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和施一公 中科院新增选51名院士 施一公步饶毅后尘落选

2017-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九成海归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院院长落选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出局"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最终也没能出现在新增院士的名单中.昨天,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共产生51名新院士.当选 新院士平均年龄52.6岁根据昨天中科院的通报,经材料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暨选举和后续的审查确认.审议批准等环节,中国科学院在2011年度最终新增51名新院士,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2.6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43名,占84.3%.最年轻的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

九成海归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院院长落选

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出局”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最终也没能出现在新增院士的名单中。昨天,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共产生51名新院士。

当选 新院士平均年龄52.6岁

根据昨天中科院的通报,经材料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暨选举和后续的审查确认、审议批准等环节,中国科学院在2011年度最终新增51名新院士,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2.6岁,其中60岁(含)以下的43名,占84.3%。最年轻的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只有41岁。另外,本次新当选院士中,改革开放以后留学回国的占近90%,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国科技界已成为重要力量。

在当选院士中,基本上都来自各地科研院所。从专业领域看,各学部人数分布相差不多,数学物理学部9名,化学部7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9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7名,技术科学部9名。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现有院士总人数为727名。

与此同时,经院士推荐、通信预选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选举等环节,中科院2011年新增选产生9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美国、日本、法国、以色列、英国5个国家,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3名,至此,中科院现有外籍院士总人数为64名。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最终名单从初选部门推荐和院士推荐,并经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的314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

落选 施一公步了饶毅后尘

在院士增选过程中,一度风口浪尖的两个人物是饶毅和施一公。

同样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在国外学术领域都颇有建树的饶毅和施一公,先后回国到高校任职。去年9月,两人曾联合发表文章,直指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的弊端。在被人们提及的时候,这两个人的名字常常被“绑定”。在中科院今年8月公布的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饶毅落选,而施一公得以保留。随后,饶毅宣布今后不再参选院士,施一公最终能否当选则备受关注。在昨天的最终名单中,施一公未能“榜上有名”。

承诺 履行职责严格自律

在昨天举行的中科院2011年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上,新当选院士们现场签署了承诺书,对履行院士职责、严格自律做出公开郑重承诺。这在中科院学部历史上是第一次,是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加强院士队伍建设新的重要举措。

中国科学院还对评选过程的“公平公正”问题作出了五点说明。首先是严把学术质量关,按照《院士章程》中规定的“创造性”、“系统性”和“实际贡献”的要求,坚持院士学术标准,在评审时强调将讨论焦点集中到学术内涵和真正贡献上,而不是论文和获奖数目。

二是各学部严格考察候选人学风道德。坚持一视同仁,对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具有不同学术经历的所有候选人,都按照同样的院士标准评审把关。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更加关注提携一线中青年科技骨干。要求广大院士在增选过程中,排除外界干扰,抵制不正之风。“能否公平公正地评审、发言和投票,是对院士们大局观、责任心和道德水准的一个考验。”晨报记者 韩娜

■相关链接

施一公落选 饶毅抱不平

昨晚,饶毅通过电话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饶毅认为,虽然生物医学部不乏学术上判断公正的院士,却仍未能避免出现社会关注的“逆淘汰”现象。

饶毅说,生物医学部本年度当选者,与往常一样,多数做基础研究,以科研论文为代表性成果。施一公全职在国内发表的优秀论文远多于中国任何科学家,他的落选势必引起海内外相当多的生物学家质疑“生物医学部是否以学术为首要标准”。

饶毅说,施一公是发表优秀论文最多的大陆华人生物学家,因此“刷掉他”所发出的信号容易被理解为“有意教训以他为代表的大多数优秀华裔生物学家”。从生物医学部的具体案例可见,重视的不仅不是学术水平,不是年龄、学术年资,也不是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而是“排队的时间”。

饶毅说,“逆淘汰”令人费解。“是缺乏判断力,还是折射中国某些文化陋习?饶毅表示,他的观点已经发表于其在科学网的博客上。

截至昨晚,记者发给施一公的采访短信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