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宁相声理发 陈峰宁相声 还能“火”多久

2017-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陈峰宁网上蹿红后,也带火了南京相声小剧场火爆.记者了解到,本周末开心茶馆.永熙茶楼这两个南京相声小剧场有陈峰宁的演出,票一开售就卖光,连加座都被抢光.    最赢得观众笑声的,是陈峰宁模仿的各种活灵活现的市井小人物,比如<挤公交>上演的是公交车司机与乘客之间啼笑皆非的故事,<抢红包>说的是过年时小夫妻俩光顾着用手机抢红包,闹起了矛盾.陈峰宁说,这些都是自己的原创,素材内容取材于新闻.网络,都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真人真事,观众很容易有共鸣.    亲切的南京话,成为南京相声独有

    陈峰宁网上蹿红后,也带火了南京相声小剧场火爆。记者了解到,本周末开心茶馆、永熙茶楼这两个南京相声小剧场有陈峰宁的演出,票一开售就卖光,连加座都被抢光。

    最赢得观众笑声的,是陈峰宁模仿的各种活灵活现的市井小人物,比如《挤公交》上演的是公交车司机与乘客之间啼笑皆非的故事,《抢红包》说的是过年时小夫妻俩光顾着用手机抢红包,闹起了矛盾。陈峰宁说,这些都是自己的原创,素材内容取材于新闻、网络,都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真人真事,观众很容易有共鸣。

    亲切的南京话,成为南京相声独有的传播魅力。工作室负责人李世涛说,“南京话、南京化”是他们特别看中的特色,像陈峰宁这样的单口相声,“一个人就能活灵活现地演一群人”,接地气、有意思,放到网上不怕没点击率。

    130多张票55秒钟卖完

    记者发现,之前网络上也陆续流传过一些相声视频,陈峰宁的节目视频也不少,但为什么都没有像这次这样火爆?

    李世涛说,之前网络流传的南京相声视频,大多是网友们去现场看节目时自己录的,画面效果大打折扣,这次由专业摄影团队操刀,弥补了画质、角度的缺陷。

    其次,传统曲艺要与新媒体结合,必须考虑互联网传播的特性。“现在99%的年轻观众都是用移动终端看视频。我们有过统计,很少有人耐心对着手机看上十分钟以上的视频。” 李世涛说,所以最后传上网的陈峰宁相声视频,都经过了精心剪辑,加工成了7分钟左右的小短片,再配上动画、字幕等特效,添加了有噱头的标题,让网友一看就有点开的欲望。

    此外,“硬腿子工作室”还顺水推舟发展到线下推广,在微信上推出南京相声小剧场网络售票,“55秒钟,130多张票全部售完!”对于这种网络营销,南京大学学生杜对对很欢迎。他告诉记者,这几天他的微信朋友圈中不少同龄人都在转这个视频,他们这帮喜欢传统曲艺的学生,曾经组团去开心茶馆、永熙茶楼这样的小剧场听相声,现在一打开微信,就能买票、看视频,太方便了!

    “曲艺发源于草根,要让传统曲艺赢得更多市场,必须先放下身段。”省曲艺家协会秘书长芦明认为,原来我们一直以为传统曲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陈峰宁现象”的启示之一,就是传统曲艺要“就青年”,要多往年轻人的方向靠、走进年轻人的内心世界。

“我们最近的曲艺创作有一个误区,就是用所谓高大上的‘正能量’教育你,但年轻观众最讨厌‘说教’,陈峰宁的相声拿周围的新鲜事儿来调侃,在笑声中引人深思,这才是真正高明的艺术。”

    原创匮乏成最大掣肘

    陈峰宁相声网络火爆之余,也让我们思考:传统曲艺搭上新媒体这趟快车,是否就将开往春天?

    “南京上世纪曾是全国曲艺中心之一,但目前的现状而言,仍缺少像北京郭德纲、上海周立波那样的代表性人物。”芦明告诉记者,南京相声也叫南京白话,演员表演时抖的“包袱”大多来自于南京方言,方言的“文化穿透力”很强,亲切活泼,可以说永不过时。

    不过,记者了解到,南京曲艺剧场的氛围并不火。如今观众想去听一场南京相声,只能去开心茶馆、永熙茶楼等几家屈指可数的小剧场。这些小剧场也经历过发展的波折,困难时期曾经历过全场只有寥寥几名观众的窘境。陈峰宁近日在网络火爆,带火了相声小剧场的售票,但是这股热潮能持续多久,现在还不好说。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相声最终还是要靠作品来赢得观众。”陈峰宁感叹,“我一个人写、编、演,实在很累!” 跟周立波、郭德纲这些背后有专业团队的大腕儿相比,南京相声演员大多靠单打独斗。陈峰宁着急的是,“南京相声现在缺少原创团队。眼下不少演出商找上门来,但光靠一己之力,想要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作品,难!”

    “我省的曲艺地域性强,具有各自城市独特的文化基因,像苏州评弹、扬州评话都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南京相声要想真正成为一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名片,还需要更多创意点子。

”芦明提醒,如果没有好的内容,光靠互联网的噱头,也产生不了大师和经典作品。就目前而言,南京相声添加了不少与时俱进的内容,但尚缺少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段子。像大师侯宝林、马三立的许多名篇,即使是半个世纪前的创作,现在依然在网络上有着火爆的点击率。  本报记者 顾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