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焕先的历史 红军虎将吴焕先的故事(下)
(接上期)到6月中旬,由于部队多日断粮,长期露宿,饥病交加,减员不断增多。吴政委目睹此状,一次次伤心落泪。为挽救红二十五军,吴政委再上天台山,请求省委下令撤围,他的意见得到了采纳。6月13日,全部撤出阵地,使全军所剩的5000余名指战员转危为安,闯过了一道难关。
吴政委每逢行军总有个习惯,就是经常跑前跑后,看看有没有战士生病掉队的。1934年的一天夜里,我们在光山、麻城一带转移,一个战士坐在路边,政委走上前,亲切地问:“小鬼,生病啦?”那个战士说:“脚被石头砸伤了。”政委蹲下一看,发现战士连草鞋也没穿,脚上还在流血,心疼地说:“小廖,我还有双布鞋,快拿给他穿。”那个战士接过鞋激动地说:“政委,我的脚只划破点儿皮,不要紧,到宿营地我再打草鞋。”吴政委命令道:“赶快穿上!”原来这双鞋是政委的妻子做的,厚厚实实,舍不得穿,一直让我保管着。那位战士看到政委穿着草鞋,把布鞋让给自己,当时就流下了热泪。
老娘、妻子饿死路上 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
11月30日,鄂豫皖省委决定重建红二十五军,吴焕先任军长,王平章任政委,全军7000余人。红二十五军连续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战斗的胜利,迅速发展到1.3万余人。
5月2日,省委部分领导人执行“左”倾盲动主义路线,强令红二十五军攻打敌重镇七里坪。此役,红二十五军与敌相持43天,伤亡6000余人。
7月,敌人调集10万余人,向鄂东北发动第五次“围剿”。吴焕先面对汹涌而来的敌人,避敌锋芒,率部转战皖西北。但敌我力量悬殊,红二十五军遭受重创,全军只剩3000余人。红二十五军在皖西难以立足,遂留下八十二师坚持皖西重返鄂东北。
红二十五军在飘忽不定的游击战争中经常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全体指战员始终斗志旺盛,意志坚强。平日,部队每到一地,吴焕先总是亲自召开会议,了解干部战士的思想和执行纪律的情况,注重在斗争中选拔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经常深入基层同战士谈心,讲革命道理。作战时,他总是身先士卒,亲历险境,与战士一起在枪林弹雨中冲杀。当时部队缺粮严重,他和战士们一样忍饥挨饿。看着他黄肿的脸,警卫员悄悄寻来一点大米给他熬一小锅稀饭,吴焕先一口未尝,让警卫员将稀饭全部送给了伤病员。
1933年秋在围攻七里坪的艰苦日子里,他的母亲乞讨到了军部,战士们知道后,纷纷要求军长将老妈妈留下来,省委书记沈泽民也破例批给了一斗大米。但吴焕先还是硬着心肠拒绝了。当老妈妈拄着讨饭棍离开部队时,战士们禁不住流出了热泪,如此一别,吴焕先就再也未见到母亲。时隔不久,他的妻子曹干仙知道部队严重缺粮后,便带上自讨的半袋粮食和十几个鸡蛋送到了部队,他却将这点食物一一分给战士享用。几天后,他的妻子饿死在乞讨路上。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1934年4月,吴焕先率部越过敌兵扼守的潢麻公路,于商城豹子岩同徐海东所率红二十八军会合。按照省委决定,两军合编为红二十五军,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重编后的红二十五军决定改变过去的军事行动方针,提出“打不了不打,打不胜不打,要打就打歼灭战。”同时,针对战场上主要对象东北军思乡观念强和不满蒋介石丧权辱国、导致东北家乡沦陷等情况,制定了《哗变士兵优待条例》,组织“哗变士兵委员会”,开展战场瓦解敌军工作,收到明显效果,东北军士兵经常带枪投奔红军,敌105师一个排的士兵在打死排长后,集体投向了红军。
7月17日,红二十五军在将敌115师拖垮之后,趁敌疲惫之时,吴焕先和徐海东分头率队从两翼突然向敌人发起进攻,战士们一边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兄弟们不要上老蒋的当!”一边迅猛插入敌群,面对红军强大攻势,敌军已无斗志,纷纷弃械投诚,取得了豹子岩会师后的第一场胜利战斗,接着又挥师西进,于罗山取得长岭岗大捷。
北上长征第一仗
1934年11月4日,正在转战中的红二十五军得知中央已派程子华到鄂豫皖的消息后,转回鄂东,于10日到达罗山殷家湾,与程子华会合。次日,省委在花山寨举行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主力实施战略转移。会后,部队进行了整编,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全军将士2800余人,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于11月16日从罗山何家冲出发北上长征。
11月26日,红二十五军向伏牛山区挺进至方城县独树镇附近,准备由七里岗通过公路。但敌第40军115旅和骑兵团已于两小时前到达,抢先占领了段庄、马庄、七里岗一线阵地,向红军发起猛烈进攻。
这时正值寒潮,风雪弥漫,能见度低,茫茫雪雨中突然与敌遭遇,战士们冻僵的手一时连枪栓都拉不开,匆忙中只好后撤。正在这危急时刻,参谋主任薛仁阶又临阵动摇,在队伍中大声鼓噪:“我们被包围了,大家赶快逃命吧!”致使部队乱了阵脚。在敌两翼攻击下,红军战士一阵惊慌,情况万分危急。此刻,吴焕先迅速赶到阵前,制裁了扰乱军心的参谋主任,稳住了阵线。
随后,吴焕先率领战士打退敌人进攻,乘天黑夜暗穿过敌人空隙,由叶县保安寨以北的深庄附近,穿过许(昌)南(阳)公路,于27日拂晓时入伏牛山东麓。
开辟鄂豫陕根据地
12月8日,红二十五军在豫陕交界处铁锁关击溃陕西守关民团后,进入陕西境内。
10日上午,省委在庾家河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创建鄂豫陕根据地,决定中共鄂豫皖省委改为中共鄂豫陕省委。正在会议进行中,部队突遭敌第60师远程奔袭。战斗中,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先后负重伤,战士们在吴焕先政委指挥下,与敌反复冲杀,战至黄昏,终将敌打退。庾家河战斗后,军长、副军长均随部养伤,红二十五军在吴焕先政委率领下,以大回旋的行动南下勋西,北返雒南,东入卢氏,西转蓝田,扫除民团武装和反动政权,开辟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3月10日,红二十五军于华阳石塔寺附近设伏,截击敌警备第二旅两个团,经激战,击溃敌5个营,毙伤敌200余人,敌旅长张飞生受伤,俘敌团长以下400余人。红二十五军乘胜又开辟了华阳革命根据地。4月9日,又一举击溃警备第三旅,粉碎了敌人对鄂豫陕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壮志未酬血染沙场
4月中旬,省委在葛牌镇召开扩大会议,改选了省委,徐宝珊任书记,吴焕先任副书记。5月9日,徐宝珊因病逝世,吴焕先代理书记职务。
6月上旬,国民党政府对鄂豫陕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吴焕先率部于6月16日奔袭紫荆关,歼敌跳跃中连续歼敌。继而部队转到外线行动,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部队出山后,全歼蓝田焦岱、长安引架回等地民团,前锋直抵西安城南10余公里,使敌人大为震惊。至此,宣告了敌人第二次“围剿”失败。
部队北出终南山后,吴焕先得到消息,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有北上行动的消息,立即召开省委紧急会议,省委决定除留下郑位三、陈先瑞等领导同志和部分地方武装继续坚持鄂豫陕根据地斗争外。红二十五军立即西征甘肃,以牵制陕边界之敌,策应党中央和一、四方面军北上。
部队在江口镇进行整编后,全军4000余人向西北挺进。8月15日,吴焕先率红二十五军进抵静宁县城以北的兴隆镇。经过三天休整,沿西(安)兰(州)公路东进。
8月21日,红二十五军在泾川县城以西的王村翻越王田宫塬,徒步涉 河。当部队刚过一半时,上游河水陡涨,军部机关直属队及在塬上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二二三团被阻于 河北岸。就在此时,敌第35师208团1000余人,由泾川县城沿着王田宫塬突然袭来。位于塬上四坡村东北角的红二二三团三营首先与敌接火,当即凭借房屋、土墙和窑洞与敌展开激战。此时,红二十五军先头部队已渡过河,难以回援,后卫部队被迫背水作战,形势极为不利。吴焕先带着军部交通队和学兵连100余人,迅速抢占塬上制高点,从侧翼向敌人发起攻击,对敌形成夹攻之势,此时敌人乱成一团,纷纷溃散,战斗即将胜利。正在这时,吴焕先被敌人冷枪击中胸部,这位卓越的青年将领不幸壮烈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时年28岁。
“在安葬了吴焕先后,红二十五军又踏上了长征路。”段德文最后说,“在徐海东率领下,经过20多天转战,于9月15日到达陕北境内的延川永平镇,与陕北红军会合。毛泽东表彰说,红二十五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