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民话剧 记话剧《铁人轶事》的编剧杨利民

2018-03-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国家一级编剧杨利民创作的话剧<铁人轶事>,经过大庆话剧院50多名演职人员的辛勤排练和共同努力,8月23日将在东风新村艺术宫进行首演.杨利民的文华奖获奖剧目,话剧<地质师>是一部"外无锦绣.内藏雷电"的作品.话剧<铁人轶事>依然用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名字,却挡不住它散发的异样的光彩."我崇尚苦难中的崇高".这是杨利民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也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他称这片土地是他的阳光和空气.他曾是大庆的"老石油"

国家一级编剧杨利民创作的话剧《铁人轶事》,经过大庆话剧院50多名演职人员的辛勤排练和共同努力,8月23日将在东风新村艺术宫进行首演。

杨利民的文华奖获奖剧目,话剧《地质师》是一部“外无锦绣、内藏雷电”的作品。话剧《铁人轶事》依然用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名字,却挡不住它散发的异样的光彩。

“我崇尚苦难中的崇高”。这是杨利民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也是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他称这片土地是他的阳光和空气。

他曾是大庆的“老石油”。为传扬这里的文化和精神,他奉献了热情和心血。“铁人”的形象在他的心底埋藏了许多年,终于在2004年年底,一种沉淀多年后的爆发,让他完成了这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大写的人”。

这是萦绕在他心头多年的心愿,更是他久藏心底的一份责任。

思想和境界穿透生活的深度。进入一种对人的心灵的关照,进入到那个时代中,人民心灵的欢畅和痛苦的那种本质上的关照。

作家应该留下他所描写的民族精神风貌给后人。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人生,一经作家用自己的生命所感受的体验后,表现出来的就应是这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段整个精神层面的一种比较准确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

杨利民将“铁人”的形象展现在话剧舞台上,他使观众想到的绝不止是一个油田的诞生,而是对我们共和国一个壮丽的历史时代和一代建设者精神风貌的怀念。

那个时代充满矛盾和冲突,挫折和失望,充满了内忧外患,但惟独没有“疲软”,没有抱怨,没有牢骚,几乎没有浮躁,没有轻薄,时代的精神世界与个体的精神世界,都具有扎实、充实、厚重的特点。

“铁人”担当了那个时代我们民族的深重苦难。

一位著名学者,观看“铁人”王进喜事迹后,这样说道:-----可能,这正是一种“现代悲剧精神”------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铁人轶事》让我们看到一种失落了的精神的“复归”。

杨利民不断磨砺自己的思想,面对他所感兴趣的生活,无论是现实的还是历史的,他都有能力穿透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并且有新的发现。艺术和思想互为交融,新的思想在穿透历史的过程中同步发现、同步酝酿、同步创造。

面对展现在舞台上的《铁人轶事》,我们能对我们国家的那个时代人的精神状态,包括人的快乐和痛苦,感受到有一种虽异样却颇深刻的体悟。作为一个作家,杨利民肩负起了这样的责任,在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他的真实描绘,把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形态和心理秩序艺术地告诉给后人,让我们从这些已经成为过去的现象里把握那个时代人的精神脉搏,并引发出有益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