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美打虎上山 按下“打虎上山”快进键
开篇的话 新春时节,万象更新。新事物、新实践、新趋势在基层孕育生长。对照当下振兴热点,展现时代发展强音,本报从今日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基层,将镜头聚焦一线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火热实践,深耕基层生活,采写鲜活内容,为牡丹江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汇聚共识与力量。
新春走基层之哈牡客专项目威虎山隧道建设速写
蒋大志 记者 王雅萍
【时间】 2月16日 农历正月二十
【地点】 哈牡客专项目威虎山隧道建设现场
【题记】 早春时节,海林市横道镇外,这里是哈牡客专项目全线率先开工的节点工程——威虎山隧道。寒风中,同一个工地里,有人周身寒气,有人却大汗淋漓,是什么让这些铁建人,放弃与家人团聚,在林海雪原间唱响冰与火之歌?
春节过后,林海雪原仍滴水成冰,夜间最低温度在零下20多摄氏度,城市里的建设工地还在"猫冬",不少建筑工人还未踏上返城的路途。然而,在哈牡客专威虎山隧道施工现场,却机器轰鸣,中铁十九局哈牡项目部的100多名工人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抢抓施工进度,以强劲有力的建设势头按下"打虎上山"快进键。
在威虎山隧道进口处,记者见到了正在检查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李鹏。已忙碌了一上午的他,脸上落了一层粉尘,鞋上沾满了泥浆。"威虎山隧道全长7152米,是哈牡客专全线第二长隧道。哪一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所以天再冷技术人员也得在施工现场,要不心里不踏实。"李鹏说话时不住地搓手。
开工至今,哈牡客专威虎山隧道工程施工进展顺利,掘进累计近6千米,同时支护、仰拱、衬砌等作业面施工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因为工期紧张,李鹏和他的工友每天早上7时就得到施工现场,一直工作到晚上,下班后,经常累得倒头就睡。
天气虽然晴朗,但威虎山隧道出口却刮起了"大烟炮"。大冷的天,刚倒完班的开挖班班长刘清力满头是汗,他告诉记者,开挖班一共20多人,主要负责的是打眼、装药、爆破。冬季隧道内外温差大,洞内不但温度高,而且十分闷热,穿太多,一身汗,队里的工人们因此经常反复感冒。"有点小病不算啥,为了早日打通隧道,吃点苦算什么。"说这话时,刘清力掷地有声。
迎着寒风,记者不禁产生疑问,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施工,如何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在威虎山隧道深处进行的二衬施工现场,"80后"的二衬班班长常家云和工友们拿着电钻、钢筋、绑线,在10米高见方的衬砌台车上砌块衬砌,而周围弥漫着的是轰鸣的机械声和粉尘。
常家云走下工作台告诉记者,除了机械化施工以外,冬季施工对于技术要求更高,比如加热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因此他们在隧道里多处设置了取暖设施,温度在零上15摄氏度左右。
此外,每次上工前,他还会仔细检查每一名组员的防护措施,并再三叮嘱大家要细心,多长一双眼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每周都要进行劳动纪律、安全知识、技术规范等教育,这是常家云班组雷打不动的习惯。开工一年多,常家云和他的班组已经完成衬砌近千米,完成超80%的工程量,从未发生任何事故。
中午时分,食堂里响起了爽朗的笑声,聚在一起吃饭是李鹏和工友们一天最放松的时刻。为了早日实现"打虎上山",他们每天吃、住、工作都在工地上,聊得多是转动不停的机械和一个个建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