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曾梵志】曾梵志作品《最后的晚餐》含义解读

2017-05-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内容:最后的晚餐曾梵志,2013年10月5日,中国当代画作<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中7000万港元起拍,以1.6亿港元落槌,加上佣金,以1.8亿港币的价格售出,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品交易价格纪录.然而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13个戴红领巾的孩子吃西瓜,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为啥值那么多钱"?关于作者--曾梵志1964年生,武汉人.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职业画家.1990年在湖北美术馆举办"曾梵志油画个展".1993年在香港汉雅轩画

核心内容:最后的晚餐曾梵志,2013年10月5日,中国当代画作《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中7000万港元起拍,以1.6亿港元落槌,加上佣金,以1.8亿港币的价格售出,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品交易价格纪录。然而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13个戴红领巾的孩子吃西瓜,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为啥值那么多钱”?

关于作者——曾梵志

1964年生,武汉人。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职业画家。1990年在湖北美术馆举办“曾梵志油画个展”。1993年在香港汉雅轩画廊举办“假面 • 曾梵志个人油画展”;作品《协和三联画》获“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优秀奖。1994年参加“首届批评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

1995年参加“1979年以来中国前卫艺术展”(巴塞罗纳圣莫尼卡艺术中心)。1996年参加“中国展”(波恩艺术博物馆)。1997年参加“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1998年举办“曾梵志个展1993-1998”(中央美术学院画廊、香格纳画廊)。作品多为瑞士、德国、香港及国内收藏家收藏。

该作品创作于2001年,是曾梵志最具标志性的“面具系列”的晚期作品,该作品创作完成后直接被著名收藏家尤伦斯夫妇收入囊中,为了支持苏富比亚洲40周年特别被拿出参加拍卖。

该作品取材于达芬奇的同名作品,展示中国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时期的面貌,是当代中国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为什么会有红领巾、三道杠?

作者曾梵志出生于1964年,经历了渴望早日戴上红领巾、然后还能戴上少先队长袖标的小学时代。而由于小时候不讨老师喜欢,曾梵志一直没能入队,与红领巾绝缘。这件事成为了曾梵志的心结,但也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1995年,曾梵志创作了上图中这幅油画,画中的红领巾、三道杠、军绿挎包、鲜花、蓝天、飞机,正是少先队员昂扬向上的标准写照,但仔细看人物,却给人深深的失落感。这种反差,是曾梵志自己渴望与未得到之间的反差,也是我们每个人成年后的状态与儿时憧憬的反差。

从此曾梵志将红领巾、三道杠作为他画作中的要素之一。

整幅画寓意中国的转型

到了这幅《最后的晚餐》里,红领巾、三道杠象征着转型前的中国。而《最后的晚餐》原作中叛徒犹大那个位置上,被曾梵志安排了一个不戴红领巾、而是打着金黄色领带的人物,曾梵志解释说“金色领带代表金钱,代表西方资本主义。打领带是1980年代才开始在中国普及的。”

根据这些要素,可知整幅画的主题很清楚,就是指中国改革开放、推进市场经济、告别“毛时代”的转型。但作品中似乎还含有很多意味,比如西瓜的瓜瓤,看起来“血肉模糊”,而人物的手上似乎“沾满鲜血”。

多年前曾梵志先生曾在武昌一家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展出作品每张平均售价数万元,最终一张都未成交。“那时武汉的艺术市场相对落后,藏家也少‘气魄’。”如今的价格,跟曾梵志本身近年“身价”看涨,一些买家迅速跟风有关。

曾梵志的代理画廊是美国顶级的高古轩,在选择艺术家之时,画廊会综合考虑艺术家的升值空间、是否走得远、是否有潜力等因素。入选的艺术家全是世界顶级水平的。该画廊的买家几乎都是世界大亨或名流,如沙特王子、英国贵族、全球排得上名的富豪。艺术家和买家均是世界级的,如此高价的艺术品也就不难出现了。

在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价格排行榜里,遍布着红领巾、绿军装、天安门……这些政治符号。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岳敏君的“大笑人”系列等,均有强烈的政治意味,而这样的作品已经屡创天价。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一号》在2011年拍出6562万港币;岳敏君的《轰轰》在2008年拍出5408万港币。

这样的画真能值天价吗?曾梵志、张晓刚等人的代表作品都是首先被境外收藏家发现和收藏的。这些境外行家敏锐的捕捉到了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在传统模式之外有一股异军突起的力量。

左为《肉联》,右为《违章》

曾梵志在上大学时,没有按部就班的走那种去西藏新疆或者黄土高坡“采风”的路子,而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产生了兴趣。他看到武汉肉联厂的送货卡车上有冻肉,冻肉上铺了绿色油布,中午好几个工人躺在上面午睡,布盖了一半,有些肉伸出来了,有些人腿也伸出来了。

于是曾梵志画了《肉联》。而在四年后的1996年,另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宠儿刘晓东也画了卡车上的工人,这幅名为《违章》的作品在2010年拍出了3640万元。

90年代北漂,在北京这样的陌生人城市中,他看到了人的假面,并以此为主题创作了“面具”系列。在这个系列中,戴着面具的人们表面道貌岸然、嘻嘻哈哈,但是面具下面的人又是孤独和焦虑的。

《最后的晚餐》背后是中国当代写实绘画的发展

这里的写实,是指描写实际的社会生活。这样的一类绘画,实际上是在19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前,艺术创作被限制;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限制少了,但人们面对新气象一头扎进了“激情燃烧”中。只有到了90年代,既减少了控制,也幻灭了激情,一些画家才开始静下来思考现实、描绘现实,摆脱了要么为政治服务、要么完全脱离现实的绘画常态。

曾梵志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自述,“当时艺术主流是全国美展,作品都是主题性的弘扬,我毫不客气地说那是很虚伪的东西,比方说你住在城里,去农村呆两个星期,回来就画农村一个人放牛什么,它跟你的实质生活完全没关系,是特表面的东西。

你每天经历的生活就在身边,应该表现当时内心的生存状态。特表面的东西,只会从特浅层的方式去理解,比如色彩挺漂亮的、构图挺别致的,或者你画的少数民族服装挺新鲜的,没有意思,我作为一个艺术家最反对这样的东西”。

1.8亿港币的成交价格作假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拍卖公司对成交价作假,将会损失几千万的佣金,而且就算虚高,也不会比实际成交价格高太多。而且这几年,曾梵志的作品拍卖行情不错。曾梵志本身很有实力,同时,拍卖的运作对于高价格的产生更为重要。

至今为止,当代艺术品拍卖最高价的作品,来自曾梵志所作的《最后的晚餐》。对于1.8亿港元这样的天价,让很多人,包括艺术界和学术界的人来说都很不可理解。这幅画的价值在哪?为什么能拍出如此高价?一般来说学术界和评论家对于一幅非常有价值的画作或艺术品,要从几个方面来衡量;如:画家所处的年代,画家要表达的内容,画家表达的内容让观画者能否产生情感变化或是共鸣,以及当时画家的创作高峰等等。

下面我们对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作品从多方面来解读

 曾梵志在当代来说是个高产,名气很大,算是很成功的画家。这幅作品是他创作面具系列时期的最大的一幅,面具系列是其创作中最具吸金的作品,也是其最早进入拍卖行的作品。此幅画面创作于2001年,是将圣经中的人物移花接木地用一些带面具的少年来代替,画面中被切开西瓜的鲜红的瓜瓤给人血与肉的印象,似乎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一种无言的恐惧和暴力。

而时值2001年,国内并没有相应的历史性事件与之响应,其只是画家那时期的心理感受和艺术表达。但人们在观看其面具系列作品时,总会感到暴力和血腥的不适感。这也是曾梵志作品所能让人震憾的特点。

对于面具系列的作品,画家有这样一些经历:

为了自己的艺术发展之路。朋友帮他在三里屯找了个月租300元的房子。一个月后,曾梵志提了个箱子就来北京了。

“来北京还是挺孤独的,没有人跟你说话。我的普通话也不好。”异乡生活充斥着孤独感。三个月待下来,认识的还是过去那几个人。他最经常去的就是栗宪庭的家,在老栗家中坐着的他也经常不说话,只是说哎呀,接着叹气。

生活状态和社会境遇悄然“掌控”着曾梵志的创作。1993年初来北京时,他还在继续武汉时期的“医院题材”,“但觉得与我生活没有关系”,于是他开始尝试《面具》系列。

那时曾梵志经常遭居委会盘查:你没有北京户口,在这里做什么?他回答:我在这画画,我亲戚在这。所谓的亲戚,曾梵志说:“那时租房子要管房东叫表姐、表哥。”每当一个人迈步在京城街头,曾梵志觉得,自己就像戴了个面具,跟隐形人一样。

正是这个《面具》系列,让曾梵志在艺术上获得了学术和市场的双重认可。“面具”一度成为曾梵志的艺术标签,经过面具伪装的人物,内心透露的却是孤独、疏远以及冷漠。“大家觉得面具是个符号,与90年代初期的状态有关,给每个人贴个商标就觉得这才是艺术,我的面具系列也是这样被大家贴上一个符号。”

总则最后的晚餐也是面具的深层次的刻画,表达人们的在这充满竞争和相互挤兑的世界里,人人都用一幅假的形象示人,而期间却充满的血腥般的残杀,这种残杀可能算是人性的冷寞或是抢夺。

曾梵志一真是在现实与想象中寻找感觉的画家。其绘画表现手法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语言,用普通人的眼光来看算是抽象主义了,半现实,然后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表达色彩所体现的感觉。

最后再引用一些学术界和艺术界的艺术家对于最后晚餐这幅画价值的肯定或否定言论。

艺术评论家朱其说:“曾梵志的作品没有理由卖到这么高。我认为还是一个地区炒作价格。在台湾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某一 香港画展《界线的共鸣》(10张)个艺术家的作品被资本疯狂追逐,但跃出这个地区,没有人认可这样的价格。”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曾梵志的天价作品在西方主导的系统之中,与国内的作品没有可比性。而所谓的系统,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圈子。“你进不了这个圈子,你就是外行,有好东西也卖不出好价钱。”

“曾梵志的天价对国内很多人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是西方的定价系统和香港的拍卖系统合作的产物,与国内艺术系统不对应,也可以说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同时对于炒作,可能和事先约定有关:虽然卖了天价,但事实上,在拍卖落锤后交割后,可能还有很多外人不了解的协议方式。比如艺术家还会多送买家几幅作品,等于是买家出了一笔钱买了画家一批画。“但有些天价拍品即便是买一幅送一批,买家最后也不买单。”

对于作品和艺术品,有人觉得值,有人觉得高了。最真实的价格在艺术品市场是没有的,只有买家觉得值不值才是最大的价值,其他的多余的看法都是题外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