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公路的恐怖传说 寻找"历史的弯道"——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传奇
新华网贵阳7月1日电题:寻找“历史的弯道”--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传奇 记者周之江 这是一张珍贵而著名的历史照片:一排车队沿着“S”形的崎岖山区公路缓慢爬行,细细一数,这“S”状恰好有24道弯拐。 这张拍摄于62年前的照片,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闻名遐迩的“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
作为当年滇缅公路的延伸线,这条公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美关系的历史见证。日前,记者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重访这条“历史的弯道”。
一个流传近60年的误会 寻找“二十四道拐”的历程似乎从一开始就走到了岔路上。 上世纪80年代起,现居昆明的云南二战学者戈叔亚开始研究滇缅公路的历史。1995年,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云南电视台计划拍摄一部反映滇缅公路的纪录片,戈叔亚受邀参与策划。
然而,拍摄过程中,他发现,原本认为在云南境内的“二十四道拐”却始终找不到踪影。 近60年来,“二十四道拐”一直被认为就在滇缅公路的云南省境内,具体地点众说纷纭,始终没有定论。
“二十四道拐”究竟在何处?为此,戈叔亚花费8年时间苦苦寻觅。他走访历史学家和许多二战老兵,并沿着滇缅公路进行了无数次实地考察--他甚至跑到缅甸腊戍,还从云南边境的畹町沿史迪威公路经缅甸八莫到达密支那--却始终一无所获,照片与实地对照,总是相差甚远。
戈叔亚猜测,“二十四道拐”既然在云南境内找不到踪迹,它会不会位于印度的利多至缅甸的密支那之间的某地呢? 这个想法仍然是南辕北辙,戈叔亚仍旧没有找到“二十四道拐”。
2001年底,戈叔亚偶然得知,日本某杂志曾介绍,“二十四道拐”可能在贵州境内。2002年2月26日,戈叔亚踏上了开往贵州的列车。
几经询问,安顺市公路管理局的一位老同志回忆说,老照片上的路段好像在晴隆县至关岭县之间。3月1日,戈叔亚来到晴隆县城。 晴隆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地,戈叔亚寻觅8年的路段,就在距县城约1公里处的莲城镇五一村半官坡。
这段公路从山顶到山脚近4公里长,蜿蜒崎岖,共有20余个弯道,当地人称作“二十四道拐”。 戈叔亚雇了一辆机动三轮车,从山顶到山脚跑了个来回,默数一遍,刚好有“24个弯道”。随后,戈叔亚登上晴隆山顶远眺“二十四道拐”,眼前的一幕与照片上毫无差别,流传近60年的误会终于真相大白。
拨开“二十四道拐”的迷雾 回到云南后,戈叔亚开始琢磨,“二十四道拐”的传闻错误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始建于1927年。
1936年,“二十四道拐”由工兵部队改建竣工。抗战爆发后,因地处战略要塞,该公路成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送美国援华物资的主要通道。1941年,日军攻占缅甸,截断了滇缅公路,美军陆军中将史迪威于次年3月奉命来到中国,直接参与指挥盟军援华对日作战,并于1943年秋主持改建了“二十四道拐”路段。
“此次改造,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将原来的24拐改为21拐。”晴隆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陈亚林说。
“二十四道拐”首次为世人所知,应该是在1943年5月,美国的随军记者拍摄并发表了“二十四道拐”的照片,轰动世界。此后,“二十四道拐”以其险峻奇特的构图,成为国内外媒体宣传中美盟军团结抗战的象征。
由于当时的传媒通常把从印度利多经缅甸密支那、昆明、贵阳至重庆的所有公路理解为“史迪威公路”,所以,数十年来,“二十四道拐”一直被认为在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的某个路段。此外,抗战初期,晴隆县就叫做“安南”,1941年才改名为“晴隆”,“安南”这一称呼与越南的古称混淆起来,这更给“二十四道拐”蒙上了一层迷雾。
2002年,戈叔亚发表文章,揭开了“二十四道拐”之谜。 1949年出生的原黔西南州史志办主任华松林很为“二十四道拐”打抱不平,早在1986年,他就曾撰写过《险雄的24道拐》一文,但是,这篇发表在《黔西南日报》的文章并未引起外界的注意。
晴隆县城里的美军遗迹 晴隆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抗战时期,这个西南边陲上的小县城再度成为军事要地。 在晴隆,当年美国人驻军的遗迹比比皆是。在陈亚林的指引下,记者逐一寻访了这些早已面目全非的遗址: 晴隆县南街水箐门处,是原美军临时汽修场和加油站的所在之地,如今改为县里石油公司的仓库。
“可惜的是,原貌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陈亚林说。 1944年设立的美国陆军车站是美国援华盟军建在晴隆的重要中转站,其驻地就在城南街。年过7旬的刘全远老人曾为美军做过清洁工,他还能清楚地记得当时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的情景。
陈亚林说,出入车站须持通行证,晴隆人学着英语的发音称为“帕拾”,这些历史文物至今保存在县里的档案室里。 51岁的郭利江是晴隆白龙洞酒厂的老板,厂房名副其实,就安在县城南街的一个天然山洞内。
1990年,他租下这个足有400多平方米的山洞,“请了几个民工清理里面的杂物,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烂发电机、一堆军用刀具,还有大捆大捆的铜丝”。 郭利江当时并不清楚,位于美国陆军车站入口处的白龙洞曾是美军的仓库,他所清走的“杂物”其实是美军用品。
“掏出来的东西,全部当废品给卖了,早知道留下几件作纪念多好。”这让郭利江至今觉得挺遗憾。 晴隆县城的美军遗迹还远不止此。
1943年,城中心的莲花池侧面修建了两个带看台的露天篮球场,逐渐成为美国大兵的运动场所。1945年“五一”节,县里曾组织了一次篮球友谊赛,今年79岁的蒋公勤便是当时县联队的主力球员之一。
老人回忆说,县联队输给了人高马大的美军队,“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和外国人打篮球。”蒋公勤说,“几个月后,抗战结束,很多美国兵回国了。” 与美国军队有着特殊缘分的还有华松林,他告诉记者:“我生下来不久就患上小儿疝气,治不好,父母抱去扔了。
一位名叫约翰·巴金斯的美国医官发现后,一针盘尼西林打下去,活了。” 1993年,华松林曾给美国政府去信,希望能找到救命恩人巴金斯的下落,却杳无音讯。“巴金斯如果在世,应该是90多岁的老人了,即使找不到他,我也很希望能知道他后人的情况。
” 不得不说的盘江桥 讲述“二十四道拐”的历史,免不了得说到盘江桥。 之所以说晴隆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正由于其地势的险要,西南有崎岖难行的盘山公路“二十四道拐”,东面则是被称为“滇黔锁匙”的天险盘江大桥。
盘江铁索桥位于距县城东25公里的盘江河谷,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1938年改为钢衍构桥,次年修成通车。 华松林与盘江桥有一段特殊的缘分。
上世纪30年代,华松林的父亲华锡方是南京交通第六线路工程队的一名工长,1946年,华锡方被分配到盘江桥守总机,自此留居晴隆。 华松林认为,日本军队一直希望破坏“滇黔公路”这条战略物资运输线,“而贵州境内的这一段公路,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要想彻底切断谈何容易?这样一来,处在咽喉要道上的盘江桥便成为他们轰炸的对象。
” 1941年6月,盘江桥遭遇到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大规模轰炸。86岁的穆志强老人见证了这段历史,当时,老人是盘江桥附近的一名道班工人,日军接连7天持续空投炸弹,盘江桥身受重创。
敌机离开后,时年22岁的穆志强被派往轰炸现场进行抢修,历经敌人的数次投弹袭击,终于将交通恢复。
“1941年到1943年期间,日本军队60余次轰炸盘江桥,投下的炸弹超过200枚,但铁桥迄今仍屹立不倒。”陈亚林说。 今年5月,记者特地寻访了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大桥。由于公路改道,盘江桥已被封断,不再通行车辆行人。
出晴隆县城约24公里,路边有一岔道,因多年未使用,灌木杂草甚至掩住了部分路面,沿此路前行约1公里,便是盘江桥。 按照陈亚林提供的线索,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盘江桥东岸的一处拱涵洞,翻身爬下去,约一人高的涵洞内拱里用来加固的美国钢板保存完好,其上的英文商标及编号尚历历可见。
“‘二十四道拐’也好,盘江桥也好,它们所代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抗战的艰难,是中美盟军的英勇团结,堪称是一条历史的弯道。”陈亚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