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腾老师公开课 营造教师上校级公开课的好环境好机制

2017-10-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时下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竞赛与展示中,校级公开课可能算是最尴尬的了:很多教师觉得它级别低.影响小.分量轻,不仅没什么人愿意讲,也没多少人爱听."(4月12日<中国教育报>)校级公开课,因为级别低.影响小.份量轻,很多老师不愿上.不想上.不屑上.为了增强校级公开课的吸引力,有些学校引入物质奖励,规定上一节校级公开课就发放多少补贴,或与绩效工资挂钩;有的设置精神奖励,给校级公开课发荣誉证书,可做评优晋职依据.应该说这些措施都是好的,对教师上校级公开课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依靠奖励

“时下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竞赛与展示中,校级公开课可能算是最尴尬的了:很多教师觉得它级别低、影响小、分量轻,不仅没什么人愿意讲,也没多少人爱听。”(4月12日《中国教育报》)

校级公开课,因为级别低、影响小、份量轻,很多老师不愿上、不想上、不屑上。为了增强校级公开课的吸引力,有些学校引入物质奖励,规定上一节校级公开课就发放多少补贴,或与绩效工资挂钩;有的设置精神奖励,给校级公开课发荣誉证书,可做评优晋职依据。

应该说这些措施都是好的,对教师上校级公开课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依靠奖励、表彰这些外部刺激来促进,还是只治标不治本,作用不大也不持久,毕竟学校发的补贴和证书,其“含金量”还是不高的。要让教师愿上、想上、爱上校级公开课,更关键的还是要有好环境和好机制。

好环境是土壤。一棵树能否成长,一朵花能否绽放,土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贫瘠的土地里终究难长出高大的树,荒凉的沙漠上自然也难开出绚丽的花。教师的成长也一样。如果一所学校,有好的教学教研环境,有静心学习、用心思考、潜心研修、同心进取的氛围,就能感染每位教师,一起形成追求自我生长、自主发展的意识。

教师都有了这样的意识,无疑会充分利用好校级公开课这个学习、展示、交流、提升的最佳的平台,通过集体备课、磨课、评课,在互学互助互动中,突破瓶颈,共同成长。没有好的环境,教师之间很难有经常的融洽的有效的教学问题、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讨论与反思,其专业成长也必将缓慢而苍白。

这种好环境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从文化上营造,从制度上引领,从资金上保障,从活动上推进,让交流成为习惯,让学习如影随形,让互助推动自主,让研修促进提升。教师要虚心、开放、合作,在虚心中学会接纳,在开放中不断调整,在合作中获得成长。

学校的大环境是在每一名教师的小环境作用下不断凝聚而成的,反过来,学校的大环境又将影响和推动每一名教师的小环境。这时,校级公开课就能成为教师成长共同体,才能具备真正的吸引力。

好机制是雨水和阳光。有了土壤就有了生长的基本条件,但要想树木长得更高,花朵开得更艳,离不开雨水的滋养和阳光的温暖。要想让校级公开课成为人人都争着上的香饽饽还必须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上校级公开课,“师傅带徒弟”似的培养很重要。因此,为一名教师选一位好师傅、好导师将直接影响到校级公开课的效果,影响到教师对校级公开课的态度。而对处于发展瓶颈期的教师,可以送出去听专家讲座,可以请名优教师到学校来指导,也可以区域联动教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培养和培训,他们才能找准方向,获得力量,突破发展的天花板,更昂扬向上。

届时,他们上的校级公开课可以起到更好的指导与示范作用,听课的老师更加受益,上课的老师更为自信。

校级公开课上多了,有些教师会产生倦怠心理,要消除这种倦怠,需要持续地给教师以激励,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对校级公开课始终保持激情,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坚定的前行。如前所述,这种激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或者是二者相结合的。需要注意的是,学校要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心理需求多方法多形式的去激励、去促进,从而最大限度的激起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上校级公开课成为一种自豪、一种自觉。

有效的激励可以激发教师成长,科学的评价能够促进专业发展。教师上校级公开课,同行、同伴、导师、领导的评价都非常重要。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上校级公开课的教师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自己教育教学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保持优点,补齐短板,更用心的更艺术的上好每一堂课。

评价要遵守科学的原则,设计合理的标准,采用多样的方式,对闪光点一定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与肯定,对缺点和不足一定要一针见血的指出,要能够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对同一教师不同时间的校级公开课,要连贯起来看,应更多的关注其教学的进步和提高,对那种单纯把上校级公开课作为量化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做法尤其要摒弃。

有了好环境、好机制,就能把校级公开课打造成好平台,更好的唤醒和激发教师这颗种子内在的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变学校的要求为自我的追求,变不想上为争相上,使人人都能在校级公开课这个小舞台绽放大精彩、实现大梦想。(本网评论员 肖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