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船歌蒋才如二胡独奏

2018-0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蒋才如,二胡演奏家.生于1945年,196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二胡专业,196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承蒋风之.张韶.聂靖宇.王国潼等教授.曾任中国京剧院首席二胡.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副团长.四川省音协副主席.四川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副会长.    蒋才如善于广撷博采,技艺娴熟,艺高品正,在海内外音乐界享有盛誉.他的演奏既有古朴幽深之韵味.又有激情奔放之力度;既有柔和优美之音色,又有文静洒脱之风格.其演奏集河南坠胡的豪放.江南丝竹的委婉.北方的潇洒.南方的细腻为一体,创立

     蒋才如,二胡演奏家。生于1945年,196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二胡专业,196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承蒋风之、张韶、聂靖宇、王国潼等教授。曾任中国京剧院首席二胡、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副团长、四川省音协副主席、四川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副会长。

    蒋才如善于广撷博采,技艺娴熟,艺高品正,在海内外音乐界享有盛誉。他的演奏既有古朴幽深之韵味、又有激情奔放之力度;既有柔和优美之音色,又有文静洒脱之风格。其演奏集河南坠胡的豪放、江南丝竹的委婉、北方的潇洒、南方的细腻为一体,创立了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 

    蒋才如是目前最有造诣的二胡演奏家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成名。一九七三年,蒋才如突然从北京「消失」:由于一心从事二胡专业,他离开备受关注的「样板团」——中国京剧团,参军去了成都军区。这位曾被周恩来总理赞赏地戏称为「蒋才子」、也多次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演奏的当时全国一流的二胡演奏家,开始辗转在异常艰苦的四川、西藏等地,为普通官兵演出。观众多的时候上千人,少的时候仅有一位站岗的哨兵。他五上高原,三上前线,把祖国和亲人的问候带到边防哨所。 

    蒋才如也承认,如果当初没有离开北京,或许现在的名利与得失又是另一番模样。但他说:「与年纪轻轻就把青春完全献给了祖国的战士们相比,我又算得了什么?」作为二胡学会的副会长,蒋才如负责西南地区的二胡普及和提高工作,教过大批的学生,对那些家境贫困的弟子,他总是免除他们的学费。「我是刘天华先生的再传弟子,应该把我的东西传给后来人。」

    被外宾称为「东方魔琴」的蒋才如笑着告诉记者:他从来就没有用过什么好琴。他讲述了在音乐学院附中读书时,他两次把别人不要的琴变成全班最让人眼红的好琴的故事。难道蒋才如真有什么独得之秘?他说,其实无非是在技术上对琴的各个部分多进行推敲琢磨,手上力度要平稳等老生常谈,但最重要的是,演奏二胡一定要追求美,「不要过于强调速度、力度,演奏乐曲是要给人一种美感。」谈到这些,蒋才如神采飞扬。

    四十余年过去了,蒋才如依然葆有旺盛的艺术青春。他说自己唯一的法宝就是多演出。无论从身姿、作风、言谈来看,如今,五十九岁的蒋才如的确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名军人。他有个心愿:在自己六十岁时,举办一场「有看点」的音乐会,动员团里的灯光、音响、舞蹈演员等都来形象性地解释二胡曲,把现代和传统相结合!

    蒋才如不仅是一位技艺成熟的二胡演奏家,又是一位乐思敏捷、勤笔多产的作曲家。早在大学二年级时,他创作并演奏的二胡齐奏《北京有个金太阳》曾风靡全国。之后,又有《忆亲人》、《欢乐的彝寨》、《军民曲》、《凉山的春天》、《川江船歌》、《翠竹吟》及二胡协奏曲《白蛇怨》等等多部作品问世,其中一些作品先后在全国、全军优秀作品比赛中获奖。

    本贴介绍蒋才如创作或演奏的几首著名二胡作品,包括《北京有个金太阳》、《川江船歌》、《忆亲人》、《欢乐的彝寨》、《军民曲》、《凉山的春天》、《红楼叙事曲》等。

    此处着重介绍二胡名曲《川江船歌》,这是本人极喜爱的一首二胡创作曲。国庆节蒋才如先生在成都「娇子音乐厅」的二胡专场音乐会,演奏作品中,就有该曲。

    乐曲以嘉陵江上的船工号子及川剧音乐为基调,以歌谣式的曲风来描写船工生活的情景。既描绘出秀丽如画的川江风光,又表现了船工们辛勤劳动的热闹场面。乃至奋力与狂风恶浪搏斗的动人情景,都在流泻的音符中生动刻画出来。

    全曲以带引子A-B-A形式进行。A段慢板,描写悠闲的生活;B段快板描述人民以愉快的心情在船上辛勤工作,其中一段以南胡抖弓来模仿风声,曲终慢板,主题重现。

    该曲简直拉出了蜀国的独特琴韵!全曲虽无转调,却把感情一步步推向高潮,最后升华了拉船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