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杨立三 军事财务专家杨立三
杨立三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国家食品工业部部长。这两个重要职务说明他的革命一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的生活保障工作紧密相关。
杨立三,1900年11月出生于长沙郊区一个佃农家庭。1920年他投入湘军当文书,任过团司务长和军需官。五卅惨案后,杨立三组织雪耻会,宣传反帝爱国思想。1927年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他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同何长工等一道设计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长征途中,他带头组成担架队,把重病的周恩来抬出草地,后来自己也病倒了。
到达陕北后,他历任军需保管处处长、粮秣队队长、红军总医院院长、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抗大校务处处长等职。他克服困难完成筹船引渡任务,保证红军渡河东征,受到毛泽东的嘉奖。毛泽东曾在对斯诺的谈话中把罗荣桓、杨立三列为“始终忠心耿耿”的井冈山红军的模范代表人物。
抗日战争期间,他历任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兼政委,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副参谋长、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一二九师勤务部长兼政委,边区政府财委主任、冀南银行董事长等职。1939年,朱德、彭德怀发电报给毛泽东,要求派他到前线八路军总部主持后勤工作。他是公认的军事财务专家。1944年,他和滕代远提出了八路军生产节约运动著名的“滕杨方案”,明确提出“生产有分工,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的方针,调动了部队生产节约的积极性。
解放战争期间,杨立三历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兼经济部长、总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华北后勤部外线司令、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等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和财经支持。他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军工生产,并到山东与第三野战军共同部署了淮海战役的后勤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杨立三历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财务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全国财经委员会委员等职。1954年11月28日病逝。