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峰摄影 郑云峰 一个人的摄影大军

2017-07-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心中的三峡.随着岁月的变迁,曾经的三峡美景已经渐渐消逝,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透过郑云峰拍摄的照片,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欣赏到三峡的壮美与瑰丽.20多年来,郑云峰拍摄有长江.黄河等各类历史图像资料近20万幅,身兼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州摄影家协会主席.英国皇家摄影协会高级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等数职,先后荣获中国摄影传媒人物大奖.中国国家图书奖.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等多种奖项.去年12月,他荣获"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青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心中的三峡。随着岁月的变迁,曾经的三峡美景已经渐渐消逝,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透过郑云峰拍摄的照片,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欣赏到三峡的壮美与瑰丽。

20多年来,郑云峰拍摄有长江、黄河等各类历史图像资料近20万幅,身兼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州摄影家协会主席、英国皇家摄影协会高级会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等数职,先后荣获中国摄影传媒人物大奖、中国国家图书奖、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等多种奖项。去年12月,他荣获“2010中华文化人物”。

喝着黄河水长大的郑云峰面庞黑里透红,五官线条劲健,谈起话来嗓音沙哑,语速很快。他坦言,他对江河有着特殊的眷恋,自费7年抢救性地拍摄三峡,出发点不是为了稿费,也不是为了扬名,而是出于“炎黄子孙对长江这条母亲河的爱恋之情,想用相机把她原来的面貌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永恒的记忆”。

摄影记录者首先应是思想者

1941年,郑云峰出生在安徽省萧县黄河故道边的一个乡村,他做过泥瓦匠、木工,当过炮兵,后又从工人做到干部。上世纪70年代,他开始自学摄影,作品却屡屡被拒之门外,理由是——不真实。

1985年,44岁的郑云峰借出差的机会来到三江源头。他很快被藏民们以马代步、以帐篷为舍、以炒面为粮的生活和大自然的真实魅力所感动,情不自禁地端起相机。随后,这些作品很快在《人民中国》上刊发,香港《中国旅游》画报也与他签约……突如其来的热烈反响让郑云峰终于找到了镜头的聚焦点:“自然的必是生动的,生动的必是感人的,感人的定是传世的。”

自此,他决定将“两河”作为后半生镜头中的主角。1986年6月,他首次进入长江、黄河源头地区,以帐篷为家,夜宿荒滩雪原;以炒面为粮,体验游牧生活,沿途拍摄了自然景象、地理风貌、民族风情、历史遗存、宗教文化等近8万张珍贵图片,出版了21个专题著作。

然而,摄影耗时耗财。为了抓拍到一个好的镜头,郑云峰往往要搭上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以及许多胶卷,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1992年,他负债近百万元在江苏省徐州市开办了大地婚纱摄影有限公司,生意红火。很快,他不仅连本带利还清了欠债,还置下一批固定资产。生活上的安稳并没有让郑云峰舍弃自己的理想,每年他都抽空奔走于青藏高原与黄河、长江两岸,他笑称这是“以影养影”。

1997年,当国家要在长江三峡修建水库的消息传来时,郑云峰呆住了。他立即赶到三峡拦江大坝施工现场,亲眼看见火热开建的大坝和沿江待拆的房舍;看到一家人在祖坟前摆上供果、酹洒烈酒后,齐刷刷跪倒在地,向先人作最后告别;看到离家的人们包上一包黄土,拎上一瓶江水,带上黄槲树苗,一步三回头……

“摄影记录者,首先应当是一个思想者,胸中应有历史的沉重感、时代的责任感、未来的重托感,才能把自己的艺术与人民、民族、时代的精神融合起来,拍摄出优秀的作品来鼓舞人。”郑云峰坚定地说。

目睹三峡工程正改变着峡江两岸数代人的命运。郑云峰心想,“对摄影者来说,这样的大事不记录还记录什么呢?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责任。”他急忙返回徐州,安排好生意和家人的生活,带上5年的积蓄换来的反转片胶卷,一个人上路了。

一个人的摄影大军

曾有人这样说:“三峡工地上曾经有建筑大军、移民大军、考古大军,而郑云峰则是一个人的摄影大军。而在中国文化保护的生命线上,郑云峰并不孤单。

1997年5月,为保证拍摄计划,郑云峰花一万多元请当地老船工打造了一条长13米、装备颇为简陋的小木船,配上动力桨。“为了更好地用照相机给大家展示三峡的变迁,我决定从三斗坪逆江而上,当时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交通工具问题。那时长江上每天只有两班航船,根本无法为我提供拍摄条件。我就自己出钱,让青石镇的老船工专门为我打造了一条机动船,并请他为我驾船,请他的儿子和另外一个年轻人当我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