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贵卿突击提拔了谁 283名干部突击提拔折射了什么?
按现行体制,县委书记的“集权程度”极高,事无巨细,都得县委书记“一槌定音”。由于书记“一言九鼎”,干部提拔中的组织考察、常委会、书记碰头会等程序看似“关卡重重”,其实最终体现的多是书记的个人意志,“一把手”成了“一霸手”。
而问题更在于,现行体制的这个软肋不去,那么“一把手”变成“一霸手”又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即使今天查处了一个高东辉,谁又能保证明天不会再有类似的“高东辉”冒出来? 延伸阅读: 突击调整干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从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官员(主要是一把手)突击调整干部所面临的收益包括:收受贿赂,牟取私利;提拔亲信尤其亲属,构成权力腐败链条或家族权力网络,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长久的时间内获取私利。而他可能面临的成本则包括:因受到监督和制约,突击提拔未遂;因受贿提拔干部败露,遭到问责。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一把手”权力过大,选拔干部的民主环境尚未形成,突击调整干部很容易得逞。同时,由于监督体系不完善,相关干部的这种做法存在着不被上级发现的可能性。
即使突击提拔干部败露,官员受到的最严厉的处罚也多为行政方面的,遭到法律问责的几率依然不高。相比之下,所有的利益都是唾手可得的,既然成本不高、风险不大,而收益非常现实和丰厚,一些官员自然会倾向于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