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金去哪了 罗甸“乐”在深山点石成金 催生了多个产业崛起
罗甸“乐”在深山点石成金 催生了多个产业崛起
罗甸县,园区,城镇,蔬菜,技术,公司,电站,产值,贵州,农业
市州新闻
罗甸县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在贵州省享有“天然温室”之称。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气候资源优势,该县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着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进行资源与产业发展无缝链接,打造全州5个20工程,催生了多产业在深山的崛起。
投资3亿元的罗甸信邦制药三期工程于10月18日破土动工
边阳唐盛高科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从最初的2分地发展到如今20.16万亩的罗甸早春蔬菜采摘场景
水电促进多产业
蒙江是涟江河与格凸河汇合后的称呼,在罗甸境内河谷间奔腾129公里。据专家测算,蒙江流域水能蕴藏量高达83.88万千瓦。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罗甸便着手对蒙江流域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但 直到最近几年,才进入开发旺季。如今,投资17亿元建设的冗各、灰洞、上尖坡三级水电站,正进入紧张施工中。10月29日,随着冗各电站成功截流,蒙江流域又将多了一座水电站。
罗甸县计划2015年该流域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要达60万千瓦。
2003年6月,罗甸、长顺、惠水3县与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能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发整个蒙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协议,为此成立了贵州中水蒙江水电开发公司。
罗甸装机12万千瓦的双河口水电站是蒙江干流比较大的水电站,是我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谈起当初电站建设情景,县人大主任陈邦禄深有感触,他说该电站水库淹没和工程占地6.64平方公里,涉及4个乡、12个村,有1003人需要搬迁安置。
面对好土良田被淹和离开家乡故土,当时库区的好多群众想不通。为了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保畅电站建设,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属8个工作队进村入户为群众释疑。陈邦禄说,群众有一千人的思想波动,工作队就有一千次的进村入户谈心,把政策、服务、关心送到群众家中。
通过多方良性互动,罗甸县在蒙江流域建成了雷公滩、双河口等6个电站,年内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8万千瓦。
水电注入国家大电网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用电保障。“既有自有电源,又有国家大电网作后盾,‘双保险’改善了投资坏境。”
“有了电力作为后盾,使境内丰富的硅矿开采和加工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加上龙滩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形成的500吨级水运航道的便利交通,使罗甸‘以电兴工富县’互动发展。”罗甸县在抓好蒙江流域开发的基础上,加强与中水公司的合作,开发利用质高品优、储量丰富的硅、铁矿产资源,着力建设逢亭硅系列循环经济基地,使“电矿经济”成为工业化进程的引擎。
山地农业正升级
罗甸县在实施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打造山地高效农业“升级版。
面对各地蔬菜产业崛起对罗甸的挑战,该县从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上寻求突破。在蔬菜基地配套实施喷溉、冷库技术,科学管理。在海拔、气候和土壤特点不同区域的罗苏乡、沫阳镇、边阳镇等建成了31个“高效栽培”、“菜—稻—菜”三熟高效种植技术研究及应用”、“辣椒高产栽培”、“高海拔区域辣椒育苗技术创新”等2000亩早春蔬菜和秋冬果菜高效示范基地。
在示范带动下,早春蔬菜逐步由低成本向高效益转变,标准化程度更高,产品质量更加优化。
罗甸县总结了凝冻低温危害治理经验,改以往的地上育苗为地下育苗、中棚套小拱膜加地膜三层覆盖育苗、菜玉米双膜覆盖育苗、一膜两用深窝高厢栽培、双层地膜覆盖栽培、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等新技术,推广应用生物肥料,有效推动了优质高产蔬菜种植。
30年培育,罗甸县蔬菜发展到了如今的20.16万亩,新品种占85%,“菜(早春蔬菜)—稻(水稻)—菜(冬果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得到普遍推广,实现产量4.15亿公斤,产值10.76亿元,农民家庭蔬菜收入达到1.6元。
另外,作为后起之秀的火龙果,在罗甸县已从简单粗放发展到高效产出。
6年前,村民汤元会与妻子在外打工时听说家乡政府鼓励发展火龙果,就打着背包回来了。2007年,汤元会收割完自家2亩稻谷后,改种火龙果。由于疏忽管理,当时火龙果只是零星挂果,亩产200公斤,收入不到1万元。
后来汤元会参加县里举办的火龙果培训班,又请来省果树研究所技术员到地头指导。从简单粗放到精心管理,汤元会介绍说,“我们基本掌握了火龙果的栽培、测土配方、调花控果、病虫害防治、修剪等技术,现在亩收入达到2万多元。”
在汤元会的影响下,红岩村4个村民组82户村民已发展火龙果1000亩。为统一技术指导,村里还成立了火龙果专业合作社,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订单式农业。
经过这种高效模式的推广,罗甸县火龙果种植已达5万多亩规模,其中1.5万亩挂果,产量5500吨,产值1.1亿元。
罗甸县委书记杨朝伟说,县里已把火龙果产业与传统蔬菜大产业并列打造,把发展火龙果与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乡村旅游业、与石漠化治理和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公司 农户”,“公司 大户”等发展模式,走种植连片化、建设标准化、品种优良化、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路子。
同时,罗甸县在高海拔的北部地区以种植板栗、核桃等干果为主。而占80%土地面积、600米海拔以下处于红水河、蒙江和坝王河流域的中南部地区则以种植高产量、高效益的火龙果、脐橙和蔬菜为主。
如今,该县果业总面积已达27万亩,其中,水果面积16.63万亩,产量4.55万吨,产值2.42亿元,干果面积10.89万亩,产量3422吨,产值2270多万元,成为助农增收新亮点。
为了解决网箱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达到生态养殖,该县与四川成都通威集团股份公司共同研发了达到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投饵网箱鱼粪收集技术,通过“机械化鱼粪收集系统”,将鱼粪抽离养殖水体,经粪水分离,再利用鱼粪。现在,该县生态网箱达到1.8万口,产值突破1.7亿元,实现了多产业并进。
轻工业园乘势上
罗甸县山峦叠嶂,交通落后素来是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这种局面,罗甸县积极谋篇布局, 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主动对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联合调研,共同呼吁建设“贵百高速”公路。如今,银川至龙邦口岸国家高速公路惠水至罗甸(黔桂界)段动工了,这条高速路在2015年通车后,将成为贵阳及重庆、四川等省市出境最便捷的通道。
与此同时,罗甸县千方百计争取独山—平塘—罗甸高速公路建设,疏通红水河南下出海航道。如今“两高一铁一机场一港一航道”“水陆空”立体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交通开路,罗甸县工业园乘势而上。利用区位优势,罗甸县在紧靠“贵百高速”公路的县城西南规划建立了面积500公顷的城西工业园。目前已有12家规模企业在该园区“安家落户”。黔南州唯一的一家上市企业信邦公司的三期工程,正在园区内热火朝天地施工建设。这个在当地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2012年已为罗甸创税7000万元。
交通开路,罗甸资源优势呼之而出。依托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珠宝玉石等资源,罗甸县将园区的主要产业定位为医药、食品、珠宝玉石加工等轻工业。
根据规划,力争到2020年,县城轻工业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实现综合税收3亿元以上;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家以上。
为了将规划目标变成活生生的现实,罗甸县委县政府开出“一个项目、一个目标、一个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优越条件,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商。还进一步完善水、电、标准厂房、通信等基础设施,为入园企业做好一切充分的准备。
栽下梧桐,引来凤凰。在众多投资商当中,动作最快的要数森垚水泥厂。年初落地,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和年产30万立方商品水泥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现已近尾声。同时,进入园区的十多家中小型企业,也相继落地投产,整个园区呈现出一派生机。
工业园区活力足
作为罗甸“十二五规划”工业园区建设“一流域三园区”之一的边阳工业区,背靠黔中,面向泛珠江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罗甸融入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桥头堡”和优先发展区,是支撑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工业经济增长极,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示范区。
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5.68平方公里,主要依托罗甸矿产、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以特色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绿色轻工业,以医药保健为主的生物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优质石材、水泥、陶瓷和化学建材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承接和配套为主的加工制造业。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边阳镇紧紧围绕构建罗甸县次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以抢抓边阳、罗沙、栗木“三乡一体化”规划实施和“三化”同步等契机,成功跻身于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黔南州30个示范小城镇、罗甸县“三化”同步、“镇园融合”示范镇建设之列。
2012年至今,边阳镇采取以地生资、招商引资的举措,千方百计聚合小城镇建设项目及资金,努力实现小城镇建设主板的“换代升级”,小城镇建设迎来“大手笔”。预计到2015年,园区可实现投资约40亿元,工业总产值将达45亿元以上,可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亿元以上。
目前,边阳镇已完成总投资316.73万元、3.3公里主干道的改造亮化,2万余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文化馆、图书馆、休闲文化广场、商贸城、涟江提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已陆续铺开。
依托园区发展,按照“两步走、三年攻坚、五年大变样”的设计理念。到2015年,边阳镇总人口将突破7万人,城镇建设区面积接近3平方公里,集镇中心人口达到3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6%;2020年,镇域总人口将达到8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集镇中心人口达到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稳定在60%以上。届时,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山区特色小城基本建成。
留住企业才能聚集人气。罗甸边阳工业园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更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入驻。迄今,已有正盟电子、富豪电器、好花红电套、治忠竹制品厂等16家企业入园陆续建成投产。2012年以来,园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达到2.5亿元。
据介绍,边阳园区的建设,可加强罗甸与周边县市的资源优势互补,增强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更能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缩小城乡差距。同时,连片集中开发土地,催生了农村经济组织的诞生,扩大了社会就业空间,激活了商品交流市场,推动了人口城镇化进程。
目前,边阳镇已有蔬菜营销合作社1个、种养专业合作社1个、农机合作社5个,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208户,让传统农民实现了身份转型,使城镇活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