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皮影步骤过程的图片】中国皮影戏制作过程 皮影的制作技艺简介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的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镂空的人影和五代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艺人演出皮影时所用的唱腔,除了吸取本地区传统的唱腔外,还有自己的独创。皮影戏虽然看似拙朴,但拙朴中寓巧,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它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一提起这种轻便的艺术形式,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或者称它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
第一步 选皮
皮影的材料采用羊皮或牛皮。去毛、刮挺、去脂,然后钉在木板上拉紧晒干。设计好的画稿便拷贝在这些皮上。一般细皮用于女性或儿童,粗皮用于武将或莽汉。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比如陇东皮影的制作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
第二步 制皮
制皮的方式有很多,以陕西皮影为例,通常有两种方法炮制它的原材料--牛皮:"净皮"和"灰皮"。 "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选好的牛皮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取出用刀刮制四次,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工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
刮好后撑在木架上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 "灰皮"也称为"软刮",浸泡皮时把氧化钙(石灰)、硫化钠(臭火碱)、硫酸、硫酸铵等药剂配方化入水中,将牛皮反复浸泡刮制而成。这种方法刮出来的皮料,近似玻璃,更宜雕刻。
第三步 画稿
皮影人物的设计往往脸部体现个性、服饰强调共性,所以一个皮影班的皮影人物,常常皮影头像有一、二千个,而皮影身体只有几百个。演出时,根据剧情需要,只要将不同的头像插到不同身份的躯干上即可。皮影班有句行话叫"一个身体七个头",说的就是这情景。但女性头像一般是不换的,大约是为了线条的秀美和流畅。
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设计图稿世代相传。即按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个性,设计出不同的形象,但这种设计是有一定程式的,如武生饰武生巾,将军为扎巾、元帅戴冲天盔;丞相穿相貂,文官着板吉;男子按年龄分无须、短须和三髯等。
皮影的制作技艺简介
第四步 过稿
雕刻艺 人将刮好的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 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于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于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
这 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使皮影人物上轻下重,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安稳、趁手。 接下来是描图样,用钢针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过稿",再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中国皮影戏制作过程
第五步 镂刻
雕刻刀具一般都有十一、二把,甚至三十把以上。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尖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艺人需要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于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型花纹则需要用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斜口刀刻制。
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 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
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 实线保留形体轮廓挖去余部,为阳刻,多用于生旦、须丑的白脸,凡白色的物体都用阳刻法。虚实线沿轮廓的两侧刻出断续的镂空线,多用于景片建筑的刻制。
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 刻制皮影有 口诀相传,程序如下: 刻人面--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 刻衣饰花纹--卍字先把四方画,四边咬茬转着扎。
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棂丢出齿,挑成雪花花。 刻盔甲--黄靠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 刻建筑装饰--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
中国皮影戏制作过程
第六步 敷彩
皮影雕完之后是敷彩。敷彩是皮影制作十分体现功力的一步,根据不同的人物和服装施行不同的色彩,一个人物就是一幅工笔重彩的国画。
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 着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以陕西皮影为例,敷彩的方法是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胶色交融成为粥状,趁热敷在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于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
第七步 发汗熨平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 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此外还有一种土办法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 之脱水发汗。
脱水发汗的成败关键在于掌握温度火候。过去艺人们掌握火候的土办法叫"弹指点水",就是用手指蘸水或唾液弹滴在熨具上,观察水的变化,判断温度的高低。
既 看水点所起泡沫大小的变化,也看水分蒸发的速度快慢。所要求的温度一般在摄氏七十度上下。温度恰当,皮子脱水发汗顺利,皮内水分挥发了,颜色也吃入皮内 了,皮影色泽鲜美,且久不褪色,而胶质也可溶化封闭住皮子的毛孔,使皮影永久不翘扭变形。
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使皮子缩为一团,工艺全部报废;温度不足,胶色就不能溶入肉皮,皮内的水分难以排尽,造成皮影人物的色泽不亮,时间长了还会变形。
第八步 缀结完成
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后须将身体各部位用线缝接,并在背后装上翎管,套进竹签棒。依照通常方式,一个人物只须两根签棒,动作复杂的形体则多达四、五根。据说老辈子的高手,连眼皮也能活动起来。完工后的皮影就可用于演出了。
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 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和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 胸部--上部装置卡口,皮影人头就插在那里。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连。 腹部--腹部上方与胸相连,下方与双腿相连,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包括靴鞋在内)。
皮影人 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老艺人称之为"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 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萎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 个完整的影人。
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用铁丝相连,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于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