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起帆简历 包起帆:我们亲历集装箱运输大发展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1968年我刚进上海港时,港口压船压货严重,人拉肩扛普遍,根本没听说过“集装箱”三个字。改革开放后,上海港出河入江,奔向海洋。去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71万TEU,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三,今年有望突破2600万TEU。能取得如此佳绩,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国港口发展了一批5吨小集装箱,但因种种原因推广迟缓,到了90年代中期已奄奄一息了。此时,中国水运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还是空白。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内贸标准集装箱很难发展起来,因为软硬件都不具备。
但我们想,不搞自主创新,就不会有发展。经过几番周折,我国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终于在1996年12月15日开辟了。首航那天,从厦门到上海,舱位为36TEU的“丰顺号”轮只装了4个重箱6个轻箱。到如今,中国内贸标准集装箱已遍布全国50多个港口,年吞吐量突破1600万TEU。自主创新给集装箱带来了大发展。
集装箱信息化技术是从国外引入的,但怎样消化、吸收更为重要。以前,集装箱装卸都是以1台桥吊、4台卡车和1台龙门吊组成的作业线为基础,作业效率不高。2002年,我们联合有关院校开展了“上海港集装箱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以模糊智能计算机系统为基础,开发了崭新的集装箱机械全场自动调度系统,通过计算机科学调度码头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码头作业效率。
多年来,码头装卸一直沿袭着船卸空了再装的老规矩,我在做装卸工时就想,能否实现边装边卸呢?这听起来简单,要在庞大的码头上实现却难上加难。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终于建立了一套“集装箱同倍位装卸系统”,就是桥吊在卸下一个集装箱后马上又在原地装上一个集装箱,装卸效率翻了一番。该成果在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
集装箱码头建设水准决定了港口处理集装箱的能力,如何又好又快地建设新型集装箱码头成了关键。我们联合有关院所开展了“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创新技术”研究。创新技术项目结出硕果,建成后合资投产仅一年,外高桥四期码头就成功营运。建外高桥五期仅用了一年半,而一般建设需要三四年。该创新项目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