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2017-06-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偶然的机缘从<人民文学>的青年编辑到伍修权将军,似乎谁都知道陈景润,可是在1977年10月之前,他并没上过报纸,陈景润怎么成了话题人物呢?其实,让陈景润出名的,只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时任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处长的罗声雄讲述了这件奇事.1973年,北京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长.2月里的中关村,周围是一片片萧索的农田,让它出名的不是高科技,而是北大.清华这两大"***"策源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往往有风向标的意味.一天,陈景润在去医院的路上偶遇罗声雄,也许是自觉身体不行时日无多,他突兀而

偶然的机缘从《人民文学》的青年编辑到伍修权将军,似乎谁都知道陈景润,可是在1977年10月之前,他并没上过报纸,陈景润怎么成了话题人物呢?其实,让陈景润出名的,只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时任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处长的罗声雄讲述了这件奇事。


1973年,北京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长。2月里的中关村,周围是一片片萧索的农田,让它出名的不是高科技,而是北大、清华这两大“***”策源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往往有风向标的意味。


一天,陈景润在去医院的路上偶遇罗声雄,也许是自觉身体不行时日无多,他突兀而神秘地说:
“最近,我完成了对猜想的证明,论文也写好了,你看怎么办?”
“论证过程有问题吗?”罗说。


“绝对没问题。但是我担心没法发表,即使发表了又会挨批。”
“只要是真货,就不怕。”
这里所说的猜想,是指对“哥德巴赫猜想(1+2)”的简化论证。陈景润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经6年攻关,写出了这篇长达100多页的论文。

他心里清楚,这不仅是他有生以来最重要的成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数学成就之一。然而,他更明白,自己顶着“白专”的帽子,“猜想”又远离实际,论文肯定难以发表。这些年挨整、跳楼、专政经得多了,虽经罗声雄劝说,陈景润还是把论文压在了箱底下。


罗声雄,湖北人,三十出头,好打抱不平。有一次,陈景润像“叫花子”一样被“革命群众”群殴,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只有罗为他出了头,由此成了陈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这次,为了给陈景润打气,罗声雄和数学所的另一位业务干部乔立风,决定跨过数学所党委,把事情直接捅到院里。
一份题为“数学所取得一项重要理论成果”的工作简报,径直送到了中科院领导处。副***武衡看完这份简报后,顿感眼前一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改进引发了西方的技术革命,而我们却停滞不前。1971年至1972年间,***借接见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数学家林家翘的机会,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要求中科院在理论研究上要有所突破。陈景润这个成就,真是恰逢其时。
武衡立即赶到数学所。他当着党委***的面,尖锐地指出:“单是陈景润有论文不敢拿出来的事,就应该向总理反映。

”这位***的答复也很有时代特色,他说:“陈景润的论文能不能发表,要经全体群众讨论通过!”
在随后的全院大会上,武衡专门表彰了陈景润,不过他没提名字,仅说:“我国年轻的数学工作者在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坐在底下的新华社记者顾迈南,专门负责科技报道,听到此处,她心中一动,立即询问身旁的一位局长,得知这个人叫陈景润,“是个怪人!


第二天,顾迈南就到了数学所,接待她的那位“革委会”负责人说,“这个人(指陈景润)生命力很强,中关村医院来了几次病危通知单,说他快死啦,可他至今还活着。


随后,顾迈南迅速写了两篇“新华社内参”,专门报道了陈景润。

现在回看这两份“内参”,只有两处略有夸张。一是在论文尚未发表前断言“陈的论文发表后,会轰动世界”,一说“陈命在垂危,亟待抢救”。不过,这为后来的“陈景润事件”,投入了催化剂。
离陈景润和罗声雄谈话还不到半个月,陈景润的机会就来了。


***在“内参”上批示:“***,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
***大笔一挥:“请文元同志办。”
***又作批示:“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
罗声雄奉命作科普文章,向领导介绍“哥德巴赫猜想”,至于哲学上有什么意义,他说不出来,只好请“哲学家”去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