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张逸 张逸 逸道空间执行总监兼首席设计师

2017-08-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采访对象:逸道空间执行总监兼首席设计师 张逸 采访:胡思敏        整理:张游        IDC:——请问您的企业是如何规划和培养年轻设计师的成长之路?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多长时间?         张逸:首先,我们的工作是选拔人才,找到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这是我们认为第一步要做的,然后分配到合适的岗位.针对一个设计企业来讲,分的很细,有专门做创意的,有专门做深化的.材料的和工艺的.所以并不代表一个创意性的思维人才可以去做技术,这也许会让他的特点发挥不出来;那么让纯技术性思维的人去做创意,

采访对象:逸道空间执行总监兼首席设计师 张逸 采访:胡思敏        整理:张游

        IDC:——请问您的企业是如何规划和培养年轻设计师的成长之路?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多长时间?         张逸:首先,我们的工作是选拔人才,找到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这是我们认为第一步要做的,然后分配到合适的岗位。

针对一个设计企业来讲,分的很细,有专门做创意的,有专门做深化的、材料的和工艺的。

所以并不代表一个创意性的思维人才可以去做技术,这也许会让他的特点发挥不出来;那么让纯技术性思维的人去做创意,他也可能不能做出很好的东西。

那么根据每个大学生的情况,我们会通过一段时间,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位置,然后得到发展。所以我们首先做的是选择和分配。          第二个是带动。

我们公司不可能和大学现有的专业直接对接,这很困难。我们是一个市场化的公司,我们会根据市场的情况,根据公司长期积淀下来的规范、流程、方式,用团队工作的方法去带动他们。所以,我们主要用这两种方式去帮助大学生,真正培养一个人才时间是很长的,正常会有3个月的观察。我们也希望去帮助他们找到他们适合的岗位。希望他和公司有一个共同的趋势。

         IDC:——作为第二届亨特窗饰大学生空间设计大赛的实习机构,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就会,最大的心得是什么?          张逸:首先是感到非常高兴。

中国的设计发展实际时间很短,是有断层的。设计的结构不是非常健全,设计也像一个产业一样,需要结构。

我曾经带过很多年轻人,他们从大学到社会来的时候,即使很有创意,但是不能落地。只是一个概念,这并不能带来价值。我们能够提供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接触到90后、80后,了解他们的设计的感受,我们会找到其中的连接点并通过理解,帮助他们将创意变为现实,。

         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尝试。我们也愿意做相应的工作。其实我们也在打造自己的相关链条,同时欢迎新鲜的血液加入。所以我们是很高兴、很开放、很愿意做这件事情。

        IDC:——作为室内设计行业的推动者,参与并实践了众多的设计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您的角度出发,对于目前中国的大学生教育系统来讲,有何建议?          张逸:一,我们也是在这种教育中成长的人,我们所有新员工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我们现在大学生同样也是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         所以第一块我认为还是有些脱节。

我们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是落后于市场。很难一毕业就找到完全对口的职位。这会让大学生非常迷茫。二,我认为它的教育体系过大过杂。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到了实际的岗位,我们能用的知识很少。第三,是过于强调技术性而不是创意性。比如有的同学CAD,效果图非常熟练,但是大学毕业很多学生并不想成为一名绘图员。而他们却还不能通过技术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很多人缺乏创意性的体系的培养。

         IDC: ——您多次参与各类设计大赛,对于第二届亨特窗饰大学生空间设计大赛,您给予怎样的期待?          张逸:我期望是一个轻松的状态。

像米兰展一样,非常多的设计师都去展示自己的想法。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呈现给你看,你可以很轻松的逛那些设计展馆,所有设计师是靠设计作品以及思想来和人交流,整个的状态都非常的轻松。

这样的轻松是设计给人带来的愉悦感觉,希望中国的设计比赛也不要太沉重,轻松一点。设计要产生快乐,我认为这是最好的。

         IDC: ——请分享一下您最得意的设计作品?是如何赢得客户的认可?          张逸:我作为设计师来讲,更在乎创意本身,第二就是品质。

我们公司所做的是超级豪宅的定制以及商业空间。针对于豪宅的定制,我认为品质要超越创意,针对于商业空间来讲,则是创意超越品质。当然这两点都要存在,而我们的客户也比较高端,我们可以得到他们认可。

        IDC:——对于贵公司来讲,有没有一个设计市场重心?          张逸:还是刚才说的,创意和品质。

我们不会做几万平米的东西,当然我们也不会做过小的。我们做的是中间体量的有设计含量的东西。因为如果是过大的面积,可能更多要考虑功能性,比如医院。如果是商业空间,我们做5000~10000平米。我们控制面积的时候,同时可以把设计和品质控制住。所以这是我们公司的重心,这个重心决定我们的工作内容。

       IDC: ——什么样的作品会让您印象深刻?         张逸:我刚从上海出差回来,顺便去看了世博会。

很多人对英国展馆《种子的盛宴》评价不是很好,排了三个小时的队,最后很失望。而我很震撼,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首先它很有思想和创意,还有一些精神领域的东西。

英国把这个当做送给中国人的礼物,里面有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它关于一些生态,人类的祖先和未来:我们为什么要食用地球另一端的蔬菜呢?整个空间没有一点灯光,用亚克力和种子将所有的光吸入,非常梦幻。这个设计师让我很激动,我在里面呆了很久。他想到的东西也许是很大的事情,也许是个很小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很棒。很多作品会让我心动,但是因为刚从世博回来,所以这个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IDC: ——绿色设计、低碳生活方式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在去年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 中国政府就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减排40%的目标, 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个目标, 关系到国计民生。

从您的设计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低碳环保的?          张逸:首先我想说,它不是个口号。

现在太多媒体把它当作一个口号了。刚刚我们谈到米兰,今年的米兰展上,出现了很多合成、再生的材料。原来用在中低端,现在重新研发合成之后用在高端。

我们如何把这样的节能环保看做从客户到设计师,到家具厂商以及更后面的一条产业链。作为一个地球人,作为一个设计师,作为一个使用者,一个甲方,是否能把低碳环保能看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也许需要过程,但是已经是一个趋势了。

作为设计师,我能感到这种趋势的存在,我会去引导这种消费,让它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力所能及能够做到的。        我想真正做到的那天也需要一个过程。电灯也是亮了很久,地球才都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