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杨维骏为何举报仇和?

2017-1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是改革强人,是政坛能吏,是官场明星,也是落马的省委副书记.他就是仇和.一个标签繁多的争议官员.我所在报馆,先后三次报道他,有人甚至说其中一篇文章,把他推向了更高的政治舞台;我还去过沭阳县,这是仇和仕途的一个重要起点.高官频频落马时,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是距离你极近的,近得让人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仇和的落马,就是如此.因为近,不免有更多的感触.回头看仇和仕途的起落,正是中国特色政治的一个样本.正职就折腾,副职就消停观察仇和的仕途,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任沭阳县委书记,折腾;任宿迁市委书记,折腾;任

他是改革强人,是政坛能吏,是官场明星,也是落马的省委副书记。

他就是仇和。一个标签繁多的争议官员。

我所在报馆,先后三次报道他,有人甚至说其中一篇文章,把他推向了更高的政治舞台;我还去过沭阳县,这是仇和仕途的一个重要起点。

高官频频落马时,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是距离你极近的,近得让人一时半会接受不了。

仇和的落马,就是如此。

因为近,不免有更多的感触。回头看仇和仕途的起落,正是中国特色政治的一个样本。

正职就折腾,副职就消停观察仇和的仕途,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任沭阳县委书记,折腾;任宿迁市委书记,折腾;任江苏副省长,安静;昆明市委书记,折腾,云南副书记,又安静了。

仇和名满天下的几次改革,都是在当一把手,担任副职时则相对消停。

媒体曾这么报道仇和担任县委书记时的反腐:仇和从外县调入一名纪委书记,一位检察长;媒体还这么报道他的改革:任宿迁市委书记期间,他卖学校、卖医院,“一卖到底”。

这就是中国现实中的一把手,虽然级别不高,但人权财权全部集中在一人手中,可以随意调配干部,还可以随意给经济发展定方向,几乎是全才。

当县委书记时,改革遇到争议,他说,“我也不强求你们统一思想,但我看准了的事,就要干”。

当副省长时,太湖爆发蓝藻危机,水利厅一名副厅长的意见与他不一样,总结发言时仇和的态度却变了,采用了副厅长的说法,“你们才是这方面的专家,言必称‘请教’。”

当了昆明市委书记后,仇和又变强了,“只要50%同意,我就干了;如果有80%觉得可以干,我觉得势头已过,没有干的必要了。

当一把手,不管是对老百姓还是对手下官员,仇和都很“仇”,变成副职后,他就变“和”了。可见,仇和的“仇与和”不是随着阅历改变而变的,而是与权力大小直接相关。当一把手,权力大,想干就干,想怎么干怎么干,既不管支持的人是多是少,也不管是违法还是不违法。

打着“为公改革”旗号的铁腕强人仇和作为一个地方官,被广为人知与改革有关。

无论是任沭阳县委书记、宿迁市委书记还是昆明市委书记,他都不断在“改革”。

改革中的仇和,曾被身边的官员这么评价:仇和做事喜欢走极端,不重过程,重结果。

这名官员回忆仇和强推的车拆惨状:铲车、吊车开路,公检法加上居委会的干部,一共出动300多人,居民限时搬完。“有个妇女的柜子太大,搬不出来,铲车上去了,轰,房子推倒了,埋在里面。这个妇女一下子昏了过去。”

2008年8月7日,时任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在昆明市的一个城中村拆迁改造工程启动仪式上发言。

仇和在各地主政期间,这样的拆迁改造不胜枚举。

当地流传的顺口溜,十分形象地再现了仇和强拆之狠:拆了你别哭,没拆你别笑,那是仇和没看到。

仇和反问质疑者,“不用强制力量行不行?中国要用50多年走完西方300多年的路,怎么走?只能是压缩饼干式的发展。”

这段现场描述,和仇和自己的解释,淋漓尽致地把中国基层官员的霸道与蛮横以及权力的任性呈现出来了。

强硬地推行拆迁,和当下各处的“满城挖”、“一指无”、“耿拆拆”如出一辙。仇和说,他是为了城市发展和百姓长远利益。其他一众类似的官员,大多也是这个口吻。我很难相信,一个爱民的官员,可以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去侵犯他爱的人。

面对仇和这样“想对老百姓好”的官员,老百姓有时候真的很无奈,他说他要对你好,你不能拒绝,拒绝的后果可能是半夜被人拍黑砖、家门被人泼粪,或者半夜被一群闯进家门的蒙面大汉绑到上百里外的山里扔下。

如今那么多打着“改革标签”的官员落马,很好地回答了仇和“为公才改革,为私谁改革”的反问。不可否认,有的改革确实是为了民众的公共利益,但仇和本人的落马,多少能证明,有的真的是为了捞取个人仕途晋升的政治资本,有的则纯粹是为了给亲朋好友创造捞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