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书法特点 祝允明书法图片及特点
祝允明三十三岁那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主考官王鏊对他的文章很赞赏。凭着自己的才学,祝允明很自信,认为进京考试,录取高第易如反掌。谁知以后七试礼部都没有成功。这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仕途的失意和打击对于祝允明的后半生起了重要的作用,使他的心境、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祝允明中年是在这样一个转变中度过的。他中年的前半期,孜孜不倦于科举考试,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儒家观念。而后,一次次的失利,使他越来越心灰意冷,渐渐地转向了老庄的消极出世,开始游戏人生。
他的心境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上表露外,只能在诗文、书法中抒发。他的书法也渐渐转向行草书。五十岁以后在草书上的发展和成功与这样的心境是分不开的。 祝允明晚年经济状况不佳。
他六十六岁那年,文徵明次子文嘉知道他的情况后,在书房中设置了蚕丝纸和上等笔墨,请他去,许酬索字。祝允明趁兴写了行草书《古诗十九首》,这是件精品,文氏父子很是赞叹。后来刻入文徵明的《停云馆帖》。
此时,祝允明虽隐于乡里,但书名大振,被公认为吴门书坛领袖人物。祝允明在他后一年还写下了表述他书法观点的章草书《书述》,成为他为数极少的书法论着中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对祝允明的书法很喜爱,因此在他去世不久,就出现了大量的伪作。
造假者借此谋利,这给后人对祝允明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中以他的外孙吴应卯学他的字像,可以乱真,即使行家也难分辨。 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年初),祝允明病逝,终年六十七岁。
这位书法领袖在贫病中告别了人世。他以自己的实践使吴门书派在崛起中达到了全盛,并形成了明代的浪漫主义书风,成为明代中期书坛的主将,对明代书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价道:“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文待诏征明、王贡士宠次之”。
祝允明一生留下了很多诗文杂稿。《明史》本传称“着诗文集六十卷,其他杂着百余卷”。而以《祝氏集略》三十卷,《怀星堂集》三十卷为有名。这是他除书法作品外的又一笔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