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三部音乐作品赏析
摘要:在艺术的领域,柴可夫斯基有着其不可被替代的代写论文地位,这位俄罗斯的代表作曲家,其作品直接影响很多后来者。本文从他的几部代表作进行了分析。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的代表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被称为舞剧音乐大师。他的作品融汇了俄罗斯风格与西方风格,作品数量众多,本文论述的是他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 。
关键词 柴可夫斯基 胡桃夹子 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被迫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可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如果说小时候的他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那应该是他特别脆弱敏感的天性。柴可夫斯基不满足于只当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于是他报考了彼得堡音乐学院,向部里提出辞呈,从此完全投身音乐,畅游在音乐的海洋里。
在他的音乐里,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不过作曲家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他的作品是俄罗斯音乐风格加上西方音乐的特点而融合,形成了特有音乐风格,其管弦乐法是后世人学习的范本,作曲虽然色调阴郁,但听来却明亮畅快,他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最为著名,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最为著名,4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亲自指挥演出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9天后便离开了人世。如今的演奏家仍喜欢把他的乐曲纳入自己的演出曲目中,不管你懂不懂的音乐,都会不由自主地喜爱上。
一、芭蕾舞曲
芭蕾舞是柴可夫斯基为数庞大的作品里,不得不提的辉煌,尽管他的一生中只写了三首真正的芭蕾舞曲。柴可夫斯基的三首芭蕾舞曲都近似于歌剧,他用舞蹈肢体表达着自己的音乐心态,三部芭蕾舞剧实在是太被众人熟知,华丽的《胡桃夹子》,忧伤的《天鹅湖》。《胡桃夹子》改编自童话故事,其情节充满了童趣,神秘的童话世界让人留恋不已,从出场的序曲,到著名的《雪花圆舞曲》,每个音的处理,显得那么的和谐。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是由有着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天鹅湖》本是一个流传于欧洲大陆的美丽童话,经过改编后成为举世著名的经典芭蕾剧。第二幕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双人舞,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演绎出对比性旋律,感人至深,已经成为最经典的音乐片段了,令人想起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著名的小提琴和大提琴的爱情片段。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一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
二、代写论文序曲
除了芭蕾舞剧,他的作品熟悉度最多的莫过于《1812序曲》了,一八一二年序曲完成于1880年10月,是尼古拉·鲁宾斯坦委托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创作的作品,也是柴科夫斯基最受人们欢迎的作品之一。在演出中动用了超大规模的乐队,并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军乐队,还动用了大炮。这部序曲能为柴科夫斯基赢得声誉并被推为他的代表作品。
乐曲结构为奏鸣式。一开始是序奏,弦乐奏出缓慢、庄严的第一主题。接着音乐逐渐加快,乐器逐渐加入,音量增强,号角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沉重的低音乐器发出了庄严的号召,随之奏出了骑兵进行曲。主旋律部分首先是一段表现部队行军的主题,用法国号演奏。渐弱的旋律代表1812年10月末法军从莫斯科撤退,炮击声象征俄军将敌人逼退至法国边境。战争进入尾声,乐曲回到引子的赞歌部分,这次是整个管弦乐队一齐演奏,并加入胜利的响亮钟声,示意俄国从法国占领中被解放。在炮声与进行曲中,可以听到俄国国歌《天佑沙皇》。进入呈进部后,乐曲变得富于戏剧性。乐曲为降e小调,结构为三部曲式。快如旋风的主部主题,描绘出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速度转为行板,在军鼓的击声中,俄军的援军到了。不久就变为快板,法国军队出场。法国号开始吹奏“马赛曲”。附部主题抒情优美,具有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了俄军战士对家乡、对祖国与和平生活的深厚感情。展开部中主部主题与《马赛曲》音调的此起彼伏,交错出现,描绘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再现部略有变化,主部的战争气氛更加激烈。副部的两个主题再现后,代表拿破仑军队的《马赛曲》主题更加气焰嚣张,但已变为强弩之末,已失去其耀武扬威的性格。而表现俄罗斯人民的两个主题却一再得到了强调,表现了反侵略战争的节节胜利,拿破仑军队终于在饥寒交迫的惨境下溃败。乐曲尾声呈现象征凯旋的高潮,极其辉煌壮丽。开始时再现庄严的序曲主题《众赞歌》,之后变为谢神曲和凯旋歌。鼓声、钹声和钟声齐鸣,同时出现了活泼而热烈的骑兵主题,在喧闹的钟声和礼炮的伴随下形成辉煌的颂歌。
三、钢琴协奏曲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前的重要作品之一,它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乐曲一开始的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开始是一长大的序奏,中庸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圆号晨曦样开始了一天最为辉煌的时刻,钢琴引领乐队恰如地平线蒸腾喷薄的日出,奏出气势宏伟的乐章,钢琴敲击出巨大的颗粒,饱满圆润响亮,钢琴像急流一般,加强了音乐的英雄性因素,乐队与钢琴之间的激烈竞争在开展着,主题的变化达到了不可复识的地步。最后乐章的一些基本主题都有很大的变化,靠近乐章结束处的一大段华彩乐段,不但展示了钢琴演奏的卓越技巧,同时也为整个乐章的音乐的发展作出了总结,集中表达出这一乐章的意志力和激情的力量。最后,尾声的音乐活力充沛,它以其急速奔驰的音流,辉煌地结束这“钢琴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是介乎前后两个乐章之间的一首抒情间奏曲,短歌行板,g小调三段体。它的音乐怡神悦耳,具有温雅朴质的田园风味。乐章的基本主题是一支具有民歌气质的优美动听的旋律,体现了人对大自然形象的静观和省察,反映了人同大自然永远相亲的感情。这是段优美的行板主题,一切沉浸在无比柔美的旋律之中,被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包裹。晨雾散去,鲜亮起来的大自然令人留恋沉醉,生活的美好和惬意,华美的钢琴声敞亮着思想,清醒仿佛是午后小酣之后的咖啡和清茶,清爽逸美。由钢琴,在短小的间奏后,大提琴和双赞管又交替奏出这一主题,在整个乐章中共反复六次——在乐章第一大段中由独奏长笛、钢琴、两个独奏大提琴和独奏双簧管轮流演奏四次;在最后一段主题重现时又由钢琴和双簧管复奏两次。这主题的反复有五次几乎一成不变,只有乐器音色的变换了。中段的进入,使平和悠闲的牧歌音调中断了,变成了急板乐段,钢琴天马行空般奔驰起来,酝酿出奇妙的氛围,给听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等到乐曲进人第三段,又返回了开始的主题音调。以变奏曲的形式,先由钢琴弹出,后由单赞管再现,最后钢琴、长笛、和单狡管交相呼应,在田园诗风味的意境中结束了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是一首欢乐的颂歌,是充满朝气和生命力,乐章中出现的形象,全都在同一明朗、乐观的氛围中活动。乐章中出现的一些形象,全都在同一个明朗、乐观的氛围中活动。这一乐章用回旋奏鸣曲形式写成。最后,尾声的音乐更是高潮迭现,其雄浑的气势,亢奋的情绪、辉煌的效果都是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