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平夫人邱一涵 她是革命一生的坚贞战士——袁振威深情回忆母亲邱一涵二三事

2017-07-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于1946年4月在高邮市界首镇成立的华中雪枫大学,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所培养军政人才的高等学校,曾经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优秀红军女战士邱一涵任政治部主任.校长粟裕来校视察时,称赞邱一涵是一位好干部,为部队输送了数以千计的政治思想素质好的学员.这位以非凡人格力量感动了所有人的女兵,因罹患癌症于1956年11月2日在南京病逝,走过了短暂而辉煌的49年革命人生岁月.2007年8月,102岁的原抗大四分校副校长.老将军陈锐霆在邱一涵百年诞辰之际题词:"品德高尚  有口皆碑".邱一涵的丈夫袁国平是

于1946年4月在高邮市界首镇成立的华中雪枫大学,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所培养军政人才的高等学校,曾经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优秀红军女战士邱一涵任政治部主任。校长粟裕来校视察时,称赞邱一涵是一位好干部,为部队输送了数以千计的政治思想素质好的学员。

这位以非凡人格力量感动了所有人的女兵,因罹患癌症于1956年11月2日在南京病逝,走过了短暂而辉煌的49年革命人生岁月。2007年8月,102岁的原抗大四分校副校长、老将军陈锐霆在邱一涵百年诞辰之际题词:“品德高尚  有口皆碑”。

邱一涵的丈夫袁国平是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突围中身负重伤,为了不影响部队突围,不连累战友为部下、为战士英勇自尽。

今年77岁的袁振威是袁国平、邱一涵夫妇的独生子,曾任海军指挥学院教授、海军作战指挥学博士生导师,曾被评为海军“十佳”优秀教员,主持或参与过40多项总部和海军的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掷地有声。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5年重阳节当天,笔者等人在南京军区司令部编研部倪敏芝副部长的引荐下,来到南京的海军指挥学院,专程拜访袁振威同志,征集其母亲邱一涵的史料和实物,以丰富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展馆的馆藏。精神矍铄、笑容可掬的袁振威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从他的深情讲述中,了解到了邱一涵一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

一次“特殊”:拉着马尾巴过雪山

邱一涵是斯诺《西行漫记》中记载的30位女红军之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告别苏区根据地,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经历过五次反围剿的邱一涵和其他经过战争或艰苦环境考验的女同志共30名,被中央局组织成一个工作团,分成两个班,随卫生部行动,从事照顾伤病员的工作。董必武同志担任团长,吴仲濂和邱一涵分别担任一班和二班的班长。

长征途中充满了凶险。一次在广西境内渡河时,邱一涵等人突遭敌机袭击,低空飞行的敌机对着她们疯狂地扫射、投弹,随着一声巨响,身旁的马被炸死,她被爆炸产生的气浪掀翻在地上,耳朵震得嗡嗡响,幸好只是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长征途中,面对爬越皑皑雪山那生死攸关的艰难险境,生病初愈的袁国平宁愿自已徒步跋涉,也要把座骑让给病重的唐亮同志。裏过小脚的邱一涵则是拽着马尾巴过的雪山,这给唐亮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袁振威说:1956年我母亲病逝时,时任军事学院政委的钟期光上将,在邀请南京军区政委唐亮、高级步校校长宋时轮上将和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省长惠浴宁等前辈在我家里讨论邱一涵要求与袁国平合墓的遗愿时,唐亮叔叔曾当着我的面激动的对大家说:“没有袁主任的马,我是过不了雪山的!

” 然而,后来有人还说邱一涵 “搞特殊化”, 她并没有感到委屈,她说:“还有不少同志连马尾巴也没得拉,永远倒在雪山里。想起他们,我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邱一涵是一位令人尊重的大姐。行军时,她看到抬担架的民工十分饥饿、疲乏,就和女战友将仅剩的一团饭、一小把豆子让给民工吃,而她在过草地时,身边已没有一丁点的油、米、盐,就靠吃点野草充饥。七天七夜,邱一涵咬紧牙关,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艰难地走出了沼泽地。

一块花布:无私母爱倾注给烈士的孩子

2015年9月3日,袁振威和彭小枫(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的儿子)作为受阅嘉宾,一同参加了在首都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两家早在战争年代就凝结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39年5月的皖南,袁振威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出生了,小名叫浣郎(湖南家乡话皖南的谐音)。因为行军打仗中带着孩子不方便,浣郎8个多月时,被送到湖南邵东老家由奶奶抚养。邱一涵没有想到,这一次分离,竟然是袁国平父子俩的永别;她同样没想到,自己和浣郎再次相逢时,竟是1946年的夏季,期间已相隔了快6个年头。

战争是残酷的。1944年9月11日,丧夫之痛也落到了林颖身上——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率部西征时,在河南夏邑八里庄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1945年1月,林颖带着刚刚满月的遗腹子小枫回到师部。在四师抗大四分校工作的邱一涵闻讯后,立即赶来看她们母子。一见面,两个有着相同不幸经历的女人,忍不住抱头大哭。待心情稍稍平复后,邱一涵又鼓励林颖要坚强起来,从革命事业中求得安慰。

由于林颖被安排在淮安新区工作,生活条件极其困苦,邱一涵除了经常派警卫员看望林颖和小枫外,还隔三差五做点好吃的饭菜捎去,改善一下她们母子的生活。针对林颖的实际情况,邱一涵主动提出让小枫和保姆住在她的身边,这样既可以让才满周岁的小枫得到较好照料,林颖也可集中精力搞好工作。

1946年4月,华中雪枫大学在高邮市界首镇成立,邱一涵任政治部主任,小枫也随邱妈妈一同来到了位于大运河畔的“新家”。一有空闲,邱一涵就像照顾亲儿子一样,对小枫关怀备至。有一天,她拿出一块花布,请人为小枫裁剪一条当时上海流行的背带童裤,她想把自己的“儿子”打扮得像大都市小朋友那样神气漂亮!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得到母亲般关爱的小枫会在这样的歌声中入睡:细伢子啊做么咧啊,总是那哭唉唉?一声爸爸,一声妈,哭个不停当。

摇啊摇啊摇啊摇,细伢子困着哚……只有邱一涵自己知道,这首从心底涌出的平江儿歌,同时也寄托了一位母亲对远方浣郎的深深思念。同样,林颖对袁振威也很关心,她每次来南京都要把浣郎接到下榻的宾馆敘谈,问长问短。在袁振威身上她寄托了对袁国平、邱一涵的怀念之情。

如今,在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展馆内,还完好如初地保存着一间当年邱一涵照料小枫起居的寝室。

一身正气:用严肃而又慎重的斗争维护党的纯洁

开国上将王平这样评价邱一涵:一涵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她善于把党的纪律严肃性同党对犯有这样那样错误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党在纪律检查工作中的实事求是路线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涵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成为干部群众的良师益友。

1953年起,邱一涵在担任江苏省委首任纪委书记、监委书记期间,在领导全省纪检部门同违反党纪现象作斗争的实践中,坚决贯彻执行了既严肃又慎重和实事求是的方针。

省金融系统有一位负责人,业务工作表现都不错,有成绩,但是在两性关系问题上思想堕落,道德败坏,而且这一错误行为是在利用工作和领导政治运动的某种“特权”的条件下发生的,造成了较坏影响。省纪委召开会议时,个别人认为这是“生活小事”,认为该同志工作积极肯干,主张不予纪律制裁。

邱一涵同志反复审议了案件,支持了大多数同志一致的应予以纪律制裁的意见。统一认识后,既严肃了党的纪律,达到了“治病救人”的目的,又教育了其他同志。

徐州地区有一名县委副书记,在全国解放后,意志衰退,经营安乐窝,使用农民劳动修建了一个宅院。他的错误被检举揭发后,他痛哭认错,悔恨自己忘本。案件报请省委审查时,个别领导曾提出:开除党籍,并且建设政法部门处以极刑。

邱一涵同志认为:开除党籍是必要的,这个人侵犯了群众利益,作威作福,应予以制裁,但是没有造成重大危害,而且有悔悟之心,应宽严适度,提请法庭依法量刑。复议时,省委同意了她的意见。此案处理结果最终在《新华日报》上公布,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和震动很强烈,一致认为共产党按纪律办事。

采访结束前,袁振威向界首镇纪委负责人捐赠了其母亲生前使用过的一副眼镜以及《永远的怀念》《巾帼风采》《袁国平纪念文集》等文献资料。他动情地说:“我父母亲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不仅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国家、属于人民、属于子孙后代。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搜集、整理父母亲的遗作、资料,奉献给社会,力争让更多的人受益。”眼下,古稀之年的袁振威和夫人一道,本着对先辈、后辈、历史、真相负责的态度,潜心研究新四军历史,以留下一个民族的记忆。

上图为袁振威向界首镇纪委负责人捐赠其母亲生前使用过的一副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