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锦园 曹可凡《蠡园惊梦》写家史 看大时代下家国命运

2018-03-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本厚厚的.浸润古意韵味的<蠡园惊梦>,曹可凡准备了4年,"做家族史这件事情,年轻时不会做,等老了又做不了.但其实从齐邦媛的<巨流河>到饶平如的<平如美棠>,这些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的家族史,给了我们太多感动,也让我们知道,过去我们对民间历史和口述历史是怎样的忽略."如今记录下一个家族的故事,或许正能穿越风雨如磐的岁月,拼凑起整个大时代下家国命运的发展截面.这应当就是曹可凡做书的初衷.知天命之年,曹可凡请来研究家族史的专家宋路霞,回顾其曾外祖.无锡王家闯

一本厚厚的、浸润古意韵味的《蠡园惊梦》,曹可凡准备了4年,“做家族史这件事情,年轻时不会做,等老了又做不了。但其实从齐邦媛的《巨流河》到饶平如的《平如美棠》,这些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的家族史,给了我们太多感动,也让我们知道,过去我们对民间历史和口述历史是怎样的忽略。”如今记录下一个家族的故事,或许正能穿越风雨如磐的岁月,拼凑起整个大时代下家国命运的发展截面。这应当就是曹可凡做书的初衷。

知天命之年,曹可凡请来研究家族史的专家宋路霞,回顾其曾外祖、无锡王家闯荡上海滩的传奇经历,撰写40余万字的家族史长篇《蠡园惊梦》,梳理家族历史脉络。这个家族的命运同中国近代史上显赫的民族资本家荣家紧密相连,但与荣家不同,王家的家族史一直无人整理。曹可凡说,如今书本付梓,这既是自己对120载五代故人旧事的回望,亦是致以家族年轻一代当可禁住岁月流转的馈赠。

执着于“无一字无来历”,曹可凡与宋路霞合作耗费大量时间往返于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之间。两人穷经皓首,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家族成员的丝缕踪迹。其中第一份也是极其珍贵的一份资料,是曹可凡曾外祖父王家的宗谱。这宗谱的题写人赫赫有名——正是岳飞亲笔写下的“王氏世宝”四个大字。

尔后,王家从千余年前的历史风云里,一步步走到百年前的无锡。太湖畔,蠡园以范蠡得名,却是由王尧臣与王禹卿昆仲建造,其中王尧臣便是曹可凡的曾外祖父。“他们从无锡来到上海,算是彼时的‘打工仔’,但因着奋斗与智慧,终一步步成为企业高管直至商业巨子。

”曹可凡幼年的记忆中,祖母凭口说言传讲述了不少“天宝遗事”。譬如王家兄弟怎样参股荣宗敬的面粉厂,并将其打造成庞大的面粉商业帝国;譬如在1933年经济危机时他们为王家与荣家的纱厂力挽狂澜;譬如曹可凡的大舅王启周如何与锡社一同成为“五卅运动”的积极分子;再譬如其祖父曹启东怎样一边在面粉厂里当会计,一边掩护多位中共地下党干部,甚至还利用管理福新厂的便利,为解放区送去紧缺物资。

沉浸于史海钩沉,曹可凡发现,幼时祖母口述的这些零星记忆,竟都能从史料中找到印证。这又让他感慨起自己著书的初心。1938年,47岁的胡适先生在给陈光甫的照片背面写下几句小诗:“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

做了过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曹可凡惊觉,自己也在知天命之年感同身受。“在拼命向前奔跑的同时,时常也会禁不住回头望,时不时地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于是,便想起小时候听过的几段家族故事。”他说,“这样的事、相似的感觉,许多人都会有。但许多人也许未曾想到,一个家族的命运竟与国家的时与运有着微妙又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