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东的预约 顾玉东:好医生的公式是“1 X>S”
10 岁那年,顾玉东突然生了一场大病,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甚至进入昏迷状态。年近六旬的医生深夜为他匆忙赶到医院,在上台阶时不慎一脚踏空,从二楼滚到底层,摔成了脚趾骨折。然而这位医生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伤痛,全身心地投入抢救,忙碌了整整一夜。当清晨东方露出阳光时,顾玉东的高热终于退了,这时这位老医生才离开病房去查看自己的伤处。
从此,顾玉东的脑海里“种”下了一位“好医生”的形象,这也成为了他学医的起点。他从这里出发,成为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带领着中国的手外科学科走向世界,在中国当代手外科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个属于“顾玉东”这个名字的“第一”。
1:患者第一的原则
医生这个职业不能拿百分比来算,即使是99% 的成功,即便剩余1%,对患者健康而言也等同于100%的失败。
1966 年 2 月 13 日,顾玉东参与完成了他的导师杨东岳医生主持的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手术。此后的 15 年里,他们共为100 名失去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足趾移植,其中 93 例成功,7 例失败。
93% 的成功率应该说已是十分杰出的成就,但是这 7 例失败术,却让他深感内疚和遗憾。
“我们的成长和荣誉都是用患者的痛苦、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次给青年医生讲课,顾玉东总是提到一个失败的病例。
那是一个正处在花季的 19岁女孩,在一次工伤中,不幸被机器轧烂了拇指,当她打听到上海华山医院能够再造拇指时,她带着希望从千里之外来到华山医院。顾玉东按常规为她做了手术,可是手术过程中发现她的足背动脉和进入第二趾(准备移植到拇指)的血管都非常细,不足1 mm。
根据过去的经验,这样细的血管,术后风险很大。在手术过程中,他把这种情况告诉了女孩和她的家属,询问他们是放弃手术,还是冒一次可能失败的风险。
女孩和其家属决定将所有希望都托付给顾玉东。然而,奇迹没有发生,术后,新造的大拇指每况愈下,最后由红色变成了黑色。虽然家属一再表示理解,但顾玉东却无法原谅自己。“医生的职责就是给患者解除痛苦,现在手指没好,还少了一个脚趾,等于增加了痛苦。”
于是,顾玉东努力钻研,历时 5 年的分析研究,终于攻克了血管变异的难题,首创了“第二套供血系统”。顾玉东也因此在1987 年第一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学实践中,失败在所难免,但顾玉东认为,医生应当力争不败,一切要从患者的利益出发,要以患者获得利益为归宿,要为患者争得第一流的效果。
:“加法”原则
顾玉东常说:“对每一个患者我们医生都要做加法,每一次手术都要让患者有所得,这才是医生应该做的。”
75 岁的顾玉东虽然不经常上手术台了,但他每天的工作仍然忙碌,每周二和周四都会去查房、会诊。如果是他开刀,当天一定要亲自检查患者。有次碰上个特殊的病例,顾玉东不但术前亲自检查,术后也不断跟进病情,在大年初一早晨查房时,顾玉东亲切地问患者,“年夜饭吃了什么?”“春节联欢晚会看了没有?” 虽然顾玉东已是一名院士,但他对患者一丝不苟的精神还时刻感染着他的同事们。
顾玉东要求,在医疗诊治和科研工作全过程中都要做加法。在诊疗和科研前做加法,如临床详尽的检查,不厌其多,只有这样才能不遗漏任何细节,全面地掌握情况;在诊疗和科研过程中做加法,才能不忽视任何环节,正确地处理意外,执行计划;在诊疗后做加法,才能全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全过程都做加法,诊疗和科研一定会成功;相反,只想简化有关的程序,想当然,图省事,患者的结果就难以预料。
X:变异原则
创新的关键不单纯是重复,任何只知道机械性重复的工作者都不可能会有创新发现。
1986 年,一个黑龙江的年轻小伙子,在一次摩托车事故中,不仅左侧臂丛受伤,且左胸多根肋骨骨折,颈部挫伤也很严重。胸颈部的外伤不久便治好了但左手瘫痪已成为残酷的现实。小伙子痛不欲生,他怀着一线希望来到华山医院找到顾玉东。
顾玉东检查后发现,患者侧膈神经、副神经和颈丛神经全部受到损伤,根本没有“多余”的神经了,也就是说,当时所有 4 组神经移植法对他都不适合。是让患者回去,接受终身残疾的命运,还是继续寻找新的治疗方法?顾玉东选择了后者。
此时的顾玉东已做了 1000 多例臂丛手术,他从 1000 多例手术中发现一个奇特规律:在臂丛的5大神经根中,上面的颈5、颈6和下面的颈8、胸 1 受损伤后,必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唯有中间的颈 7 神经根在损伤后很少有症状出现,只有当 4 根以上的神经根同时损伤,颈 7 神经根的临床症状才会出现。
这显然说明:颈 7 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可由其上下两根神经代偿支配。
于是,顾玉东大胆设想,利用未受伤的健侧颈 7 神经移位来修复患侧受损的臂丛。但这是公认的“禁区”,因为一旦失手,会造成好手瘫痪。在周密的准备下,经过10个小时的显微手术,顾玉东终于顺利完成这一史无前例的手术。
术后回到家已是晚上10 点多,然而这一夜,他失眠了!他辗转反侧,一直在想,如果手术失败怎么办,下一步如何给患者重建手的功能?第二天,顾玉东早早地来到病房,检查发现患者健侧上肢除两个指尖有些麻木外,活动自如。患者笑了,顾玉东也松了一口气。
1989 年 4 月,第八届国际臂丛学术大会在瑞士洛桑举行。顾玉东的“颈 7 神经根移位”报告让全体代表震惊不已,他们纷纷问道:“您怎么会想到利用健侧颈 7 神经根?您怎么敢做这个手术……”
顾玉东的回答是:臂丛神经手术重复了上千次,在不断重复中,注重观察任何微小的变异。在不断总结变异中发现规律,在新的规律指导下创新。这就是取得这一成功的思维基础。
50 年来,他为每一名经手的患者建一张卡片,把每一个值得深究的细节纪录在一张张小卡片上。一张张不起眼的卡片,顾玉东把玩了 50 年,那些让世人震惊的创新成果,就是从这些浩繁的卡片里找寻最初的火花。
> S:超越成功的原则
若成功(Success)用字母 S 来表示,那么超越成功的过程就是“>S”的探索过程。
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治的领域里,顾玉东和他的团队在 20 世纪 70 年代设计了膈神经移位,20 世纪 80 年代初设计了多组神经移位(以膈神经移位为主,同时为患者移位肋间神经、副神经及颈神经,使患者的肢体恢复多组功能),1986 年又设计了健侧颈 7 神经移位。
经过 40 年的努力,这些成果使我国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治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但是,人上肢最重要的功能是手内部肌功能,也就是人手的拇指对掌和其他四指的握、捏、内收、外展、旋转等。而臂丛神经损伤后,手内部肌功能恢复问题至今国内外均没有解决。
如今,75岁的顾玉东正向着这一手外科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发起挑战。由于神经生长速度很慢,移植手术后,一条瘫痪的手臂要完全恢复知觉,大约需要两年时间,而到那时,手部的19块肌肉早已发生了不可逆转的萎缩,手指不能做出精细灵巧的动作。
按照“猜想”,可以通过两大途径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加速神经再生的速度,使神经生长速度快 5 到 10 倍,才能赶上手内部肌肉萎缩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延缓手内部肌肉的萎缩。
“这个课题并不简单,可能要奋斗一辈子。”顾玉东说,“我们的所谓领先地位,如果以手内部肌功能恢复为标准而言,实际上是个 0。因此,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而言,我们尚不能使他们重新获得一双功能健全的手。每想到此,我就深感自己离好医生尚有很大的距离。”
线索推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点评
“零”是一个数字,失败在这边,患者在那边。他站在治病救人的床边,用一颗赤子之心、五十载励学修术和几千张手写病例卡,追求每个手术“零”的失败率。
“零”是一个目标,成功在彼岸,他还在此岸。他守在专业领域的一线,尽管荣誉加身、功成名就,他依旧淡泊如水、率真超然,不断探寻下一个“零”的突破。
高山景行行无止,了解顾玉东院士的志向与追求,才能更体识他身为大医的高度。
——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徐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