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岩北京理工大学 【军工文化】大学之道——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访谈录
对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的访谈,就安排在他的办公室。令笔者没有想到的是:校长,和其他人一样大小、一样简朴的办公室,没有迎合时风的夸张,简朴的让人找不到理由;“海归”,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身朴素的常人装束,体貌清秀,性情温婉,洋溢着中国男人的儒雅中和,没有想象中的“西式文化”拷贝、做作和“恣肆汪洋”,只有法度谨严和隽秀雅致;院士,谈吐中没有大科学家的晦涩,没有大学者的“讷于言”,没有大师的“君临”、“俯视”,却把教育、人文、经营、管理概念系统,行云流水般的低吟浅唱,顺手拈来似的运用自如。
是真名士自风流,惟大学者能本色。
笔者: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想就现代“大学之道”,请您介绍一下自己的理解和实践。这当然主要涉及北京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使命及其特色,涉及您的大学经营战略、管理思想和其他一些重大问题的系统思考。
胡海岩:我来北京理工大学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真研读学校的发展历史。北理工的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1940年,我国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中华民族面临空前考验。
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在延安创办了自然科学院,为抗战建国培养技术人才,开创了我党领导和组织高等理工科教育的先河,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不同历史时期,北京理工大学始终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
她是50年代国务院首批颁布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学校又以原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形式进入国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985工程”行列。
学校现有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西山实验区和秦皇岛分校,占地总面积4374亩,建筑面积11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超过20亿元。全校现有各类学生3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1000多人。
学校有教职工3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8名、双聘院士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4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名。
学校设有13个学院,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设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本科专业。
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有5个国家级教学基地,6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
笔者:北理工从创办伊始,就确立了为军工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的使命和宗旨。在新形势下,应当如何走特色发展之路呢?
胡海岩:创业时期的特色发展主要体现在专业体系和服务面向上,解决的是特色立校的问题,主要通过引进与模仿来解决问题。今天的特色发展是多因素的特色和高水平的发展,体现“人有我优,人优我强”,解决的是特色强校的问题,需要靠自主创新来解决问题。因此,特色发展必然是创新发展,必须主动思考如何创新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界有一个共识,即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在所有学科和专业上达到一流。我校现有的学科和专业数量已不少,学科覆盖面也比较宽,但整体优势与特色尚不够突出。因此,要从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全局出发,清醒地分析自身实际和国家需求,科学制定特色办学目标体系,重点解决好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
具体来讲,一是凝聚力量,实现重点突破。我们的选择是,瞄准国防科技工业对原始创新的迫切需求,建设好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有优势的主体特色学科,并以其优先发展带动理科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实现学校的整体升级。
二是与时俱进,积极开拓,在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重大需求的若干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要特别重视在航天、信息、材料、生命等领域寻求新的切入点,形成新的主体特色学科。
三是以创新求特色,在已有学科之间培育新兴交叉方向。学校已建设了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生命信息工程、空间生物与医学系统、微小型武器技术、空间法学等一批新兴交叉学科。我们将大力推进理科与工科的交叉,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间的交叉,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使新的学科或学科方向奇峰突起。
国防科技是北京理工大学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优势。国防特色已成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和优势之源。
延安精神、国防特色和实践教学,既是学校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又是办学特色的三块基石。我校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和科技强军的国家发展战略,建成了具有国防特色的学科专业群,打造了高效的国防科技创新与研发平台,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国防科技人才。学校将继续坚持“立足国防、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积极与省市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
笔者:北理工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较高的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学科建设扎实推进,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科技研究长足进步,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请您描述一下北理工的发展愿景。
胡海岩:谈到发展愿景,北理工遵循“弘扬延安精神、坚持国防特色、注重实践育人”的理念,正在积极实践着 “五个历史性转变”:一是由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综合发展,向理工为主,工理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二是由军民结合学科专业为主,向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寓军于民学科专业为主方向转变;三是由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主,社会服务、世界文化桥梁等功能并举的研究型大学转变;四是由培养多层次人才,向主要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方向转变;五是由开放办学向国际化办学的方向转变。
我们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到建校70周年即2010年时,达到国家研究型大学建设水平;第二步是到建校80周年即2020年时,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第三步是在建校100周年即2040年时,建成具有延安精神文化背景和国防科技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笔者:现在,人们对大学的本质特征、存在价值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大学的功能也经历着从传授知识到教学、科研并重,再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现在加上国际交流和文化引领,就是四位一体了。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作为研究型大学,自然要奉行精英教育理念,体现人才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广博性、研究性、探索性、创造性。这种规律性的要求,在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中怎样才能够实现?
胡海岩:我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仍应以精英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则是更高层次的精英教育,应带动本科生教育沿着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方向发展。研究型大学具有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所对应的学科能覆盖本科专业,形成从学士到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在这样的体系中,加强本科教育可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秀的生源;而研究生教育则为本科教育提供研究型学习的范例,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保障。我校每年举办的博士生论坛,都吸收本科生参加,目的就是让本科生从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学术熏陶。
研究型大学作为一类高等教育系统,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子系统,二是具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子系统。研究型大学不仅是以科学研究为其主要特征,而且其研究生教育水平要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大学。
在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学校第十五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我们提出要树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确立四个观念:一是“以人为本”,落实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观念,树立依靠广大的导师和研究生办学的理念;二是全面发展,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是协调发展,理顺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实现工、理、文等学科的合理布局、结构优化,协调一致和有序均衡的发展;四是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与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相适应地发展,与国家重大科技发展的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相适应地发展,还有预见性的发展、健康的发展。
通过全校范围的大讨论,在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层面这些观念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
我认为,研究生教育要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依据既定的社会条件,能够满足现在和未来学术、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一是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要求,包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新军事变革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要求;二是要反映学校地位、定位、目标的“特殊”质量要求。
因此,我们的定位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为辅;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术型人才为辅;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根据科学发展趋势,着重培养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探求事物发展规律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对于应用型研究生,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着重培养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的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笔者: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请您谈谈北理工的师资队伍特别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理念、观点和具体的措施?
胡海岩:“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对于大学而言,人是第一位的,教师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一切发展的源动力。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我校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造就一批学术大师,包括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举例来说,为了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必须帮助研究生选择和确定有难度、能创新的课题,让他们在学科前沿领域开拓和创新;导师还应到科学研究的一线去和研究生共同工作,一起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相长。
导师的学术素养、研究能力、培养方式、人生态度、道德情操和学术作风等,时刻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
具体工作层面,我们正在努力加强制度和机制创新,使导师能够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包括关心、帮助导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调动导师的积极性,提高导师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强调导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师德的养成,使导师切实承担起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任。
北理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老、中、青各个群体中都有名师。比如,王越院士、毛二可院士,朱鹤孙教授、马宝华教授、倪国强教授、王涌天教授等,他们培养了很多优秀研究生。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重视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希望名师们能够发挥领军作用。同时,我特别注意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优秀学者交朋友,向他们了解教学科研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在北理工历史上,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校长魏思文就曾拜毛二可老师作为自己的无线电专业指导老师,虚心向教师学习,帮助教师解决困难,为我树立了榜样。
我希望通过不懈努力,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为培养更多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和保障。
笔者:大学是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又是企业乃至社会的思想宝库,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学就象征着文化,大学存在的价值,就是追求高层次的理性精神,创造优秀的文化成果。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北理工的军工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军工文化研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向《军工文化》杂志提供了一批高水平的文稿,已成为培养军工文化专业人才的课堂、开展军工文化学术活动的载体。特别是我们杂志,对该研究中心,对北理工,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胡海岩: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的指导地位,以“爱国、创新、学术”为核心,以大学精神建设为灵魂,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精神和具有北理工特色的大学文化。与此同时,发挥学校军工文化研究中心的作用,推动军工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是我们既定的文化建设思路。
我校一直重视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构建以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平台。我们积极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大学文化建设,特别倡导探求真理、勇于创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只唯实的大学文化;加强师德建设,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倡导和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职业道德;加强学风建设,着重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校首创了德育答辩制度,构建了德育新机制。
去年,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对我校德育答辩工作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高校中推广我校德育工作经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校德育答辩工作进行了报道。
建设“北理工文化”就是为了强化办学的文化引领。我校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努力建设大学文化,引领学生全面成才。
笔者:大学理念是大学文化中最稳定、最核心的要素,是大学的内在逻辑、理想追求,反映着大学的终极价值,也是大学为自己竖起的一面旗帜。大学理念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大学校长的治校方略中。请向读者介绍介绍您的办学理念及其治校方略、主要思路。
胡海岩:这是我来到北理工之后思考比较多的问题。治校方略和思路概括地说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瞄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全面实施“一提三优”工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我认为,一是跳出传统服务面向的局限,思考自身发展:应对新军事变革的需求,瞄准武器装备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方向,大力建设和加强为军用电子、航天、航空、船舶科技工业发展服务的学科和专业,特别要建设好飞行器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材料学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一批国防科工重点学科,形成为新军事变革服务的新平台。
二是跳出国内教育、科技界的局限,思考自身发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求,瞄准教育国际化、科技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从建设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入手,从海外引进学术带头人和管理干部,加强干部海外培训;通过与海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冲破传统束缚,思考自身发展:大力加强理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高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的前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逐步进入引领国防科技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境界。四是牢记徐特立院长的教诲:“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对学校进行规划、建设、发展、运行和管理。
在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方面,依靠科学的规划、扎实的工作,提升以学术为核心的学校竞争力。学校内涵建设主要指:大楼、大师和大气。 “大楼”是指优美的校园、高水平的基础设施、教学科研设施、公共服务与保障体系;“大师”是指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及其创新团队;“大气”是指高尚的大学精神、先进的大学文化及相应的现代大学制度。
“大楼”和“大师”是硬实力,“大气”是软实力,这三者是构成学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品的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础。
客观地讲,我国重点大学和国际一流大学的根本性差距不在于硬件设施,而在于办学理念和人才素养。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从培养学生、为学生服务出发,在招生、教育、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都做得非常细致,体现着人文关怀。
相比较之下,我国大学以往在这方面关注不够。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大学也越来越关注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大楼”、“大师”,但更不能缺少体现大学精神、核心价值观、大学文化的“大气”,后者是一所高水平大学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基,优秀的大学文化将使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学校成为一流大学奠定最重要的基础,目前我们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笔者: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必须有大楼、大师、大气和大爱。相比之下,大师比大楼难得,大气比大师难求,大爱则是大师、大气的逻辑结果。从您个人的角度说,您作为校长、院士,成长、成功、成就的体会是什么?
胡海岩:媒体朋友常询问,如何在校长和学者这两个不同的角色之间进行平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我的回答是:没有诀窍,只有勤学习、多思考。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校长多为教育家。
目前,我国的大学校长多来自理、工、农、医某个学科的学者,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选择。我认为,从长远看,大学校长还应从教育家中进行遴选。我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从学者走上校长的岗位。因此,我必须正视校长工作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加大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学习和实践。
虽然我已在两所大学担任了8年大学校长,仍感觉压力很大。不仅仅因为忙,更重要的是要朝着教育家、政治家的方向努力。中央对大学校长提出的要求是“既是教育家,又是政治家”,这个要求非常高。
要做好大学的管理者,不能局限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思考。来到北理工之后,我感觉学习、思考变得更加重要了,因为北理工肩负的国家使命更加重要,对校长的要求更高,我必须要从新的角度和高度来思考如何做好大学校长。
目前,我最主要的工作是针对校情,抓住一些瓶颈问题进行战略思考,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短、中、长期发展的规划。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为北理工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校长这个管理岗位上创造价值、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链接: 胡海岩,1956年10月生于上海,2007年8月被任命为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0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1984年在该校获硕士,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此后留校任教,1990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任校长助理,1998年任副校长、党委常委,2001年任校长、研究生院院长,2006年兼任党委副书记。
其间,1992年至1994年任德国Stuttgart大学力学研究所B洪堡基金研究员,1996年至1997年任美国Duke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客座教授。
现兼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Acta Mechanica Sinica》等三种期刊的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等5种SCI期刊的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国防科学技术奖航空评审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4所高校的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与国防科技相关的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研究,在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碰撞振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5部;发表期刊论文186篇,其中75篇被SCI收录,106篇被EI收录。
论著被他人引用2100余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1991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授予“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上世纪80年代末,他提出从非光滑动力学角度研究结构碰撞振动问题。他在国际上率先研究具有摩擦的斜碰撞振动,指出瞬态碰撞成立的力学条件;深入研究了碰撞振动引起的失稳和局部分叉,提出周期碰撞振动的计算方法;在隔振系统中引入弹性/阻尼复合限位器,提出碰撞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方法,解决了改善高频传递率与恶化共振传递率之间的矛盾。
其系列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被美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的知名学者广泛引用,被著名机械振动专家闻邦椿院士的著作连续5页摘录。
其研究成果被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第一型武装直升机的导弹稳瞄系统隔振技术攻关,使导弹靶试命中率从33%提高到100%,保证了该机定型和上百架武装直升机交付使用。该成果获得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胡海岩领导的研究小组针对振动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反馈时滞、弹性约种新的振动控制方法,并用于导弹惯导平台、车辆悬架等工程系统的振动控制设计。
2002年,他完成了该研究主要成果的总结专著《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由享誉世界的德国Springer集团出版。
这是我国学者在Springer集团出版的第一部振动控制专著。国际著名学者Schaechter、Cartmell等多次在《Applied Mechanics Review》上对其研究进展作长篇评述,称:“作者就该主题介绍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系统的分析方法”,“一个归功于Hu等的令人感兴趣的分支”。该成果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