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人间词话七讲 人间词话论悲喜:读《人间词话七讲》

2018-04-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的时候说不上天性使然,还是因为朋友的影响,某一段时间酷爱诗词,家中最长翻阅的是<唐诗鉴赏辞典>和<唐宋词鉴赏辞典>,看着看着不满于这两本书的评介,大学时候去还很老旧的学府书店,从高高的书架中抽出这本<人间词话>,读来虽然文字顺晓,却难懂其中的高言大义,看了叶嘉莹先生的这本<人间词话七讲>才有了一些领悟.王国维先生学贯中西,少时饱读诗书,后来又崇尚新学,在哲学.美学.教育.文学.戏曲.史学.古文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而这本以泱泱大家写就几万字的<人间词话

小的时候说不上天性使然,还是因为朋友的影响,某一段时间酷爱诗词,家中最长翻阅的是《唐诗鉴赏辞典》和《唐宋词鉴赏辞典》,看着看着不满于这两本书的评介,大学时候去还很老旧的学府书店,从高高的书架中抽出这本《人间词话》,读来虽然文字顺晓,却难懂其中的高言大义,看了叶嘉莹先生的这本《人间词话七讲》才有了一些领悟。

王国维先生学贯中西,少时饱读诗书,后来又崇尚新学,在哲学、美学、教育、文学、戏曲、史学、古文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而这本以泱泱大家写就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就是融汇了中西美学思想,从现代视角审视古代诗词写就的。甚至有人认为“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或许也因为这本书的精要简短,格外难于理解,所以才需要有叶嘉莹先生这样的诗词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论,这七讲旁征博引,对于人间词话中的境界的讲述尤其精妙,深入浅出,之前的我只注重词句的声韵,流连于其表面的美感与韵律,但是看了叶嘉莹先生的讲解之后,则对于境界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以不同作者的不同词作,横向比较,高下立判。小令短却精,细细咀嚼,每字似都唇齿留香,而其中表达的意境则更加高远。但是窃以为叶嘉莹先生最终总结出好的词中用”潜能“来代替”境界“二字终不可得。读遍全书,却反倒让我格外觉得王国维先生所提”境界“二字,含义颇为悠远深厚,既得中国诗词的意会之妙,也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甚至可以说,通篇《人间词话》总旨也在”境界“二字之中。

而词作中的境界又多以悲切凄苦为主,不知道是不是心绪与词相合,王国维先生才写出《人间词话》,王国维生于风雨飘摇的时代,而生为”士大夫“阶层,又让他对于国家与民族有期望冀望,但是就如他所引用的那些词作家一样,他也处于”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境地。所以不论是《人间词话》,还是王国维的词,都弥漫着一种伤感的气息。这也是《人间词话》甚至是词的主要基调吧。而在伤感的基础上,怎么才算一首好词,如何做到哀而不伤,看了让人觉得回味绵长,这是王国维想要告诉大家的。

从书中也可以看出叶嘉莹先生的大家风范,在讲解了中国诗词的特点的同时,与西方评论相结合,总结性的提出了一些理论名词:语码,双重语境,双重性别以及创作性的背离,中国的文学评论以及诗词评论,重意境,讲究心灵神会,乐于使用典故以使作者和读者产生文化上的共鸣,而叶嘉莹先生的这些理论无疑丰富了中国诗词理论的另一方面。

同时,这本书在最后一讲,也引入了众家之言,与《人间词话》共为印证,让我们对于小令以及词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是一本很好的入门级读物,缺憾是由于整理的讲谈文字,所以其中难免有重复之处,而且其中对于隔与不隔之处的讲述也不尽清楚。但是我想叶嘉莹先生的大家之言与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我等初窥诗词门径的人来说,无疑是最有帮助与进益的,带我们掀开门帘一角,内里是词作最华美的殿堂。(《人间词话七讲》书评/红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