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孔子 卫灵公:孔子最对不起的人

2017-05-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他夸谁可以让他千古流芳,他骂谁则让他遗臭万年.然而,孔子有些时候并不公平,甚至冤枉了有大恩于他的人.最窝囊最冤枉的大概就是卫灵公了!相比之下,卫灵公可真有点儿不值,他跟孔子亲密接触太多了,缺点暴露无遗,也有不少时候考虑不周到,招待不到位,惹孔子生气.有时候,一个人如果好人好事做得不彻底,还不如不做.特别是,跟名人打交道,一定要小心,他一句话不一定能让你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可是他一句话能让你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卫灵公这个"空(孔)心粉",就是一个活教材.孔子对卫灵公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他夸谁可以让他千古流芳,他骂谁则让他遗臭万年。然而,孔子有些时候并不公平,甚至冤枉了有大恩于他的人。最窝囊最冤枉的大概就是卫灵公了!相比之下,卫灵公可真有点儿不值,他跟孔子亲密接触太多了,缺点暴露无遗,也有不少时候考虑不周到,招待不到位,惹孔子生气。

有时候,一个人如果好人好事做得不彻底,还不如不做。特别是,跟名人打交道,一定要小心,他一句话不一定能让你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可是他一句话能让你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卫灵公这个“空(孔)心粉”,就是一个活教材。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很不客气,直接以“无道”二字称之,比对齐景公的批评严厉多了: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

夫如是,奚其丧?”(《论语·宪问》)从时间上推算,这个对话显然是发生在孔子六十八岁回到鲁国以后。此时卫灵公已经死了好几年了,孔子估计自己再也不会回到卫国了,所以才可以放开胆子去评论。

孔子说卫灵公昏庸无道,季康子显然有疑问:“卫灵公真的像您说得这么差,为什么还不失位置呢?”孔子的解释是:“有仲叔圉接待宾客办理外交,祝鮀主管祭祀,王孙贾统领军队。像这样有贤人辅佐,怎么会失位呢?”在孔子看来,卫国治理得不错,没卫灵公什么事,全是大臣的功劳。

那么,我们就有一个问题,谁选拔的这些贤臣?能选拔贤臣,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正是一个国家领导人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吗?难道这个人非得同时具备外交才能、内政才能、军事才能吗?古今中外有这种全才吗?从卫灵公对待孔子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卫灵公也是个识才、爱才之国君。

卫灵公是诸侯国中对孔子最好的国君。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就是卫国,一到就以鲁国大司寇兼国相的级别给孔子薪水,他的夫人南子对孔子也很热情。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期间,在卫国一不称心就不辞而别,在其它地方一不顺心就回到卫国,卫灵公对孔子不仅没有怨言,还都是张开双臂欢迎他。

孔子那次著名的离开,就是卫灵公和南子同车让孔子随后招摇过市那次,孔子走时还说了一句很不客气的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话就等于向全人类宣布“卫灵公是个好色之徒”。孔子在外边晃悠了三四年之后,又回到卫国,卫灵公不仅不计前嫌,而且“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史记·孔子世家》)”,兴奋得跑到城外去迎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卫灵公基本做到了。卫灵公真的是一个修养很好、宽容大度、爱才如命的国君。

根据史料记载,卫灵公也没有什么大的劣迹,在中国历史上应该算是“可以”的那一类国君。卫国治理得到底如何?孔子自己的第一观感最能说明问题。孔子一行离开鲁国,来到卫国。孔子坐在马车上,没有了繁缛的政务缠身,就有了琢磨周边环境的心思,一路上看到卫国的人口众多,不禁感叹道:“人口真多呀(庶矣哉《论语·子路》)!

”旁边赶马车的冉有问:“人口多了,然后怎么对待他们?”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富之)!

”冉有接着问:“他们富起来以后,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育他们!”要知道在春秋时期,可不像现在。搁现在,哪个地方人口太多,可能是计划生育工作没有抓好,上级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然而在那个时期,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是国君有德、政治清明的最可靠指标,自然也是最大的政绩,也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因为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孔子自己不也提倡,一个国家的国君应该讲修文德来吸引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来移民(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从孔子对卫国的第一观感可以推断,卫灵公不仅是“可以”,而且是“相当可以”。孔子周游列国时,首先选择了卫国,这不会是随便瞎碰的。他当初一定认为在卫灵公治理下的卫国,是实现他政治理想的最好平台。

所以,孔子以“无道”称卫灵公,我是觉得有些不太公平的。总结《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我套用“千不该万不该”这首流行歌,作为一个普通人,为卫灵公说几句公道话:千不该万不该,你与美夫人南子同车招摇,让夫子座驾来随后;千不该万不该,你向夫子来问阵,踏入了夫子的军事禁区;千不该万不该,天上突然飞来一群大雁,让你与夫子说话时心都在雁;千不该万不该,你要做孔(空)心粉,暴露自己的毛病给名人。

但是,换个角度来思维,卫灵公在中国历史上又是知名度最高的国君之一,这个知名度就是借助孔子这个名人效应。《论语》二十篇,其中一篇就是以“卫灵公”命名的。也就像现在的文艺界的明星一样,寂寞是最可怕、最可悲的,过一阵子就制造了噱头、搞个绯闻,引起社会一阵轰动。

卫灵公这个风流倜傥的国君,托孔子的福,也在中国历史上出了名,虽然出名的原因不那么好听。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没有新闻的领导算不得好领导,没有绯闻的明星算不得大明星。”从这个角度看,卫灵公也算得上一个“好领导”、“大明星”了。相比之下,陈国、蔡国那些撮儿小国的国君,谁知道他是王二麻子呀!卫国虽小,出名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