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碑亭的文化符号

2018-0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鸭绿江口大鹿岛上有一座毛文龙碑,因上覆一亭,岛上渔民称其毛文龙碑亭.2009年9月的一天,在大鹿岛村文书引领下,笔者来到了位于山南半山腰毛文龙碑亭前,拜谒了明末叱咤东江的钦差平辽使宜行口口口口将军任总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毛文龙碑.碑亭四角四柱坐北朝南,面向大海.长三米,宽二点五米,为中国古典式,掩映于绿树丛蔚.草野青青,海风轻拂间.文书打开锁头推开两扇红门,迎面是两通石碑并排峙立于内,右面青石碑光滑,高一百三十厘米,宽六十六厘米,厚十七厘米,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立.左面青石碑表面粗糙,

   鸭绿江口大鹿岛上有一座毛文龙碑,因上覆一亭,岛上渔民称其毛文龙碑亭。2009年9月的一天,在大鹿岛村文书引领下,笔者来到了位于山南半山腰毛文龙碑亭前,拜谒了明末叱咤东江的钦差平辽使宜行口口口口将军任总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毛文龙碑。碑亭四角四柱坐北朝南,面向大海。长三米,宽二点五米,为中国古典式,掩映于绿树丛蔚、草野青青,海风轻拂间。文书打开锁头推开两扇红门,迎面是两通石碑并排峙立于内,右面青石碑光滑,高一百三十厘米,宽六十六厘米,厚十七厘米,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立。左面青石碑表面粗糙,字迹难辨,高约一百一十厘米,为明天启六年(1626年)立。据介绍,毛文龙碑1961年公布为安东县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公布为丹东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11日公布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两通石碑均于1966年“文革”期间遭到毁坏,愚民以扫四旧为名将其推倒作了石桥。

1975年将碑重新立起,左面碑碑文已模糊不清,右面青石碑字尚可见每个大约四厘米见方阴刻字,但通篇看不完全。1979年辽宁省文化厅拨款,村民将石碑修复立于山之阳,继而建一碑亭以更好保护。后将亭边长四周砌墙,置窗设门成一楹屋宇,里外朱红油彩一新。亭内碑后上方迎面并列置两块简易牌,白底儿黑字。左一为《新建望海寺碑记序》(碑文)复录;右一是《毛文龙碑简介》,介绍明末辽东被后金(清)占领后,这里就是毛帅退守辽东一带海岛抗击后金的根据地之一,说明文中称毛乃明末抗击后金的民族英雄。由事可知,此碑是毛据守大鹿岛与后金展开游击作战间隙,建一望海寺。毛借修庙之机,树碑海岛,藉文镌铭,抒发吾侪同心拒掳,赤心报国之志,俱为鼓舞军民士气而撰之。因毛左督帅于明末牵首辽东地区沿海诸岛,有碑为证,所以大鹿岛村民俗称“毛文龙碑”。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部门重新整理、校对碑文,使沉寂了三百五十多年的碑文得以复原、面世,其辛苦之至笔者身临其境,个中滋味始见一斑,实乃丹东历史文化之幸事。登岛拜谒,如潮激澜,临而感焉,肃然起敬。呈万端于心扉,报国恩于赤胆。

《新建望海寺碑记序》云:“今夫地方安静,乃神圣护卫之力。寺观维新,见人有积善之诚。瞻彼鹿岛,虽旧有茅庵,不惟格局狭小,亦此殿宇倾欹。唯我副总府王君莅任以来,竭寺于塑望,意极虔矣。目睹斯庵,善心勃发,遂怃然曰:佛教之流传遂古,以及于今,人心积阴功作善,以通乎天。且岛屿万姓归附,非人力所为也,实天意所为也。况指日恢复全辽,神气苞盈于此。吾侪赤心报国,忠义指据于此。于是命僧重修,另创新基,肇建禅堂五楹,韦驮殿一座。非独规模,焕然峥嵘,即圣舍有以奠定:不止僧众欣然有归,即香火始为兴隆。书曰:维德动天,至诚感神。因此,要以绵国祚于永固,亦可延社稷于灵长。此王元式之盛举也,厥功告阕,不勒碑以垂后世可乎?故名:望海寺碑记云。

明崇祯元年岁次戊辰秋吉旦立   儒学生员王州贤     撰       碑后文:

标下有丁都司毛有英。

标下随征守备、原任太(口?)守备功德主毛永礼、孙万登、弟孙万盛、孙万富、杨良珊、侄杨守节。

海州营中军都司佥书邢凤鸣,千总吴德现,守备吴德胜,安全陈奉益、陈仲德,旗鼓催增爵、朱大全、杨大用。

标下庻都鹿岛总旗都司胡云鸾,千总吴得周,守备明尽忠,白坤真、罗承选、宋国臣、于应期、李永禄……。

原任管理海岛参将都指挥使毛永选。

原任管理海盖左参将都指挥使林茂春。随征守备王永康、张一交、王正国。

钦差都督海盖兼地方副总兵都指挥使王承鸾。

钦差平辽使宜行口口口口将军任总镇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毛文龙。

钦差平辽协理口口口口副总兵官都指挥使毛承禄。

钦差平辽总镇标下绿营副总兵都指挥使陈继盛。

原任管理海盖左参将都指挥使毛有忠,营中军张龙。

钦差分守石城等岛海州参将都指挥使刘可绅,所用王康。

钦差标下平辽游击都指挥使毛有简。

标下海盖都司李景先、李应德、李应武。

标下海盖都司佥书林得功,、文高。旗鼓守备林志新、王元修、高一祥、催口寿、康伯廷、马得仓、张国政、。千总邢国政、李守明、任海、孙成武、张登高、杨本清、严国卿、……

钦差前营游击将军都指挥使朱尚元。

原任海盖营中军孙殿印。原任海盖营中军总镇标下粮都司毛有济。”

读罢碑文,一股英雄浩气骤然升腾,当年毛文龙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艰难兴师于海隅诸岛,赤心报国之诚跃然于前,匡扶全辽之志令人钦佩。因此可以判断,大鹿岛没有毛文龙墓。明崇祯二年蓟辽督师袁崇焕斩杀毛帅是在双岛,即今大连旅顺双岛湾西湖嘴村。毛墓是否如明吴国华挽毛大将军“归葬西湖岳墓边”的诗句中所言,毛墓可能在浙江杭州西湖,此谓其一理由也;《明史北略》卷二载:毛文龙,钱塘(今杭州)人,少年善骑射,晓畅兵书,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春,以其舅沈光祚为兵部主事,借此入京。”亦或可知。毛氏宗亲及部下为其马革裹尸,叶落归根,亦属常理。毛帅墓很有可能在西子湖畔,此谓第二理由也。另一地,现大连湾镇苏家屯村东南山坡上,此一说未未可知,有待考证,为第三理由也。今得谒毛碑真颜,可谓毛总兵流传于世之珍品,亦曰明代东江遗物难得之孤品。能补明史之缺,或为研究明东江历史资为佐证。

不言而喻,观其碑文,毛文龙非庸碌之辈。查明、清史均有记载。毛文龙的史实发生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距今已三百八十九年。毛文龙剽悍敏捷,一表人才,曾经为舅荐于辽东总兵李成梁,补位内丁千总。九月,巡道考武举,文龙列第六。历任百户、千户、守备、游击、后于抚臣王化桢招武材,文龙补练兵游击。(明天启元年)化桢命其去江东招遗民,与张板等四人,率兵二百去东江”作为声援,这是毛在辽东的起步标志。毛文龙首先差书一封于盖州守城降将杨于渭游击,书曰,河西巡抚王(化桢)标下游击毛文龙谨致书某官麾下:

奴酋犯顺,神人共愤,献酋阙下,知有日矣。麾下世食国恩,忠勇自负,岂肯为奴用!特声息隔绝,无能自抜耳。幕府新承简命,出兵广宁,熊经略复为后继,恢复辽阳。凡属旧臣,各宜洗心竭力,共图犄角,灭奴报主,以成伟勋。……。在毛文龙的策动下,盖州城守将杨游击愿意以盖州城反正归明。

明天启元年毛文龙又乘机收复辽东沿海诸岛。并趁镇江城(今丹东市郊九连城)守游击佟养贞率领二百兵镇压商山人民反抗的机会,派千总陈忠乘夜渡江,暗中说通镇江守城中军陈良策等,约为内应。于是毛文龙领兵两百余人在距离镇江城二十里的(丹东城区)大沙河口处舍舟登岸,于七月二十一日鸡鸣时到达镇江城。千总张元祉、尤景和、毛承禄、王镐、王应莺动员城外的居民协助呐喊:大叫敌人攻城来了!霎时间,城内城外杀声四起,中军陈良策听到城外喊声,知外面攻城队伍已到,即令夜卒速开城门。毛文龙率军冲进镇江城,与城守军展开短兵相接。由于守军未知虚实,又听见城内外杀声震天,纷纷投降。待毛文龙带领人马冲进佟府时,内应中军陈良策已生擒了领兵镇江守堡佟养贞的儿子佟丰年,佟养贞于梦中惊醒被一棍击倒。天明收军,查点战果,擒获镇江城城守游击佟养贞及原任守堡高守官等一干七十余人。当得兵马四百余名,马匹衣甲器械千余,百姓数万。毛文龙遂出榜安抚百姓,传令:不许掳掠,有犯必斩,百姓莫不欢悦。同时镇江城西的汤站城堡(遗址位于今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小学西侧)、城东北的险山城堡(遗址位于今凤城市东汤镇民生村河西村民组)的居民也闻风而起,将两守堡官陈九阶、李世科等也抓起来。镇江城大捷全辽震动,“东江归顺之民,蝇蝇而来”。时明人陆文龙有诗赞镇江大捷曰:

“江城烽火彻天红,惊有神兵出地中。

一战欢呼擒大敌,太常应自铭奇功。”

辽东巡抚王化桢得悉毛文龙破袭镇江城,获得了一个奇捷,喜不自禁,即书镇江大捷,呈奏圣上。天子阅毕,龙颜大悦,速拟传谕。皇上圣旨:

“朕览文书,见辽东巡抚王化桢本,见毛文龙领兵恢复镇江,当阵擒获叛党解来,南四(海、盖、金、复、)卫亦俱望风响应。化桢指授有方,将士用命,辽事渐有次第。但王师贵在万全,机宜难缓顷刻,尔部即便移文天津巡抚毕自严,登莱巡抚陶朗先,着原设将校、援辽水兵,星夜督发,从海道前进策应。其化桢调度广宁兵马,相机征剿。一面咨经略熊廷弼,严勒兵将,控扼山海,三方协力,务收全胜。该部速将兵马钱粮甲仗等项,移催接济,毋缓事机。又旨:辽左恢复,但兵寡势孤,昨旨传与抚镇道将各官,同心殚力,互相应援,务保前功,以图进取。梁之坦著领敕宣谕朝鲜,分兵犄角。措发钱粮,及升赏毛文龙等,催解马匹车辆,俱如议行。钦此。”。

此时毛文龙的出现,令上下瞩目,无疑为大明带来了一线曙光。毛文龙收复镇江城后,本应如圣旨宣谕的那样,抚镇道将各官,同心殚力,互相应援,务保前功,,以图进取。但是由于经略熊廷弼与巡抚王化桢于辽事策略不能苟同,且存隙难以愈合,援东江之军民供给,被熊经略从中作梗,难以成行,因而镇江城亦无后援所助,致使毛文龙空得镇江城未几时日,即被后金血洗夺回。毛文龙被迫退守鸭绿江口,移设镇江镇于皮岛,并以沿海诸岛为根据地,一应艰难维系,展开了与后金长达八年的游击战争。

出师辽东当年七月,明廷提升毛为参将,天启二年五月授平辽总兵官,挂将军印。毛文龙开镇东江后,天启三年二月,熹宗皇帝诏赐毛尚方宝剑。天启四年十二月皇帝“特从优加左都督,仍赐蟒衣一套,银五十两,其将佐加秩有差”(明史纪事本末)。

明人载,毛“据皮岛镇江形势,以南蔽登、莱,东连署国,北张雕剿而形成牵制局势。”尤是文龙之作用不可低估。以东江沿海岛屿为根据地,在敌后展开游击战,长期牵制后金军不敢无所顾忌的西攻大明。明天启三年毛文龙亲自率兵或派遣小股部队向后金东部腹地展开进攻,袭击了亮马甸(今凤城市北赛马镇)、牛毛寨(今本溪市境)、方山、镇江(今丹东市郊九连城)、宽甸、靉阳(今凤城市爱阳镇)、凤凰城(今凤城市城区)、乌鸡关、深河等地。至天启四年,毛文龙所部袭击后金地域达一千公里,斩杀后金臣民军卒七百余人,对后金后方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威胁,如芒刺在背,视为心腹大患,令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烦恼至极,曾两次用兵追剿毛未果。后金(此时已经改为清)皇太极不无伤心地说:“吾不敢远出,否则家中妇孺不保”。不得不命明降将李永芳亲笔给毛文龙去信,劝其停止对后金的进袭,保证优待毛在后金之亲属。但是毛文龙恰恰与李相反,不为后金利诱所动,卫大明而抚臣民。时沿海散居于长山岛的汉民逾万,皮岛三万人、广鹿岛、石城岛、大鹿岛(鸭绿江口)都以千计,獐子岛(鸭绿江口)等数百计,浮海入岛的流民多达数十万。因后金军不习水性,对毛氏无计可施。

毛文龙经年驰骋东江,于明之大敌乃心腹大患。纵览明鉴,此时的清人已雄心勃勃,欲取大明而代之。就力保大明江山社稷安固而言,大敌当前,朝廷内外,文官武将亦应以国事为念,力避“嫌隙”,和衷共济,一致对外,方为忠君事国之臣也。毛文龙是一位忠心耿耿,力挽狂澜于大明末期,深入敌后,将清人的后方袭扰的无首无脑的英雄。未血洒疆场于一旦,蓟辽督师袁崇焕却以小肚鸡肠之技耳,擅杀了持有当今圣上御赐尚方宝剑的前敌大将毛文龙,自毁东江局势,无异于将明廷东大门钥匙亲手奉送给女真。最终不但葬送了大明江山,亦引来杀身之祸而死无葬身之地,实堪怜之至甚矣,堪恨之至甚矣。消息传出,一片哗然。亲者痛,仇者快,足惜哀哉。就连思宗皇帝闻之亦“意殊骇,念文龙已死,遂暴其罪以安崇焕心”(《纲鉴易知录》)。对这件事,思宗帝当时就很震惊,基于关内外错综复杂之形势,不得不顺水推舟借以敷衍。其后的时局发展证明,促使圣上谕旨磔刑于蓟辽督师时,罪状之一,擅杀前敌统帅毛文龙。皇城百姓闻袁崇焕被千刀万剐竞食其肉,可知端倪。时明将钱谦益寄东江毛总戎文龙诗云:

“鸭绿江头建鼓旗,间关百战壮军威。

青天自许孤忠在,赤手亲擒叛将归。

夜静举烽连鹿岛,月明传箭过亀矶。

纷纷肉食皆臣子,絶域看君卧铁衣。”

明吴国华也挽毛大将军诗曰:

“昨夜营星色黯然,讣音忽向路人传。

但嗟韩信成擒日,不见蒙恬御敌年。

功业已沉沙碛雨,精灵犹锁海门烟。

好收战骨鸱夷里,归葬西湖岳墓边。”

当年毛总兵手下卒逾十万,四员骁将,列位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吴三桂。毛被无罪就戮后,其影响与恶果也令朝廷始料不及。登州游击孔有德奉命率兵援辽、行至吴桥耿哗变,还兵登州。沿途掳掠连破六城,并击败济南官军,兵部尚书熊明遇、巡抚许从治被围在莱州城里。他们以一种令人遗憾的方式向明廷表明,毛之军队并非像袁所谓:只会冒饷,孤守海岛,不会打仗。但,此时袁之祸端酿成已无可挽回,只能惜惜望云。

天聪七年(1633年)清皇太极闻孔、耿率士卒两万,携船百只,直驶鸭绿江口而来,登镇江城(今丹东市郊区九连城)岸弃明投清,亲派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等犒迎于鸭绿江。在皇太极与诸贝勒商议如何接待孔、耿二将时,皇太极提出行“抱见礼”,诸贝勒不同意,认为规格太高。皇太极坚持己见:“昔张飞尊上而凌下,关公敬上而爱下,今以恩遇下,岂不善乎。元帅、总兵曾取登州,攻城略地,正当强盛,而纳款输诚,遣使者三,率其兵民,航海冲敌,来归于我,功孰大焉。朕意当行抱见礼,以示优隆之意。”清人的至诚至善,感动的降人孔元帅热泪盈眶,诚服周身。惟君子身先士卒,奋战沙场,直至以身殉“国”,方安恩遇之心。

清初明末,两朝交替,泾渭分明而胜负断然。今京城西郊公主坟公园,即孔氏之独生女儿孔四贞之墓园,始明清人未忘知遇之恩。

作古明辉长风远,偏安一隅有忠碑。俱往矣,史事浩繁,文载案稽。兄弟倪墙争端之旧痕,或模糊,或清晰,有轰轰烈烈,激情四射;也有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俱为中华大地五千年灿烂文明史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于繁盛中思之冷静,从交替间感悟沧桑。走过了昨天,依然情结难却。今日辑此文也算对毛氏碑亭文化符号之注解,使丹东旅游又多了一个文化看点,知者勇担吗!2013.1.4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