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生的老婆 张启生在河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报告
努力提升中原经济区矿产资源保障水平
——在全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报告
张启生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保障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支撑和服务保障。稍后,汪民副部长、张大卫副省长将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精神,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做一些解释和部署:
一、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找矿成果和经验,以地质战线十分珍视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近年来,我省地质找矿工作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四保两高”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徐绍史部长、汪民副部长一系列指示精神,以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为抓手,以合作勘查为主要组织形式,积极创建多元化投资平台,努力加强地勘队伍和找矿能力建设,逐步完善矿业权有形市场,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和整装勘查,推动地质找矿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保障和促进了中原经济区建设。
具体来看,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一)新查明了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十一五”期间省内新查明铁、锰、钒、镍、铜、铅、镁、岩盐、重晶石、白云岩、橄榄岩、方解石等矿产资源储量超过前55年之和,新查明金、铝土矿、锌、锑、铁矾土、水泥灰岩、煤炭、钼、银、萤石等矿产资源储量是前55年的50%左右。
2011年新查明资源储量继续增加,其中煤4.24亿吨、铜2.01万吨、铅锌23.22万吨、钼54.37万吨、钨4210吨、金85.69吨、银1969吨、铼15.14吨、水泥灰岩2.20亿吨、炼镁白云岩3280万吨、硫铁矿57.9万吨,查明资源储量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二)能源矿产勘查取得重要进展。豫东柘城—睢县一带大型隐伏新煤田面貌基本查明,控制煤炭远景资源量120亿吨以上;永夏煤田、焦作煤田等所有已知煤田深部外围找煤均取得重要进展。2011年,在东濮老区复杂断块群新探明油气储量1783万吨,在泌阳凹陷新探明石油储量1415万吨,在南阳凹陷复杂断块新增储量733万吨。
特别是我省非常规油气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河南油田在伊川盆地施工的屯1井在致密砂岩和砂泥岩中试获日产1.
2万方工业气流,揭开了我省勘查开发利用非常规油气的全新一页;在泌阳凹陷页岩油勘探取得重要进展,试获最高日产油23.6方、气250—300方,在东濮凹陷非常规油气勘查也取得重要进展。积极勘查开发浅层地热能资源,完成了全省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
(三)整装勘查取得重大发现。三门峡—平顶山—郑州地区多个煤下铝勘查项目发现厚大富矿体,工程控制资源量规模超过1亿吨;灵宝、洛宁、栾川、嵩县、桐柏、内乡、信阳等部署在已知金银钼钨铜铅锌多金属矿区深部及外围的勘查工程,均证实中浅部矿体已延至深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累计查明金资源量超过120吨;用不足一年时间快速查明了南阳桐柏安棚特大型天然碱、芒硝矿,为合作勘查提供了成功范例;舞阳铁矿田深部及外围找矿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2—3年时间再查明一个新舞阳铁矿田;淅川—内乡钒矿普查取得突破,矿带总体规模可达超大型;卢氏南部稀有金属矿勘查有重要发现;濮阳地区、叶县—舞阳地区岩盐矿勘查有重大进展,濮阳地区岩盐资源储量规模巨大。
(四)省外、境外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省外找矿新发现和查明一批矿产资源,继新疆哈密探明一处特大型钼矿后,又在新疆西昆仑西段查明一处大型优质铁矿;在西藏当雄—嘉黎一带,查明了6处大中型矿产地,获得一大批银铜铅锌资源储量;在内蒙发现一处有特大型矿床远景的钼矿。
我省在几内亚开展的3650铝土矿勘探,累计探明铝土矿资源储量超过我国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的总和,获中国矿业国际合作最佳勘查奖,被评定为2011年度国家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利比里亚铁矿勘探,已探明铁矿资源量为特大型规模;尼日利亚铌铁砂矿详查、坦桑尼亚金矿普查、澳大利亚铁矿普查等项目,工程控制的矿床规模均已达大型以上。
梳理近年来的地质找矿工作,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为实现找矿新突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好做法、好措施。
一是持续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2011年,我省先后下达省地勘基金项目250个、资金16亿元,采用合作勘查等多种形式拉动社会勘查投入近20亿元,勘查投入较上年翻了一番。通过省部合作平台,全面启动“6139”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取得了突出成效。
省政府高度重视“走出去”战略,省国土资源厅切实加强指导与引导,省地矿局、有色地矿局、煤田地质局等单位率先行动,积极“走出去”到省外、国外勘探找矿。目前我省国有地勘单位在境外设立企业20多家,在20多个国家拥有矿业权223个、矿业权面积5万余平方公里,是省内矿业权总面积的近两倍。省国土资源厅被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组委会授予国际合作“最佳服务奖”。
二是持续深化找矿机制探索创新。近年来,我们按照“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要求,持续深化“嵩县模式”整合找矿要素、合作互利共赢的内涵,积极构建新的地质找矿制度平台,探索了企业或政府主导、地勘单位参与合作勘查以及“订单式找矿”、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等新的找矿组织形式,先后开展了小秦岭老矿山密集区深部整装勘查、三门峡煤下铝土矿整装勘查、舞阳铁矿整装勘查、桐柏曹庄天然碱勘查等,并应用到新疆、西藏和境外一些重大找矿项目中,妥善解决了制约整装勘查项目落地的矿业权障碍和权益保障问题,赢得了各方响应和支持,形成了地质找矿的新格局。
三是持续推进矿产勘查开发整合。在完成部定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基础上,全面推进80个重点勘查区勘查开发整合和省辖市定大宗非金属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为整装勘查的开展和勘查开发新秩序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完成了5个国家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启动了市、县行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工作,调整和优化勘查开发布局。
完成了5个国家整装勘查区和88个重点勘查区的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启动了整装勘查区内已设探矿权区勘查实施方案的重新编审工作,促进了找矿行动的实质性推进。
四是持续夯实地质找矿工作基础。在重要成矿区带部署1:25万区调图幅2个、1:5万区调图幅14个、1:5万矿调项目8个,发现几十处矿点、矿化点和数百处物化探异常;在平原区部署地震概查及资源远景区评价项目5个,发现4处隐伏煤田区,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面完成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圈定504个最小预测区,预测成果全面应用到找矿行动计划部署中;全面完成了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建立了核查矿区空间数据库;全面完成了矿业权核查,使用核查成果对有关矿业权坐标进行了转换。成立了省矿业权交易中心,对矿业权实行了公开挂牌出让。
五是持续提升科技引领支撑能力。地质找矿实践理论取得重大突破,装备与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我省参加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新疆西昆仑西段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获得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省成为全国唯一连续4年获得该项奖的省份。
唐河县周庵矿区铜镍矿勘探、小秦岭深部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等4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我省科研生产项目获奖层次和数量创历史新高,省国土资源厅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目前,我省国土资源行业已拥有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重点实验室1个、野外科学研究观测基地5个,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厅级重点实验室8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六是持续激发地勘单位发展活力。省政府领导一再要求,要为地勘单位提升综合实力创造条件。我们坚持鼓励和支持地勘单位作为整合主体整合回购探矿权,通过与省地勘基金合作勘查等多种形式,在省内持有或部分持有探矿权,在省外国外建立勘查开发基地。
2011年,省政府协调财政再次大幅度增加地勘单位事业费额度,支持地勘单位加快改革发展。各地勘单位主管局、地勘单位依托地勘主业,组建了局级国有企业集团和一批队级国有地勘企业,加强了与优势企业和资源型城市的战略合作,项目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涌现出一大批肩负使命、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成果丰硕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找矿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深刻研判当前的地质工作形势,以地质战线长期凝结的智慧与清醒趋利避害,牢牢把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机遇和主动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地质找矿工作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要求,深入研判形势,牢牢把握机遇,坚定实现找矿突破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担负起中原经济区建设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一)加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一定要认清地质找矿面临的客观形势。一是全球矿业经济跌宕起伏,长远前景总体看好。由于世界经济短期不确定性增加,欧美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矿业总需求呈收缩趋势,国际市场上交易的资源总量超过了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总量,形成新一轮矿业泡沫。
尽管经济波动导致大宗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对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矿业投资仍将持续攀升,未来十年原材料价格指数仍将在高位运行。
二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资源约束成为常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进入加快发展时期,资源需求持续上升、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常态,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
三是省内地质找矿风险加大,找矿成本不断增加。我省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较高,埋深在300—500米以浅的矿产资源已基本查明,在浅部发现大中型矿床的难度很大,地质找矿要朝着“更深、更远、更难”的方向发展。“更深”就是矿产勘查必须向深部拓展,进入“第二找矿空间”;“更远”就是找矿重心要逐步转移到条件艰苦、人烟稀少的西部和国外;“更难”就是找矿突破难度越来越大,要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与支撑。
四是勘查开发“走出去”势在必行,找矿环境不容乐观。近年来我省参与国外矿产勘查开发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面临着经济发达国家矿业投资门槛提高、非洲等欠发达国家政局不稳定、资源保护主义抬头、当地环境保护与社会服务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法律、政治、经济、技术风险都在加大,技术、标准、规则等约束与日俱增,给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五是矿产开发与环境治理形势严峻,保护保障亟待统筹。我省作为矿业大省,持续多年的需求增长和强力开发,一方面使得主要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和后备开发基地严重不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也给地质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因矿产开发和人类工程活动而造成的矿山环境与地质灾害等问题,已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
(二)加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一定要正视地质找矿面临的现实困难。一是地质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目前我省地质科技投入总体偏少,高层次研究人员缺乏,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研究不够深入,勘查技术方法和手段创新不够,设备还相对落后,直接制约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进度。近年来我省一些矿山企业大量使用外省钻机承担固体矿产钻探工程,在多个同矿区的生产实践证明,我们与一些先进地方相比在效率和成本上还有不小差距。
二是利益主体多元导致省内地质找矿推进难度加大。我省主要成矿区带矿业权密布,探矿权人性质复杂,近年来推进整装勘查,经常面临着项目“落地难”的问题。一些地区工矿关系协调难度大、外部环境不理想,勘查区内的地表附着物赔偿缺少明确规定,个别部门和少数人要价过高、无理阻挠勘查施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三是地质服务面临资金投入瓶颈。除国家安排一些资金外,我省基础性地质工作尚未形成经常性经费专项,地质科研项目经费紧张。地质灾害防治、水文地质、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需要资金投入较大,仅靠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如何引入社会资金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索。
四是勘查开发管理仍需进一步规范。持续整合的任务依然繁重,以往整合遗留的一些复杂问题需要研究解决,部分重要矿种整合不够全面彻底。探矿权合理设置及有序投放需要加强研究探索,矿业权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库需要系统清理。受利益驱动,个别区域、个别矿种勘查开采违法违规行为还时有发生。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勘查开发监管力量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县级专业技术人员极为缺乏,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五是地勘单位改革任重道远。目前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尚未达到“事企分开、公商分离”的目标,而现行“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发展之路已越来越窄。国有地勘单位离退休人员多,找矿一线技术人员不足,专业“领军型”人才缺乏,支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等,从多方面制约了找矿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加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一定要把握地质找矿行动的核心要求。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地质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国务院发布的《地质找矿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为今后十年地质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在国土资源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特别是在部领导和有关司局的精心指导下,历经十几次讨论修改,《河南省地质找矿行动计划(2010—2015年)》在全国率先完成,明确了我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核心要求,即: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服务民生工程,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和科技创新,加强找矿机制创新和制度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刻领会,牢牢把握,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及早落实。
三、力争走在前、干在前、闯在前,以地质战线百倍的信心和努力,确保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河南的地质找矿工作备受各级领导关注。徐绍史部长亲自在我省组织召开了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座谈会,汪民副部长特别要求我们要“走在前、干在前、闯在前”。我们要按照《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要求,高举地质找矿新机制和“358”目标两面旗帜,全面实施我省“6139”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动员和组织全省地勘单位、矿业企业、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开展。
当前,必须下功夫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必须周密安排部署,加紧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最新要求和找矿进展,有针对性地完善省部合作地质找矿领导协调机构,进一步优化《河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全面落实2009、2010年度省地勘基金项目,确保在年底前提交一批重大成果,尽快下达2011、2012年度省地勘基金项目计划和资金。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快推进已有探矿权区勘查实施方案编审工作,加强监督管理,促使探矿权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勘查投入,确保整装勘查工作整体推进。
持续加强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重点开展页岩油气与砂岩油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勘查开发,力争在洛阳、周口、济源等地形成多处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择优开展“三稀”矿产和高纯石英、石墨、优质粘土、钾长石、硅灰石、透闪石、透辉石等新材料矿产的勘查和开发研究,为建设新材料和新型建材基地服务。
大力支持省外国外勘查开发,加快“走出去”步伐。各地勘单位主管局要负起责任、主动作为,加强组织协调,以局为单位组织项目实施,对找矿前景看好的项目要集中人财物优势在短期内快速突破,对前景较差或不具备开发外部条件的项目要果断舍弃。
坚决杜绝为争取国家资金而不加选择地申报项目或无原则地与外方企业合作,尽量减少省内不同地勘单位在同一国家的无序竞争。项目承担单位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专项项目设计,全面落实匹配资金,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确保工作成效。
(二)必须创新管理方式,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有力支持。全面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严格执行矿产勘查开发准入条件,科学合理配置、开发、利用资源。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常态化,妥善解决历次整合遗留问题,促进整装勘查顺利实施。
对铁矿、金矿、铜铅锌矿和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整合,着力在培育优势骨干矿业企业、提升资源集中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对建筑石料等大宗非金属矿产资源整合,着力在调整开发利用布局、提升企业规模和水平、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上下功夫;对兼并重组后保留的小煤炭及整合后的小铝土矿,以合理配置资源为纽带,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持续提升产能和增加服务年限、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上下功夫。
规范和完善矿业权管理,持续夯实地矿行政管理业务基础。完成部定的镍等6个矿种和省定的耐火粘土等21个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完成核查矿区储量数据库替换更新和省定13个矿种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研究出台《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境外、省外项目的管理。
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加快地质资料数字化步伐,继续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全面开展全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继续开展矿产勘查开发遥感监测,切实加快矿政管理“一张图”建设。
不断完善矿业权市场规则,加大市场配置资源力度,做好公开公示,规范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和协议出让,加快矿业权交易大厅建设步伐,开展好矿业权网上交易试点。
加强对地矿行业各类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坑蒙拐骗、损害国家和矿业权人利益的行为,营造守信用、重质量、重服务的健康发展环境,维护社会信用和国土资源系统的良好声誉。
(三)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勘查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是科学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必须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国务院去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省政府今年2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文件精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豫政〔2012〕28号),不久前省人大常委会又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这些都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一要突出地灾防治体系建设。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二要突出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
三要突出地灾防治队伍建设。省国土资源厅已成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也要积极设立相应机构,建立应急专业队伍。
四要突出地灾防治资金保障。省政府已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省财政保障范围,各地也要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五要突出地灾防治责任追究。对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处置中玩忽职守,致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单位或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行政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必须深化科技创新,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引领和支撑。认真落实《河南省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注重对地质科研项目申报、研究方向的引导,重点支持地质成矿规律、深部找矿技术等研究,提高地质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持续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落实省部合作(共建)协议,切实抓好栾川、灵宝—卢氏矿区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和项目监管。加快地质工作主流程信息化、网络系统和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地质工作信息化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重大地质(或工程)专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逐步建立适应全省国土资源事业发展需求的、覆盖各类专业并各有所长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完善全省地质专家人才库和地质找矿监理专家人才库,为地质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五)必须科学分类、以建促改,稳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要求,并与我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相协调,结合地勘行业实际,稳妥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分类分步持续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加强对地勘单位改革的领导,对以往国家和省政府支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督查和再落实,协调解决制约我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科学分类,稳步推进。根据地勘单位的性质和承担的任务进行科学分类,稳步推进,确保队伍稳定。在过渡期内要严格控制地勘事业单位队伍规模。鼓励建设一批国有地勘企业。
完善制度,扶持到位。根据地勘行业特点,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适当从高确定绩效工资额度,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其特殊行业津补贴;制定找矿激励政策,在矿业权配置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地勘单位参与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勘查。支持以财政资金投入取得的省外、国外找矿成果为依托,独立或者联合省优势企业参与勘查开发,做大做强。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地勘单位进入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领域。
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当前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正处于探索推进改革的特殊时期,既要“戴事业的帽子”,又要“走企业的路子”,面临着政策、管理、经营等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越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越要把握住政策界限,对单位、对集体、对个人严格要求,规范管理,规范运作,稳妥推进改革发展,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确保不出偏差、不出问题。
同志们,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既为我省地质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为广大地勘单位、矿业企业建功立业、再展宏图搭建了平台。全省地质战线的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要勇担历史使命,紧急动员部署,层层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和地学支撑,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