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做错什么了 毛泽东批示胡风检讨:都成了反革命 说什么第几稿
核心提示:"错登"的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惊动了周恩来,然而随后前往毛泽东处请示的周扬,带来了最高指示,主席说什么二稿三稿,胡风都成了反革命了,就以《人民日报》的稿样为准,要《文艺报》按《人民日报》的重排。
凤凰卫视2012年2月27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在中国民间的习俗中,农历五月十三号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这一天也被人们视为"不详"的"大凶之日",1955年5月13号,《人民日报》发表了胡风所写的《我的自我批判》,与此同时还刊登了《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尽管这一天并不是农历的五月十三日,不过身为《文艺报》三个常务编委之一的康濯还是感到了不祥之兆,更使他感到不安的还有一件事情,本应登上报端的是胡风检讨的第三稿也就是定稿,而这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的胡风的检讨居然登错了,变成了未定稿子第二稿。
"错登"的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惊动了周恩来,然而随后前往毛泽东处请示的周扬,带来了最高指示,主席说什么二稿三稿,胡风都成了反革命了,就以《人民日报》的稿样为准,要《文艺报》按《人民日报》的重排。《文艺报》在胡风事件中,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从1954年底,《文艺报》就开始了对胡风的批判,不过主要集中批判他的文艺思想,但是5月13号的《人民日报》,让事情急转直下。
《文艺报》原来组织准备的从文艺理论和学术思想方面,批判胡风的文章就不能用了,康濯回忆说,这以后他们主要只组织发表了三类文章,其中第一类就是政治揭露和批判的,主要带有表态性质,在随后出版的《文艺报》合刊号上,发表了近三十篇的"表态文章",这些文章最长的不到2000字,最多数不到1000字,作者多为文化、学术和艺术界的名人,尽管文章的内容都是义正辞严的谴责、批判,但是某些文章还是表达出了一些不同的"特色"。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排在首篇的叶圣陶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看了五月十三日〈人民日报〉关于胡风的材料》,这看上去似乎不像一篇批判文章的题目,一开篇叶圣陶写道"我看不懂胡风的文章,一个个字全认得,说的什么意思可不明白,只好放下不看。"
对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风检讨,叶圣陶仍然表示"看不大明白,因为"所谓‘材料’是胡风给舒无的一些信",不过叶随后表示,当报纸给这些材料加上了"提要、按语、注释"之后,他"大体看得懂得,我又看了这些信,不由得又惊骇又愤怒",随后当然也是一通批判。
不过叶圣陶不愧是公认的语文大家,尽管易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表态文章要写,但是他还是留下了一个伏笔,他的看法、批判,完全是根据这些报告、提要、按语、注释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