玉林.北海.防城以及法卡山等地慰问.程老当时带队赴防城和北海,我作为随团记者跟随.当时我参加大的采访活

从报纸上惊悉程思远先生去世,心情十分难过。多年前,我曾经跟随程老先生采访,这一下,对他的记忆,又像珍珠一样发光闪亮。程老先生慈祥的笑容、清癯的脸庞,带有白话口音的普通话,仿佛就在昨天,那么亲切动人。

1988年1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我当时在记者部工作,报社派了若干名记者采访这一盛大的节日。当时来参加广西30周年大庆活动的中央代表团在南宁参加了庆祝活动后,就分头带队到百色、河池、玉林、北海、防城以及法卡山等地慰问。

程老当时带队赴防城和北海,我作为随团记者跟随。当时我参加大的采访活动还不多,在采访当中,有些不懂的情况,应该是问领导秘书的,可我总是一边走,一边问程老。有时程老刚到一个参观点,在贵宾室小憩的时候,我碰到不解的问题,也抓紧时间采访他。

程老没有嫌我不懂规矩,他总是温和地微笑着向我解答。后来,当我当了多年记者,参加了不少重大采访活动后,才知道我当时是多么的冒昧,而程老又是多么的宽容和平易近人。

程老当时已经80高龄,但仍显得精神矍铄,反应敏捷。可不管怎么说,一个高龄老人,长途奔劳总是不堪重负的(那时到北海和防城都没有高速公路,而且每到一地,要参观慰问很多单位)。当时到北海我就听说,程老的夫人每天晚上都得用热水袋给他敷脚才能减轻他的腿疼。但一到白天,程老又精神焕发地工作,使不少比他年轻的人自叹弗如。

在慰问了防城、北海后,程老领着我们到名震中外的昆仑关遗址拜谒。昆仑关位于南宁东北方59公里处,昆仑关的东侧,就是当年中国军队血战日寇的地方。1939年12月18日,中日双方在这里展开大战,双方主战的都是善打硬仗的部队。

日方主力是参加台儿庄战役的坂垣旧部,被称为“钢军”的第5师团;中方主力是当时装备最精良的、由杜聿明将军率领的第5军。中国军队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血战十余天,终于收复了昆仑关。这是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继平型关、台儿庄作战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后人为了纪念抗日将士,在这里修建了纪念碑亭,山顶上还建有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纪念塔。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介石、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杜聿明等人有题词、题联和书刻碑文。程老带着我们沿着山下的石牌往上爬,从山下到山顶有300多级台阶,程老虽然没爬上山顶,但他坚持走到了半山腰的纪念墓园前。抬头望巍峨的昆仑关,程老抚摸着墓园的石柱,在墓园前深深鞠了三个躬。

之后,程老就近回他的家乡宾阳大桥程村。走过水田,走过村头的几棵树,来到了他的老家。家里很简朴,和普通的农家没什么两样。屋里有一个妹妹,70多岁了。我记得程老当时弯下腰来握着他妹妹的手轻声说话,没有一点衣锦还乡的派头。

程思远先生当年说服并协助李宗仁回国的大智大勇、做李宗仁秘书时的青年才俊风度通过文字和电影镜头已在人们的脑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此时的程老,却仅仅像一个慈爱长者,那么和蔼、那么可亲,着实让人感到先生对故乡的深情。

更让人感动的是,采访结束后,我写了一篇随程老考察的侧记,刊登在本报上,这本是我一个当记者的分内之事,没想到,过了不久,我竟收到了程老和他的夫人石泓女士用毛笔亲自写来的一封信,来信的内容主要是:你这些天一起跟随到桂南采访,很辛苦。你还写了文章记述这次慰问活动,感谢你了。信中还说了一些称赞和鼓励我的话。

后来,大约是1992年,我和部里的两位同志到深圳出差,没想到在宾馆的过道里碰上了正在深圳考察的程老一行,他当时向我们招了招手。下午,就有人来通知我们,说晚上程老吃饭时让我们一起去。晚饭时,我走到程老的桌前问:“程老,您怎么还认得我呢,几年都过去了。”程老笑着说:“广西老乡,我哪能忘记呢。”程老的记性和对家乡的感情让我们大家感叹不已。

如今,斯人已去,但音容犹在。安息吧,程老,您永远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