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果绿泡泡的孩子 耿晨晨、陈苏:做耐心孩子王 红果果绿泡泡带欢笑
9年前,大学还没毕业的耿晨晨和陈苏不曾想到,自己能走上一条与大学所学专业并不相关的路,干上主持这个行当。
那时候,没多少人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可不久之后,他们都多了一个名字:红果果和绿泡泡——国内知名的“孩子王”。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的耿晨晨学的是声乐专业,有着好嗓音的他曾一度想成为歌手或者音乐老师,但这样的计划却被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
“大一时,天津电视台青少部的负责人托我的一个师哥在学校物色一名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要求有亲和力,长的还要比较显小,师哥就推荐了我。”那时的耿晨晨在别人眼里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在师哥和电视台的人看来,他正是一块做少儿节目主持的料。
耿晨晨就这样走上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
不过一切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我没有学过播音主持,没有经验。”耿晨晨还记得他拿到第一篇稿件时的情形。初次走上舞台的他总是用话剧中那种夸张的腔调说话,招来了导演的“训斥”:“你平常就是这样说话的吗?”
而这还不是最“囧”的。因为没经验,耿晨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摄像机镜头。“因为紧张,总不时地用眼去瞄一下监视器。”等节目做完了,他再看镜头里的自己,简直有点“无地自容”。
结果那场节目在他的印象里就成了“一锅粥”。“表现也不好,词说不明白,更别谈跟孩子进行沟通了。”
但这并没有挡住耿晨晨的路。为提高水平,他跟着台里的一位资深播音员苦练主持技巧。大二暑假时,他还特意报了一个培训班,学了整整一个假期主持。
这样一份认真让耿晨晨很快适应了少儿主持的工作,舞台上跟孩子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而他也成了孩子喜欢的“晨晨哥”。
2003年,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在全国海选主持人,耿晨晨这个能跟孩子打成一片,又有主持经验的大四男生在几千人中脱颖而出。随着《智慧树》栏目的开播,耿晨晨开始以“绿泡泡”的身份进入观众的视野。
但舞台大了,碰到的问题也多了。“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孩子在节目中的不确定性。”耿晨晨说,他在节目中碰到过各种各样的状况,做节目前本来跟孩子都沟通好了,可一到镜头前,很多孩子就不像他所预想的那样,有答非所问的,有哭鼻子的,有不肯配合的,最尴尬的几次,因为节目录制时间长,有的孩子竟然在现场睡着了。
“这个时候要有耐心,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得先把孩子哄好。”不管碰到什么状况,耿晨晨都没失去过耐心,总能用自己的亲和力去感染孩子。
作为耿晨晨的搭档,“红果果”陈苏这个学表演的女孩也没想过自己能成为主持人,更没想过能做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但当初,她开朗的性格,灿烂的笑容让老师一眼就看重了她,并把她推荐给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制片人。
“我不是学播音主持的,普通话又不好,对于去央视,还是挺没信心的。”那时还怀着表演梦的陈苏对于能够入选主持人并没抱多大希望。
她还记得面试时,考官给她出了一道奇怪的题目:让她在10秒钟之内把现场两个哭着的孩子哄好。陈苏又是用小玩具哄,又是跟他们一起玩,甚至忘了自己是在面试,不一会儿,两个小家伙竟真的不哭了。
而这也让考官记住了这个会“逗小孩”的小姑娘,经过一轮轮的挑选,陈苏幸运地走到了最后,成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红果果”,跟“绿泡泡”搭档,为全国孩子带去很多欢笑。
“我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孩子的单纯和真性情会感染我。”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演员梦,但从小就爱和小孩玩的她却真心地喜欢上了这份经常接触孩子的工作。
但一开始,陈苏的少儿节目主持道路也并不平坦。做节目时,她还被小朋友拒绝过。“我跟你又不熟,跟我说那么多干嘛?”有的孩子会这样说。碰到这样的情况,陈苏总会想办法跟孩子打成一片。
即使这样,她仍然担心自己“不能跟孩子有共同语言”。于是闲暇时,她就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窝在家里看动画片,恶补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做少儿节目,不只要有耐心与亲和力,还得能跟孩子搭上话才行。”她说。
如今,她和搭档“绿泡泡”已经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小粉丝,走到哪里,总会有眼尖的孩子围上来。对于这两个年轻的“孩子王”来说,他们愿意被孩子包围。
“能做一名少儿节目主持人,天天和小朋友在一起,是我最高兴的事情。”耿晨晨说。(记者 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