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党课 王伟光:我们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伟大实践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我们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伟大实践
王伟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60周年。60年来,我们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把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结合,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一贯重视自身建设。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建设就成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从夺取政权转移到治国理政,党的建设也从革命党建设发展为执政党建设。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形势和任务,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开辟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党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奠定了我们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础。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对党在执政以后的自身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他反复强调,党作为领导核心,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他重申,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个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发扬优良传统,加强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
他还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思想。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缺少经验,我们党包括毛泽东同志本人,在党的自身建设和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上曾发生偏差,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损失。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党执政前30年的经验教训,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高度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取得了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开辟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使党的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邓小平同志认为,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一切事情的关键。他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为此,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他认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要健全民主集中制,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正常化;改革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总结1989年政治风波教训时,他语重心长地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党的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说。江泽民同志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要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他认为,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为此,全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
进入新世纪后,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说。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抓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要求全党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不断推进制度建设。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系统总结和科学概括党自身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战略举措,党的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全面展开并走向成熟。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全党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005年起在全党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为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去年以来又在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走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路子
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之路。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60年的执政历程中,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的深邃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并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执政党建设,推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准确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丰富执政党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深入思考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不断深化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始终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在执政实践中发展和壮大。认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往往是在修正错误、认识或抵制各种错误倾向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既有丰富的成功经验,也有沉痛的失败教训。
我们党始终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从而逐渐成长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党按照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要求,科学分析和及时纠正“左”的错误,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自身建设的新局面,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从各国执政党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教训。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善于总结和汲取经验十分重要。我们党不仅善于总结成立以来特别是执政60年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经验,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而且科学总结了世界各国执政党治国理政的经验,特别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教训,主要是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
通过多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比较研究,我们党增强了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提高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巩固了执政地位。
取得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成就
执政60年来,我们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主线,着力解决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的建设在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在实践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思想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党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1955年,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加强党的理论工作对于改进党的工作和国家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理论工作的忽视是不能容许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这13年的时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大力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治国理政的组织基础。党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既注重党员队伍数量的发展,又重视党员队伍质量的提高,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党员总数达到7500多万,比新中国成立时增加了16倍。党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发展方式、创新活动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开辟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领域和新局面,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党的基层组织达到370多万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倍。党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废除了领导职务上实际存在的终身制,逐步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和干部分级分类管理的新体制;完善了党的领导干部选举制度,实行差额选举;制定了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条例和规定,使培养、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加大了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努力造就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作风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我们党执政60年来,特别是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把党风问题看做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使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党的各级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引导党员干部向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郑培民等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反对奢侈浪费等腐败行为,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号召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全党努力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从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制度等方面对新的历史阶段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全面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推进党的各项工作、改善党的作风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