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燕谊的丈夫 柏燕谊:学点心理学 如何应对孩子上幼儿园产生的分离焦虑

2017-08-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大人带着孩子无限憧憬的走入幼儿园,期待孩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玩耍时,却痛苦的发现孩子如此不愿意面对.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小艾和宁宁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今年也一起开始了幼儿园生活.关于孩子入园的各种不适应状况,她们的妈妈都早就听说了,也都提前为孩子的入园做了准备.第一天两个小家伙出于对幼儿园的好奇,都乖乖地顺利入园了,没有出现妈妈们预想的哭闹状况,但第二天两个小家伙的表现就截然不同了.小艾大哭大闹,妈妈连哄带骗地把她送到幼儿园,她抱着妈妈的腿不让妈妈离开,最后还是被老师强行抱进幼儿园的.听着孩子

当大人带着孩子无限憧憬的走入幼儿园,期待孩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玩耍时,却痛苦的发现孩子如此不愿意面对。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

小艾和宁宁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今年也一起开始了幼儿园生活。关于孩子入园的各种不适应状况,她们的妈妈都早就听说了,也都提前为孩子的入园做了准备。

第一天两个小家伙出于对幼儿园的好奇,都乖乖地顺利入园了,没有出现妈妈们预想的哭闹状况,但第二天两个小家伙的表现就截然不同了。小艾大哭大闹,妈妈连哄带骗地把她送到幼儿园,她抱着妈妈的腿不让妈妈离开,最后还是被老师强行抱进幼儿园的。听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妈妈泪眼涟涟一步三回头,而这种状况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相反,宁宁却出奇的安静,不哭也不闹地跟着妈妈去幼儿园,让小艾的妈妈很是羡慕。但是宁宁妈妈却感觉孩子情绪不高,问宁宁幼儿园的事情,她也不肯说。平静地过了几天后,宁宁开始在早上表示身体各种不舒服,还经常在妈妈要送她去幼儿园时说肚子疼。妈妈只好让宁宁在家休息,可很快妈妈又发现,宁宁一在家,不适的症状就消失了。

孩子出现了分离焦虑

虽然小艾和宁宁的表现大不相同,但她们都出现了分离焦虑。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孩子由于与亲人分离而产生的不安或不愉快等焦虑反应。出现分离焦虑的孩子会烦躁、哭闹、发脾气,还有些孩子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身体症状。

如何面对孩子因入园而起的分离焦虑

很多孩子都会像小艾那样,新入园时大哭大闹,也有些孩子会像宁宁那样,知道哭闹不对,爸爸妈妈不会因为她哭闹而满足她,就用其他方式来实现目的,比如,装病。总之,她们都希望赢得妈妈的陪伴,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向孩子表明态度,让孩子知道必须坚持去幼儿园,但态度要和善而坚定,绝不能哄骗、恐吓。如果孩子以身体不舒服为理由拒绝去幼儿园,家长就要判断孩子是否真的病了,或者请医生帮助辨别。万万不可孩子一哭一闹一装可怜,家长就心软了,就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

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会延长孩子的入园焦虑期,而且也会给孩子今后的成长留下隐患。幼儿园不愿意去就不去了,以后上学怎么办?孩子不可能永远留在父母身边,待在自己熟悉的小环境里面,他们最终要独自走向社会,迈出第一步的阵痛和焦虑早晚要经历。

家长的态度还要明确,要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和家长上班一样,都是人生不同阶段的任务,不是想去就去,想不去就可以不去的。要对孩子说:"明天该去幼儿园了。"而不要说:"明天去幼儿园好不好?"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问孩子:"明天你是想让爸爸送你去幼儿园,还是妈妈送?"而不要问孩子:"你是想明天上幼儿园,还是后天?"家长明确而坚定的态度,可以让孩子在心理上得到暗示,知道自己就应该坚持去幼儿园。

有些刚入园的孩子,晚上回到家,会变得爱发脾气爱闹情绪。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初入园,还难以适应幼儿园的规矩,再加上分离焦虑的影响,孩子一整天都处在高度紧张的情绪中。回到家他们会放松,发点儿小脾气也可以理解。

所以,当孩子发脾气闹情绪,家长先不要制止,让他好好释放情绪,把脾气发出来,然后再去安抚,讲清道理。家长应该起到调节孩子情绪的作用,在孩子经历入园分离焦虑的时期,尽量在家里帮孩子缓解情绪,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一起做做游戏。从幼儿园接回孩子后,多和孩子一起在户外做做体育运动,让孩子通过奔跑、跳跃来释放焦虑等负面的情绪。

心理学小贴士: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出现分离焦虑

从心理学角度,我不建议把3 岁以前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因为3 岁之前,是孩子与父母建立安全性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如果3 岁前安全性依恋关系建立得好,父母与孩子就能拥有充分的信任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就有安全感,在未来也会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如果3岁前非安全性关系一旦确立,除了会影响到亲子关系,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孩子对社会和他人的信任感。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分离焦虑症的倾向,在进入中小学后,也更容易出现学校恐惧症和厌学——学校恐惧症经常是幼儿时期分离焦虑症的延续和后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