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四宁四勿”理论与其书法之间的矛盾

2017-1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内容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某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书家高举 追求个性 .标新立异的大旗对书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崇怪尚奇,追求极度的丑.怪.在他们的倡导下,对书法形式丑的追求成为一种时尚,迅速在书法界流行,并在中国书坛风靡一时.至今仍有很多书家在孜孜以求的追随着.他们这种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当人们对他们的作品提出异意后,他们甚至会把傅山的四宁四毋理论摆出来当作自己的理论支撑.这是由于他们对傅山四宁四毋理论的肤浅认识,导致对傅山四宁四毋的误读,对书法审美的误读,是对中国书法发展方向

内容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某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书家高举 追求个性 、标新立异的大旗对书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崇怪尚奇,追求极度的丑、怪。在他们的倡导下,对书法形式丑的追求成为一种时尚,迅速在书法界流行,并在中国书坛风靡一时。

至今仍有很多书家在孜孜以求的追随着。他们这种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当人们对他们的作品提出异意后,他们甚至会把傅山的四宁四毋理论摆出来当作自己的理论支撑。这是由于他们对傅山四宁四毋理论的肤浅认识,导致对傅山四宁四毋的误读,对书法审美的误读,是对中国书法发展方向的一种误导。这是一个有历史责任的书法家所不为的。

关键词: 四宁四毋;自然;大气;丑书;误读

关于现代书法美丑的问题,一直以来是书法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现在的很多书家在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的掩饰下,极度去追求书法的丑、怪。这是他们误解了傅山的四宁四勿之说,将艺术审美中丑的成分无限扩展,是对以美为其本质的艺术的一种背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一种片面的思维结果。

要真正看清丑书的真实面目,必须正确、深刻的做到对傅山四宁四毋的了解:傅山四宁四毋的提出;四宁四毋的本义----自然、大气;丑书的特点及丑书家对四宁四毋的误读。

晚明社会一直处在尚奇美学思想的笼罩下,特别是在徐渭倡导的浪漫主义风尚的引导下,明末书坛出现了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用书法来抒写个性自由思想和内心情感的书家。他们在书法上追求奇绝,追求自出心意,追求内心情感和个性的抒发,反对因袭古人而无己意。傅山长期受这种崇尚奇绝的美学思想的熏陶,为他后来四宁四毋美学思想的提出提供了思想准备。

明亡之后,傅山一度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与彷徨之中,他进行了积极的反清行动,却都以失败而告终。在这种情况下,傅山的义愤之情更加突出。并把这种义愤之情转移到当时的书坛。傅山非常强调做字先做人,赵孟頫对国家的不忠使傅山即恶其人更恶其书。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书风,却是南董(其昌)北米(万钟)。董则巧媚,他在《画禅室随笔---论用笔》中说: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字之巧妙处在用笔,尤在用墨;

米又肥靡。而且董又推崇赵孟頫为五百年来第一人。针对当时流行的颓堕委靡,柔弱无骨,熟媚做作,贱态十足的恶俗书风。傅山以其政治上的激愤艺术上的敏感,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以拙朴遒厚,自然真率为贵,反对轻滑,软弱和做作。

二、 四宁四毋的本义----自然、大气

古人讲师法造化,中得心源、道法自然,就是要听其自然,顺其自然,强调从自然中吸取营养,并表现自然。同时也是对作品需追求自然的一种及其重要的要求。只有当你的作品达到了自然的状态,是自然的流露时你的作品才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包世臣在《艺舟双辑---国朝书品》中对神品、妙品、能品这样讲到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曰神品;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逐迹穷源,思力交至,曰能品。

可以看出包世臣在评判书法时把自然放在最高的位置上。王僧虔在《笔意赞》一文中这样讲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神采,同样是强调自然。

自然,既是艺术的源泉,又是艺术的奥秘。古往今来,艺术大师毕生所追求的,不外乎自然二字,自然乃是最高的境界。傅山主张用笔只用正拙,正极则奇生,竭诚运腕,一任自然;写字全用人力摆列,而天机自然之妙境以安顿失之。他主张自然,反对全用人力摆列。自然就是不摆列,就是直率,宁直率毋安排。丑书之所以为丑,就是全靠人力摆布,造作之气浓重而丧失了自然的书写。

梁农在《论傅山之拙兼论书法批评的标准》一文中指出:傅山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拙。丑不过是拙的一种表现形态。拙是书家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求得精神超脱而合天倪的美学追求。

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和之以天倪。天倪即是自然。

傅山提出的拙、丑、支离、直率都是这里的天倪,是人书合一、天人合一。

白谦慎先生明确地指出:在傅山的书法理论中,天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天即天道,自然。即是不要主动,自然水道渠成,不故意做作修饰。所以说,傅山的四宁四毋说不但没有脱离自然,而是其所极力追求自然的最高境界的具体阐释。傅山对拙的诠释即:摒除机心、不事雕饰、纯任自然、心手无碍、浑然天成、返朴归真的境界。

傅山认为,书法创作的规律是正极奇生,主张用笔只有正拙,正极则奇生,理想境界为拙、直率,为笔不至而神至如此即合于天道。他在《霜红龛集》卷二十五,《家训字训》中对天--自然的论述:吾极知书法佳境,第始欲如此而不得此者,心,手,纸,笔,主客互有乖合之故也,期于始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一行有一行之天,一字有一字之天。神至而笔至,天也;笔不至而神至,天也;至与不至,莫非天也。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傅山审美境界的终极追求是天,是天人合一--是自然的审美理想,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表现,不需要任何安排,去掉所有的束缚,回归到自然状态中。他的书法表面上看结体互为支离,深识者会发现是完全服从文字本身的天然形态。而当代的丑书扭捏作态,张牙舞爪,字形肆意夸张,毫无逻辑,让人望而生厌。

拙、丑、支离、直率都包含有自然率意、不为法束的意思,也就是大气。傅山在回忆自己的学书过程时是这样说的:吾八九岁临元常,不似最后写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有溯而临《争座》颇欲似之。

凡习书者都知道颜真卿以雄壮大气开一代新风,我们从傅山的小楷作品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颜真卿的味道。可以说,傅山楷书直承颜真卿之精神(博大、庄严、神凝气重)。傅山以草书名世,且草书留传较多。我们从其草书作品中更能直观的感受到其作品的雄壮、大气之震撼力。刘恒先生这样说:至于傅山草书,更是恣意挥洒,气势澎湃,从点画形态到章法不局,都不受任何成法制约,大笔浓墨,纵横牵绕。

杨吉平先生在《王铎与傅山书法风格辩异》一文中说到:傅山书法风格是豪放恣纵、雄强自然。作品中透露出的是浩然正气、勃勃生气、磅礴大气、洒脱气、豪放气。

所以说,傅山书学的核心是自然、大气。自然这个简单、朴素的近乎浅近的词,才是最高级的。自然界的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是孕育艺术个性的万物之源,艺术创作是保持心态的自然,又能使情感驰骋于无拘无束天地,物我俱忘,灵感、佳作由此而来。而当代丑书却因极度的追求丑、怪不但失去了艺术的本源--自然,还时时透露出一种无法掩盖的小家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