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伯敏 当代杰出美术史学家、山水画家、诗人王伯敏先生在杭逝世
中国当代杰出美术史学家、著名山水画家、书法家、诗人、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民盟浙江省委第五、第六、第七届常委,政协浙江省第七届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美术报顾问,离休干部王伯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2月29日19时50分在杭州逝世,年届90高寿。
王伯敏先生1924年11月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别名柏闽,笔名田宿蘩,斋号半唐斋。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赴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研究班深造,1952年起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生平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士,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杭州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并曾任民盟浙江省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常委,民盟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顾问,民盟中国美院支部主委,浙江省政协委员等。
王伯敏先生出经入史,著作宏富,而以中国美术史研究为学林公推巨擘。先生先后编著并在国内外出版了《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美术通史》、《中国绘画通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民间剪纸史》、《敦煌壁画山水研究》、《中国画构图》、《唐画诗中看》、《古肖形印臆释》、《水墨画纵横谈》、《黄宾虹画语录》等近60种专著,逾千万字。
还有200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并出版有《王伯敏美术文选》、《王伯敏美术史研究文汇》、《王伯敏画集》等。先生亦擅诗词,有《伯敏论诗》、《山水纪游》等出版。
王伯敏先生花费60多年时间,撰写美术界迫切需要的7部美术专史,把我国美术史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他以超前的悟性与创见,对古今书画艺术的论断,提出更新、更深层面的理解,代表了我国美术史学研究的学术高峰,有的填补了我国以至东方美术史学研究的空白,有的著作被国外学者翻译,出版外文本。王伯敏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和杰出带头人,堪称"画史通儒"、"七史罕人"。
王伯敏先生在梳理美术史脉络的同时,不断精研中国山水画的特性(章法、空间、透视处理、墨法、水法、用色、意境等诸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和归纳。他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阔远、迷远、幽远"山水画透视法的"六远"理论;提出了"步步看、面面观、专一看、推远看、拉近看、取移视、合六远"的"七观"理论被列入《中国美术辞典》;提出了中国画的水法理论即"水调墨、水带墨、水破墨、墨破水、水破色、渍水、泼水、凝水、铺水"被称为"水法九种",对绘画界产生深远影响。
王伯敏遍游祖国名山大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身体力行,倡导文人画研究和实践。其画儒雅天成,以朴为美,充满诗意,有"学者妙造""一代儒墨"之誉,开创了当代中国文人画新境界。王伯敏先生以理论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和探究自己的绘画实践,成就斐然。
潘天寿先生曾盛赞他:"不仅专史,能诗又工画,实在难能可贵。"赵朴初先生有"一卷画如黄大痴,构思妙若雨催诗"诗句相赞,他妙用"水法"以水为墨,运化调和,令画面层次生动,苍润华滋。
长期对敦煌壁画及其色变的研究,令其用色更为大胆、直接。他注重空间意境之美,以空间、空白为画眼,开阔的胸怀,长期的人文修养、炉火纯青的笔墨表现手法,使书卷之气、优雅之韵纵贯其作品,直接体现着中国文人画的大雅境界,开创了当代文人画的至美新境。
直到大耄之年,他依然默默锤炼着自己的画风,却更强调禅意境界和对"精神空间"的追求。80岁后,王先生的绘画炉火纯青、日臻化境、朴茂雄浑、变化万千,将长期积累的人文情怀挥洒出来,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阶段的绘画作品更加醇酿。王先生曾说过:"我是为理想而作画,为追求而绘写。"王伯敏先生的绘画实践成为中国画家"理"和"行"完美结合的实证和典范。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可以用"正、清、和、雅"4字来表达,这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所在。而王伯敏先生的学问、绘画艺术和一生修为正是这4个字的写照。
1988年9月,王伯敏主编的《中国美术通史》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中国图书奖"。1992年,国务院授予王伯敏"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荣誉称号。1997年《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获第三届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2009年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中国美协"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
今天,王伯敏先生走了,带着他那淡然的微笑羽化西归。我们痛悼这位人文正脉的画史通儒,我们怀念他"半唐斋里人长乐,壁上云山枕上诗"的精神,我们怀念他"继晷焚膏九十春,不描皮相画精神"的风骨。
祝王伯敏先生一路走好,愿先生在天之灵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