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读书笔记选(八)
县北十里,即瓠河口也。《尚书禹贡》:雷夏既泽,雝、沮会同。《尔雅》曰:水自河出为雝。许慎曰:雝者,河雝水也。暨汉元光之年,河水南决,漂害民居。武帝元封二年,上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
《经》又云:东至济阴句阳县为新沟。注:
瓠河故渎又东径句阳之成阳城北侧渎。《帝王世纪》曰:尧葬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谷林。《墨子》以为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北教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阴。《山海经》曰:尧葬狄山之阳,一名崇山。二说各殊,以为成阳近是尧冢也。余按小成阳在成阳西南半里许,实中,俗喭以为囚尧城,士安盖以是为尧冢也。
又《经》:又东北过廪丘县为濮水。注:
瓠河又左径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西北一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渔也。泽之东南即成阳县,故《史记》曰:武王封弟季载于成。应劭曰:其后乃迁于成之阳,故曰成阳也。
《地理志》曰:成阳有尧冢、灵台。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都,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不敢采捕。前并列数碑,栝、柏数株,檀马成林。
二陵南北列驰道径通,皆以砖砌之,尚修整。尧陵东城西五十余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石壁、阶墀仍旧,南、西、北三面,长栎联荫,扶疏里余。中山夫人祠南,有仲山甫冢,冢西有石庙,羊、虎倾低,破碎略尽,于城为西南,在灵台之东北。
按郭缘生《述征记》:自汉迄晋二千石及丞、尉多刊石述叙,尧即位至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有一载。《记》述尧妃,见汉建宁四年五月成阳令管遵所立碑文云:尧陵北,山甫墓南,二冢间伍员祠,晋大安中立,一碑是永兴中建。
今碑、祠并无处所。又言:尧陵在城南九里;中山夫人祠在城南二里;东南六里,尧母庆都冢;尧陵北二里有仲山甫墓。考地验状,咸为疏僻,盖闻疑、书疏耳。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池;泽之东北有陶墟,缘生言舜畊、陶所在,墟阜联属,滨带瓠河也。
郑玄曰:历山在河东,今有舜井。皇甫谧或言今济阴历山是也,与雷泽相比。余谓郑玄之言为然,故扬雄《河水赋》曰: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于河之岩。今雷首山西枕大河,校之图纬,于事为允。士安又云:定陶西南,陶丘亭也。不言在此,缘生为失。
按郦道元虽录《汉书地理志》及《帝王世纪》之文,说尧、舜遗迹在成阳,然终横梗一尧、舜之都在河东之成见,故以为考地验状咸为疏僻,盖闻疑、书疏耳,又以扬雄之赋驳郭缘生《述征记》。然雷泽、陶丘诸地,终不能移之于西土。《禹贡》于兖州云雷夏既泽,于导沇水下云东出于陶丘北,其明证也。《水经》河水云:河水又南,径陶城西。注云:
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阪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
《经》续云:又南过蒲阪县西。注云:
郡南有历山也,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乃经历山下。上有舜庙。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耕于历山,而始宁、郯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
余按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比宁、怀?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矣,《尚书》所谓厘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出曰汭。然则汭似非水名。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
《经》续云:河水又南,径雷首山西。注云:
山临大河,北去蒲阪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骃曰:蒲阪,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有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似〕是,千载渺藐,非所详耳。
是在黄河转角处,有陶城,有历山、舜井及妫、汭二水,又有雷首山即尧山,惟无雷泽耳。《史记》云:舜,冀州之人也。大概秦、汉间已有移尧、舜之迹于河东者。哀六年《左传》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杜解:唐、虞及夏同都冀州。亦足透露此中消息。《九歌云中君》: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王逸注:两河之间曰冀州。然楚在南服,其祭云中君何以取于北方之冀?故洪兴祖《补注》纠正之,云:
《淮南子》曰:正中冀州曰中土。注云:冀,大也,四方之主。又曰:杀黑龙以济冀州。注云:冀,九州中,谓今四海之内。
冀本河北之国,何以移作中土之称?颇疑魏惠王迁都大梁,挟此名以俱至也。又陶唐本在东,而武王之子唐叔实封于汾、浍;有虞亦在东,而周章之弟虞公实封大阳虞原;夏后氏亦在东,而实沈所迁之大夏实在晋:凡此皆古史所以起纠纷之因,而前人不能就发展看问题,执一而坚守之,所以捍格而难通也。
观浙中且传上虞、历山,延庆尚有妫水,陕西安康、城固且并有妫虚,甚至中亚之阿母河亦名妫水,何况河东之地久有唐、虞、夏之名者乎!又《禹贡》雷夏既泽,灉、沮会同,郑玄注:雍水、沮水相触而合入此泽中。(《史记夏本纪》集解引)许慎《说文》:汳水受陈留浚仪阴沟;至蒙,为雝水,东入于泗。徐铉曰:今作汴,非是。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