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平的子女 叶挺脱党出国的真相始末 叶挺9个子女现状如何?

2017-1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于叶挺,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他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自动脱党",并从这时起到抗战初期膺任新四军军长之前,有个"十年消沉"阶段.但根据我们对史料的研读,说叶将军"自动脱党"显然违背客观史实.我们从当时的广州起义谈起.发动广州起义是中共中央临时决定的.起义的总负责人是张太雷,日期定在1927年12月13日,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由骁勇善战的叶挺出任起义军军事总指挥.然而,叶挺却是被蒋介石通缉的首要战犯,他事先并不知道上峰精神.从保障安全考虑,起义领导

关于叶挺,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他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自动脱党",并从这时起到抗战初期膺任新四军军长之前,有个"十年消沉"阶段。

但根据我们对史料的研读,说叶将军"自动脱党"显然违背客观史实。

我们从当时的广州起义谈起。发动广州起义是中共中央临时决定的。起义的总负责人是张太雷,日期定在1927年12月13日,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由骁勇善战的叶挺出任起义军军事总指挥。

然而,叶挺却是被蒋介石通缉的首要战犯,他事先并不知道上峰精神。从保障安全考虑,起义领导人之一黄平建议不宜过早通知他。结果临起义发动的前一天,他才被匆匆召来广州。事实上,对于起义的发动,广东省委内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像军委委员聂荣臻等就认为时机尚不成熟。

叶挺也认为敌我力量过于悬殊,起义纵使成功了,也不宜久留广州,而应将队伍带往海陆丰,与彭湃领导的当地苏维埃会合。叶挺的意见,当即遭到共产国际派来的德国人诺依曼的强烈反对,他给叶挺把广州起义队伍拉到农村的想法,扣上了一顶"土匪主义"的大帽子。

可以想象,没有接纳常胜将军叶挺的主张,起义的无言的结局,此刻底定。 许多年之后,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们一提到广州起义的惨败,无不承认叶挺的主张是切实可行的。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谈起上述事情,还说:"当年的张太雷同志死的太可惜了,党中央和张太雷如果接受了叶挺将军的意见,革命很有可能要早胜利几年。"事实证明,叶挺的意见是正确的,如果被采纳,可能要避免很多革命同志的牺牲。

叶挺的主张,也正是与毛泽东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相通的,是外国革命经验与中国特色国情相结合的正确选择,这说明叶挺此刻已具备一个革命家和军事家的才略。

然而叶挺事后却受到了严厉地处罚。中央派李立三作为代表,前往香港负责起义的善后工作。他召开有关会议,却把叶挺排斥在外,并给予黄平等7人撤消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不同处置。叶挺也在7人之列。

1828年3月,周恩来亲赴香港,纠正李立三对广州起义做的错误结论和惩办措施。叶挺的留党察看处分虽予撤消,但对他在起义中表现消极的指斥却未被更正,这让他难以接受。

1928年夏,中共"六大"即将在莫斯科召开,叶挺前往苏联向共产国际提出自己的申诉,请求撤消对自己的不实指责。申诉信却落到了"城市中心论"的王明手中。两人政见不同,王明对叶挺的态度自然是冷漠、指责、疏远和排挤。

对此,周恩来当年就有过叙述:"广州起义后,叶挺到了莫斯科,共产国际还说他政治动摇。共产国际没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做报告,共产国际不允许他去,这样他就跑到德国去了。这件事应该给叶挺申冤。"

可以想象,从一个舍生忘死的革命军人,并在北伐战争、两次武装起义中表现出卓越运筹指挥干才的高级将领,到突然遭到错误的指责,并被冷酷地关在共产国际的门外,这对一个满腔热情的革命者无疑打击太沉重了,那种心情,谁又能承受得起呢?

自此,叶挺开始了一段落魄的流亡生涯。这一"流亡",就是漫长的十年!

二、十年国外生涯,国共同争叶将军

再揆诸事实,叶挺虽在国外,却依旧心系祖国。他自行研读过德国军事方面的众多着作;并主动地和他认为是有中共背景或与之可能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员联络来往,如廖承志、阳翰笙、柯麟等;他拒绝陈诚、陈济棠等做蒋介石的说客"拥蒋共事"的邀请,如此看来,他的人生很难说是消沉的。

抗日战争正酣之际,周恩来频繁与叶挺书信往来,建议他向陈诚提出愿意出面组建新四军的主张,叶挺本与周恩来感情深厚,特同意回国参战。

事后,蒋介石非常窝火,蒋介石认为本已不计当年广州起义的前嫌,又愿意争取叶的加盟,没想到叶挺当军长后不来拜谒自己,反而去了延安!

我们知道:蒋介石在对中共领导的江南数省游击部队改编后,由谁出任统帅一事一直费尽心思。他心中的理想人物是陈诚或张发奎,可他们两个都各有所虑,软中带硬地表示拒绝。蒋介石左右权衡,感到与其把改编后新四军的指挥权交还给共产党,不如采纳陈诚的建议,让既与国民党有着较深渊源,又被共产党冷落了数载的叶挺去当这个军长。

叶挺到延安后自然要谈到自己的党籍问题,毛泽东却说:"你不当共产党比当共产党起的作用更大。当了共产党你就不能当新四军的军长了,许多话和要求也不好说了,因为国民党不会让共产党员当新四军的军长,也不会采纳共产党的建议和要求。"叶挺礼貌地接受了的这种安排。

这无疑又是另一个悲剧。"皖南事变"中,叶挺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三、皖南事变,千古奇冤

正如上文分析,果然叶挺连参加的新四军党务会议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军事行动决断权,结果"皖南事变"中的部队除2000余人突围外,被国民党围剿阵亡的接近7000人!副军长兼政委项英带着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再度与部队会合时,皖南新四军已陷入绝境,在整体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叶挺决定分散突围。

这时,饶漱石亲自找叶挺谈话,要他出面与堵在前面的国民党32集团军108师谈判,并说明他代表的是党组织的意向。叶挺本不同意谈判,他已拟好了致妻子的绝命电报,准备战死,只是经饶漱石一再劝说,他才同意赴敌营谈判。

由于此前派敌工部长林植夫谈判,已遭敌扣押,故叶挺此去笼罩着浓郁的重蹈覆辙的阴霾。叶挺与叶钦和、叶天流等人下山到了108师,果然遭到了扣押。这又是一桩历史疑案!

叶挺被扣押后,蒋介石派员对他进行一系列"劝降"工作,毕竟蒋对叶的军事才能还是颇为倚重的。但这一切,对叶都收效甚微。蒋遂决定将叶挺相继送往上饶、重庆、桂林等数处秘密监禁。

四、叶挺死因迷雾重重及其子女现状

经毛泽东、周恩来等赴重庆谈判,蒋介石最终同意释放叶挺出狱。1946年4月8日,按预定的安排,叶挺及夫人和女儿叶扬眉、尚未取名的孩子阿九(因是第九个孩子),将同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等,乘坐美军的47型运输机返回延安。同机的还有八路军军官李绍华、彭踊左、魏万吉、赵登俊、高琼以及4名美军驾驶人员等。

这一天,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以及秦博古、邓发的妻子,都来到延安迎机。但那天一直等到了傍晚,也没等到飞机的影子来。

两天后,噩耗传来,叶挺将军一行乘坐的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为此,毛泽东特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陈毅作《哭叶军长希夷同志》。叶挺将军的遗体下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之中。

人们不禁疑问:"四八"空难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意外事故,但也有人说是国民党军统特务所为。说军统的头目直接找到当时在"中美合作所"特工队队长杜吉堂,其中有个略懂飞机构造的特务就说:"破坏飞机的飞行仪表,使飞机迷航,自然会坠落,岂不是万全之策。"于是这帮罪恶的黑手,开始了他们的罪恶之旅。

当然,还有其他诸类不同的说法。死因至今尚无定论。

文尾,顺便交代一下叶挺子女现状:

1925年叶挺将军与李秀文女士结婚。婚后,叶挺将军和李秀文女士生有9个子女,7个男孩,两个女孩。其中三子早夭,五女扬眉和出生后尚未来得及起名字的幼子阿九和父母于1946年一同遇难。女儿叶剑眉1993年因病去世。

而今健在的只剩下五个孩子,长子叶正大,解放军中将,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总装科技委顾问;次子叶正明,中国对外应用技术交流促进会主任;三子叶华明,深圳先科集团董事长;四子叶正光,六合联营集团董事长;幼子叶启光,叶氏环星集团董事长。

叶正光之子叶铁军,现任北京上地电子信息发展公司经理;叶正明之子叶大鹰,着名导演。着名电影《红樱桃》《红色恋人》就是他导演作品。并在徐静蕾导演的电影《我和爸爸》中扮演"爸爸"主角。

最后,让我们以叶将军当年狱中《囚歌》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