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喋血:张学良辣手处决杨宇霆常荫槐内幕

2018-03-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里面还有段插曲.张学良说事先丢了六次银元,如果袁大头在上就杀人,结果全都押对了.也许,张学良此举只为了说明,他枪杀杨.常是符合天意的.当晚19时左右,东三省 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一同来到大帅府老虎厅会客室.张成泽是开会期间被当众抓走的,东北二高官则也毫不知情,6名全副武装的卫士夺门而入,将杨宇霆和常荫槐分别按住宣布:"奉长官命令,你们二人阻挠新政,破坏统一,将你二位处死,立刻执行."举枪就打.张学良于第二天上午召集张作相.翟文选.王树翰.郑谦.臧式毅.孙传芳等东北保安

这里面还有段插曲。张学良说事先丢了六次银元,如果袁大头在上就杀人,结果全都押对了。也许,张学良此举只为了说明,他枪杀杨、常是符合天意的。

当晚19时左右,东三省 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一同来到大帅府老虎厅会客室。

张成泽是开会期间被当众抓走的,东北二高官则也毫不知情,6名全副武装的卫士夺门而入,将杨宇霆和常荫槐分别按住宣布:“奉长官命令,你们二人阻挠新政,破坏统一,将你二位处死,立刻执行。”举枪就打。

张学良于第二天上午召集张作相、翟文选、王树翰、郑谦、臧式毅、孙传芳等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进府,宣布杨常已被杀。

众听此言,惊愕不已。张让秘书长郑谦草拟电稿,郑“提起笔 来只是摇头沉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改刘鸣九执笔,终拟出电稿。事后陆续发布了《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布告》、《张学良致中央政府通电》、《张学良致三省父老电》、《追述杨常伏法经过详情》、《杨常伏法之判决书》等。

对外宣传杨常的罪状是:“暗结党羽,图谋内乱,勾结共党,颠覆国府,阻挠和议,把持庶政,侵款渎职。

”“于本月十一日召集会议,并邀彼二人列席,当众按状考问,皆已俯首服罪。” “审讯历四小时之久,咸认为私运军队,勾结党徒,图危国家,均属确凿有据”,已构成“内乱罪”和“叛乱罪”,“遂依法判决,立地执行枪决”。

为此,还专门举行记者招待会, 张学良亲自与记者谈话,说“处决杨常,确实经过相当之法律手续”。 其实根本没有经过审讯,都是当即除掉,没有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刘鸣九回忆文章所说,当时公布的材料都是枪杀杨常之后,由秘书人员炮制的。刘鸣九还强调:以“叛乱”罪名加诸死者,实无根据 。

常荫槐

笔者王锦思注意到,学者们分析,从上述杨宇霆、常荫槐各种轻视长官或专横跋扈的所作所为看,显然犯有从政之大忌。其实,杨宇霆除了和常荫槐关系密切外,没有发现他有意勾结任何人。既无图谋内乱的行为,更无实施内乱的力量。说杨常“勾结共党,颠覆国府”,这更是莫须有的罪名。其他许多罪名也有夸大之嫌。

问题的性质,是犯规、犯错、犯忌,而不是犯法、犯罪。这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即使杨常严重犯规,或者说是犯罪,也不应采取这种未经任何法律程序的方式,而将其处死。但考诸事实,都属于从政作风和工作经验的范畴,均未触犯法律,当然也无应杀之罪。

走入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固然土匪横行、专制残存,但是民主人权等理念开始落地生根,一向蛮荒的东北也不例外。张学良这样做,实际上是沿用了中世纪喋血“功臣”的老办法,来处理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据张学良的一位亲 信说:张学良与杨常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上”。张学良强调“我不杀他, 我这个司令无法干了,都听他的,我算什么司令呢”,是对权力之争的明确注释。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社会背景,同时也有东北奉系集团的特殊环境,更有张学良的个人因素。

随着政治禁忌的开启,耀眼的张学良光环下出现了某些阴影。张学良主政东北,固然政绩斐然,但是专制化管理,并以极端手段处决即无取死之道更无应杀之罪的杨宇霆和常荫槐,使他连一个真正的副手都没有。“自杨宇霆被杀而奉事不可为”。九一八后,张学良曾排斥的吉林部队与他分道扬镳。

人们普遍认为张学良是“自毁长城”。常荫槐精明强干,魄力非凡,在任省长期间,励精图治,颇有作为。他曾是修建打通(打虎山至通辽)铁路,整治北宁路(北京至沈阳)的得力主持者,他死后,东北交通事业的管理失去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比不了金正恩,张学良上面还有人,那就是蒋介石。他把处死事件正式报告南京政府,并昭告东北各市县。为稳定人心,还通电全国,明令宣布:凡杨、常重用之官员,如不违法,概不株连,从而使局势迅速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